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白洞其實是人類所想像出來的假想天體。而在以前,白洞與黑洞都是是物理學家們根據黑洞在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上所提出的「假想」物體,在前段時間,人類觀測到首張黑洞照片,證實了黑洞的存在。但是白洞呢?目前沒有證據證明存在黑洞的對立天體---白洞。
那麼我們假設白洞存在。顧名思義,它的性質與黑洞完全相反。白洞並不吸收外部物質,而是不斷地向外圍噴射各種星際物質與宇宙能量,是一種宇宙中的噴射源。簡單來說,白洞可以說是時間呈現反轉的黑洞,進入黑洞的物質,最後應會從白洞出來,出現在另外一個宇宙。因此題主所說的黑洞白洞為一體是完全有可能的,即黑入白出。黑洞的強大引力可以連光都強勢地捕捉,白洞呢?由於具有和「黑」洞完全相反的性質,白洞和黑洞是完全相反的,簡單來說它排斥物質,所以呈現為白色,叫做白洞。科學家假想它有一個封閉的邊界。因此聚集在白洞內部的物質,無法向內部運動,只能向外運動,不過和黑洞不一樣,時空曲率在這裡是負無窮大,也就是說,在這裡,白洞對外界的斥力達到無窮大,即使是光徑直向白洞的奇點衝去,也會被其強大的斥力反彈回去,無法靠近白洞。因此,白洞可以向外部區域提供物質和能量,但不能吸收外部區域的任何物質和輻射。但是呢,白洞又是一個強引力源,其外部引力性質與黑洞相同。
那麼黑洞與白洞是否連通?這個對於目前的人類技術來說,真的無法觀測。要發現黑洞,甚至超巨質量黑洞,都比發現白洞要容易<多。也許每一個黑洞都有一個對應的白洞!但我們並不確定是否所有的超巨質量「洞」都是「黑」洞,也不確定白洞與黑洞是否應成對出現。但就重力每觀點來看,在遠距離觀察時兩者但特性則是相同的。黑洞與白洞有著密不可分是關係,如果承認了黑洞,那用同樣的推理倒推就能推出白洞。因為質量守恆定律,黑洞是無限吸入,白洞就是無限放出。在理論上白洞和黑洞是幾乎一樣的。但是真要證明白洞遠遠比黑洞難能多。白洞是反轉的黑洞,進入黑洞的物質,最後應會從白洞出來,出現在另外一個宇宙。如果白洞真的存在,那麼按照理論它應該存在於另一個宇宙,那麼人類是不可能穿越本身存在,宇宙去到另一個宇宙尋找白洞,所以至今人類還沒有在宇宙中發現白洞。
其實有科學家認為白洞可能是類星體,因為如果白洞存在,那麼白洞顯然是一種會發光的物體,並且是一種發光力極強的物體。而類星體首次被發現時也是有著驚人的亮度,因此,不少人認為類星體就是白洞,因為類星體是一種與其他任何天體都不相聯繫的新天體,在巳知的天體射電源中約有25%是類星體,它們有許多地方使人震驚,類星體是人類觀測到的非常遙遠的天體,高紅移的類星體距離地球可達到100億光年以上。但是一般的類星體比整個星系小得多,有的甚至只有星系直徑的十萬分之-,可是又比星系亮得多。據推測,在100億年前,類星體數量更多。類星體是一類離地球最遠、能量最高的活動星系核。在一般類星體的周圍都會有物質噴射的現象,並且它們的射電源的一部分與一個光學噴射體相重合,而射電源的尺度比較小,能量卻極為巨大。類星體的特殊讓科學家再次感嘆到宇宙的神秘,因此它與脈衝星、微波背景輻射和星際有機分子一度被稱為20世紀60年代天文學「四大發現」。但是類星體和白洞的關係卻仍然處於猜測階段,畢竟白洞真的存在嗎?這個問題不是現在的我們所能回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