2021年初中化學知識點:乳濁液

2021-01-08 中考網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初中化學知識點:乳濁液,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定義:由小液滴分散在液體裡形成的混合物叫做乳濁液。如牛奶和豆漿。

  基本特徵:乳濁液是不均一、不穩定的混合物,靜置後,兩種液體會出現分層現象。

  乳化劑:能使乳濁液穩定的物質。如洗滌劑、洗潔精。

  乳化作用:乳化劑所起的作用。

  相關推薦:

  2021年全國各省市中考報名時間匯總

  2021年全國各地中考體育考試方案匯總

  2021年全國各省市中考時間匯總

 

關注中考網微信公眾號 

每日推送中考知識點,應試技巧

助你迎接2021年中考!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行動裝置訪問中考網,2020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

相關焦點

  • 2021年初中化學知識點:碳的化學性質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初中化學知識點:碳的化學性質,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碳的化學性質   1、在常溫下,碳的化學性質是穩定的(即不活潑)   2、碳能與氧氣反應——可燃性   3、碳能與某些氧化物反應——還原性 關注中考網微信公眾號  每日推送中考知識點,應試技巧 助你迎接2021年中考!
  • 2021年初中化學知識點:化學方程式的書寫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初中化學知識點:化學方程式的書寫,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⒈書寫原則:   ⑴以客觀事實為基礎;   ⑵要遵守質量守恆定律。   ⒉書寫步驟   ⑴寫:根據事實寫出反應物和生成物的化學式,中間用短橫線相連;   ⑵配:配平化學方程式;   ⑶等;將短橫線改為等號;   ⑷標:標明反應條件以及生成物的狀態「↑」或「↓」。   ⑸查:檢查化學式是否寫錯、是否配平、條件和生成物狀態是否標了、標了是否恰當。
  • 2021年初中化學知識點:物質的溶解性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初中化學知識點:物質的溶解性,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關注中考網微信公眾號  每日推送中考知識點,應試技巧 助你迎接2021年中考!
  • 2021年初中化學知識點:混合物的分離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初中化學知識點:混合物的分離,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1)過濾法:分離可溶物+難溶物   (2)結晶法:分離幾種可溶性物質   結晶的兩種方法蒸發溶劑,如NaCl(海水曬鹽)降低溫度(冷卻熱的飽和溶液,如KNO3)。
  • 2021年初中化學知識點:氫氧化鈉的用途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初中化學知識點:氫氧化鈉的用途,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氫氧化鈉、氫氧化鈣的物理性質、用途   關注中考網微信公眾號  每日推送中考知識點,應試技巧 助你迎接2021
  • 2021初中化學知識點:碳酸鈉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初中化學知識點:碳酸鈉,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碳酸鈉(Na2CO3)(俗稱純鹼、蘇打,水溶液呈鹼性)   (1)性質:物理性質:白色粉末,易溶於水;   化學性質:Na2CO3+2HCl====2NaCl+H2O+CO2   Na2CO3+Ca(OH)2====2NaOH+CaCO3   (2)用途:用於玻璃、制皂、造紙、紡織、洗滌劑等工業生產。
  • 2021年初中化學知識點:一氧化碳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初中化學知識點:一氧化碳,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一氧化碳   1、物理性質:無色,無味的氣體,密度比空氣略小,難溶於水   2、有毒:吸進肺裡與血液中的血紅蛋白結合,使人體缺少氧氣而中毒。
  • 2021年初中化學知識點:酸的通性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初中化學知識點:酸的通性,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色,不能使無色酚酞試液變色   (2)金屬 + 酸 → 鹽 + 氫氣   (3)鹼性氧化物 + 酸 → 鹽 + 水   (4)鹼 + 酸 → 鹽 + 水   (5)鹽 + 酸 → 另一種鹽 + 另一種酸(產物符合複分解條件)   關注中考網微信公眾號  每日推送中考知識點
  • 2021年初中化學知識點:鹼+鹽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初中化學知識點:鹼+鹽,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氫氧化鈣與碳酸鈉:Ca(OH)2+ Na2CO3 = CaCO3↓+ 2NaOH   關注中考網微信公眾號  每日推送中考知識點,應試技巧 助你迎接2021年中考!
  • 2021年初中化學知識點:二氧化碳的性質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初中化學知識點:二氧化碳的性質,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二氧化碳的性質   1、物理性質:無色,無味的氣體,密度比空氣大,能溶於水,高壓低溫下可得固體——乾冰   2、化學性質:   1)一般情況下不能燃燒,也不支持燃燒,不能供給呼吸   2)與水反應生成碳酸: CO2+H2O==H2CO3 生成的碳酸能使紫色的石蕊試液變紅,   H2CO3 =
  • 2021年初中化學知識點:酸+鹽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初中化學知識點:酸+鹽,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4.鹽酸和硝酸銀溶液反應:HCl+ AgNO3 = AgCl↓ + HNO3   5.硫酸和碳酸鈉反應:Na2CO3+ H2SO4 = Na2SO4 + H2O + CO2↑   6.硫酸和氯化鋇溶液反應:H2SO4+ BaCl2 = BaSO4 ↓+ 2HCl   關注中考網微信公眾號  每日推送中考知識點
  • 2021年初中化學知識點:置換反應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初中化學知識點:置換反應,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金屬單質+酸--------鹽+氫氣(置換反應)   1.鋅和稀硫酸Zn+ H2SO4 = ZnSO4 + H2↑   2.鐵和稀硫酸Fe+ H2SO4 = FeSO4 + H2↑   3.
  • 2021年初中化學知識點:溶解熱現象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初中化學知識點:溶解熱現象,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溶解熱現象:   (1)擴散吸熱>水合放熱——溶液溫度降低   (2)擴散吸熱=水合放熱——溶液溫度不變   (3)擴散吸熱<水合放熱——溶液溫度升高   相關推薦:   2021年全國各省市中考報名時間匯總   2021年全國各地中考體育考試方案匯總
  • 2021年初中化學知識點:二氧化碳相關方程式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初中化學知識點:二氧化碳相關方程式,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二氧化碳的相關化學方程式:   大理石與稀鹽酸反應(實驗室制二氧化碳):   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碳酸不穩定而分解:H2CO3 == H2O + CO2↑   二氧化碳可溶於水: H2O + CO2== H2CO3   高溫煅燒石灰石(工業制二氧化碳
  • 2021年初中化學知識點:濃鹽酸的特性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初中化學知識點:濃鹽酸的特性,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濃鹽酸、濃硫酸的物理性質、特性、用途 關注中考網微信公眾號  每日推送中考知識點,應試技巧 助你迎接2021年中考!
  • 2021年初中化學知識點:溶解度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初中化學知識點:溶解度,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固體的溶解度   (1)溶解度定義:在一定溫度下,某固態物質在100g溶劑裡達到飽和狀態時所溶解的質量。
  • 2021年初中化學知識點:氧氣有關的化學方程式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初中化學知識點:氧氣有關的化學方程式,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與氧有關的化學方程式:   2Mg+O2點燃====2MgO 現象:燃燒、放出大量的熱、同時放出耀眼的白光   S+O2 點燃====SO2 現象:空氣中是淡藍色的火焰;純氧中是藍紫色的火焰;同時生成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
  • 2021年初中七年級化學知識點:化學方程式的書寫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初中七年級化學知識點:化學方程式的書寫,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⒈書寫原則:   ⑴以客觀事實為基礎;   ⑵要遵守質量守恆定律。   ⒉書寫步驟   ⑴寫:根據事實寫出反應物和生成物的化學式,中間用短橫線相連;   ⑵配:配平化學方程式;   ⑶等;將短橫線改為等號;   ⑷標:標明反應條件以及生成物的狀態「↑」或「↓」。   ⑸查:檢查化學式是否寫錯、是否配平、條件和生成物狀態是否標了、標了是否恰當。
  • 2021年初中化學知識點:氣體的溶解度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初中化學知識點:氣體的溶解度,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相關推薦:   2021年全國各省市中考報名時間匯總   2021年全國各地中考體育考試方案匯總   2021年全國各省市中考時間匯總   關注中考網微信公眾號  每日推送中考知識點,應試技巧 助你迎接2021年中考!
  • 2021年初中化學知識點:化學方程式定義和讀法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初中化學知識點:化學方程式定義和讀法,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⒈化學方程式的定義:用化學式表示化學反應的式子。   ⒉化學方程式提供的信息(意義)   ⑴哪些物質參加了反應(反應物是什麼)   ⑵生成了哪些物質(生成物是什麼)   ⑶反應條件   ⑷反應物與生成物之間的質量比(係數×相對分子質量之比)   ⑸反應物與生成物之間的粒子數量比 表示反應物和生成物之間分子(或原子)個數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