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放棄波士頓動力背後:多足機器人的路為什麼越走越艱難?

2020-11-21 雷鋒網

今年8月,雷鋒網將在深圳舉辦一場盛況空前有全球影響力的人工智慧與機器人創新大會。屆時雷鋒網(搜索「雷鋒網」公眾號關注)將發布「人工智慧&機器人Top25創新企業榜」榜單。目前,我們正在拜訪人工智慧、機器人領域的相關公司,從中篩選最終入選榜單的公司名單。如果你也想加入我們的榜單之中,請聯繫:2020@leiphone.com。

雷鋒網按:本文作者慄向濱,中科院自動化所複雜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生,主攻機器人與人工智慧。

2016年3月18日彭博商業周刊爆出了一條新聞,谷歌母公司Alphabet計劃放棄機器人計劃,並出售收購不到3年的有足機器人製造商Boston Dynamics。

就在一個月之前2月23日,波士頓動力公司在YouTube上發布了一段關於公司新成果的一段視頻,這段視頻現在已經擁有了上億次的點擊量,在世界各地都引起了很大的關注度。

5月28日,Tech Insider報導稱豐田對波士頓動力的收購「已進入尾聲」,並且有波士頓動力員工稱這是一次「友好的收購」。雖然對于波士頓動力的出售與收購原因都眾說紛紜,但是在這些原因裡面均透露出了一絲絲對多足機器人無奈的意味,而這絲無奈正如我在文章《Google為何要放棄逆天的Atlas機器人?波士頓動力與谷歌背後的故事》中最後提到的——

「多足機器人的困境也許才剛剛開始」。

(波士頓動力多足機器人展示 )

所以這篇文章,我將闡述一下為什麼多足機器人的路越走越難。

機器人是個構成十分複雜的智能體,他的組成部分包括動力模塊、執行機構、傳感部分、運動機構、環境互動與導航、人機互動等很多方面。而我們今天講的多足機器人,主要的研究環節就是他的運動機構,所以首先我們先來看看機器人到底有哪些運動方式。

機器人的運動方式可以分為輪式、足式、蛇形、爬行、飛行、遊動等,陸上的運動方式為輪式、足式、蛇形、爬行,其中以輪式與足式為主,空中與水中的運動方式分別為飛行與遊動。

| 輪式運動的機器人

我們先來說說輪式運動有哪幾種類型。先列舉一下:四輪、兩輪平衡、獨輪平衡、球面輪、六輪和履帶。 

(NASA的雙輪平衡機器人Robonaut

對於大多數的移動機器人來說,運動方式基本上均採用輪式,其中以四輪和履帶最為常見,因為這兩種方式既簡約又穩定性高。除此之外還有兩輪平衡機器人,兩輪平衡機器人通常使用陀螺儀來檢測機器人偏倒了多少,然後驅動輪子在相同的方向同等比例的運動,這種對偏倒的補償運動每秒鐘會運行幾百次,原理同倒立擺的動態平衡。我們日常在大街上看到的兩輪電動車雖然不是機器人,但是其平衡原理與兩輪機器人類似。

(卡內基梅隆大學Ralph Hollis教授開發的獨輪機器人Ballbot )

獨輪平衡機器人是兩輪平衡機器人的拓展形式,它可以將一個球狀輪作為獨輪在二維平面的任意方形運動。採用獨輪平衡的機器人有美國的卡內基梅隆大學(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Ralph Hollis教授開發的Ballbot機器人以及日本的東北學院大學(Tohoku Gakuin University) Masaaki Kumagai教授開發的BallIP機器人。由於只有一個輪子,所以高度要高一些,但是佔地面積要小很多,所以相比於其他機器人來說更適合在狹窄的空間裡運動。

(日本的東北學院大學Masaaki Kumagai教授開發的獨輪機器人BallIP

球面輪機器人是將機器人的本體裝在球面裡面,或者旋轉球面內的配重塊,或者轉動球面外殼來實現運動。

(球狀輪造型  via:wikipedia.org)

六輪機器人相比四輪驅動,會提供更大的牽引力,更適合在戶外運動,例如巖石和草叢環境。

履帶機器人相比六輪機器人會提供更大的牽引力,履帶的結構會使得機器人運動起來如同加上了更多的小輪子,對於戶外和軍用機器人尤為常見,特別適合崎嶇的地形。但是缺點是對於室內光滑地板環境比較難以使用。履帶機器人比較典型的例子是NASA的城市機器人Urbie。


(履帶機器人 via:tiaozhanbei.net

| 足式運動:仿人機器人的尷尬

大致介紹完輪式機器人,就要介紹我們這篇文章的主角——足式機器人

通過對以上輪式機器人的介紹我們可以發現,輪式機器人十分好操控,只要對兩到六個輪子加上電機驅動,既可以使得機器人進行運動,而且隨著輪子數目的增加,牽引力也會增加,而且也比較適應崎嶇以及不平坦的路面環境。

但是對於足式運動的機器人,情況就複雜得多了。

一般的仿人機器人會採用雙足式,但是這些機器人行走的可靠性沒有一個強於人類。對於雙足機器人平衡控制的問題也一直是研究領域的熱點,但是遺憾的是,沒有一種控制方法是和人的平衡方法一樣的。

在這裡我們就會發現一個有趣的事情,仿人機器人的研究,我們主要是仿照人類並且企圖通過模仿人類的運動實現機器人優良的運動特性,但是我們只是建造了一個和人的外形有些相似的機器人,控制方法卻和人類的一點都不一樣。

而且更遺憾的是,我們既沒有研究明白人類是怎麼達到如此優良的雙足平衡特性,我們使用的方法也沒有超過人類這種優良的平衡特性,甚是我們現在的雙足機器人基本上都不能在崎嶇不平的路上行走,雖然我們看到Atlas在不平坦路面上行走的視頻,但是這段視頻也許真的只是走得非常好的一次了。這個本身就是雙足機器人研究十分尷尬的境地。既然雙足的魯棒性這麼不好,我們可以採用四足或者多足以實現更好的平衡,而且也免去了不少需要實現平衡而使用的控制算法。

 

(Atlas在DARPA挑戰賽上 via:theroboticschallenge.org)

雖然多足免去了不少平衡上的問題,而且多足適應崎嶇的地形,可跨越障礙,並且具有較強的機動性,這些都是足式運動的優點,但是這些優點對於非足式運動,似乎也可以通過改進而實現;而且對於雙足以及多足,足式運動本身也會存在不少的問題。

我們先來看看現在的足式機器人都採用哪些平衡控制方法。

1、零力矩點運動規劃方法

 

(零力矩點運動規劃方法原理圖  cilab.csie.ncu.edu.tw

零力矩點運動規劃方法:沿足底分布的負載具有相同的符號(方向),它們等效於一個合力R,其作用點在足底的範圍內。合力R所通過的在足底上的這個作用點,稱為零力矩點(zero moment point),簡稱ZMP。

Vukobratovic於1968年提出ZMP這個概念,到了80年代早稻田的加藤一郎實驗室(Ichiro Kato's laboratory at Waseda University)製作了一系列的WL機器人,這些雙足機器人是最早將此概念實際應用到動態平衡的雙足步行。

有名的例子,像是Honda的Asimo就是利用ZMP的相關理論來達到雙足機器人的步行和平衡。那ZMP有什麼用呢?如果ZMP落在腳掌的範圍裡面,則機器人可以穩定地行走。

 

Asimo機器人  tech.sina.com.cn)

但是,這種方法並不是我們人類的行走原理,而且我們看這樣的機器人走路也感到很是彆扭,有些人開玩笑說,Asimo走路的時候就像內急要去廁所。而且這樣的平衡方法,也只能應用到平坦路面上的行走。

2、跳躍平衡

三維獨腿跳躍機器人  via:www.ai.mit.edu)

跳躍平衡:最早是來自MIT Leg Laboratory的Marc Raibert於上世紀八十年成功實現的,看過我寫的《Google為何要放棄逆天的Atlas機器人?波士頓動力與谷歌背後的故事》文章的人,一定對Marc Raibert這個人不陌生,沒錯,他就是波士頓動力的創始人,並且現在仍是波士頓動力現任總裁兼項目經理。他最初設計的跳躍平衡機器人只有一條腿,可以通過一直蹦蹦跳跳實現豎直不倒,那個感覺就像我們小時候玩的彈簧單高蹺。當機器人向一側倒的時候,機器人的腿就向倒的那側著步,接住自己。後來,單足又發展為兩足和四足,也開始能完成一些較複雜的運動,例如小跑、大步跑、翻跟頭什麼的。

 3、動態平衡算法

動態平衡算法相比零力矩點方法更加魯棒一些,它的思路就是時刻檢測機器人的運動,然後判斷機器人的腳應該放到哪裡。人們可能奇怪這種方法和跳躍平衡有什麼區別,其中的區別主要是跳躍平衡是一種動平衡,就像沒有支架的自行車,必須騎起來才能平衡,但是動態平衡算法可以使得機器人穩定地站在那裡。

(Anybots公司的雙足機器人Dexter。可以跳躍離開地面11英寸  via:youtube.com

4、被動動力行走

被動動力行走是指機器人可以完全不用驅動,也完全不用控制僅依靠勢能作為能量輸入就可以實現沿斜坡向下地穩定行走。

 

(被動動力行走原理示意圖  via:www.robotway.com

因為人類在行走過程中擺動腿的驅動能量並非完全來源於肌肉做功,而是有一部分來源於重力做功,這與單擺的運動非常相似。對人類行走時腿部肌電信號的實驗研究表明,人類行走時大部分時間腿部肌肉的活動強度是很小的,這說明自身重力及慣性是決定其運動特性的重要參數,而被動動力行走完全依賴於自身重力及慣性,這為被動行走提供了仿生學依據。但是這種控制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因為機器人需要利用重力進行被動運動,那麼它的運動方式就會受到很大的限制,那過程就像一個餓得一點力氣的人沿著下坡路被重力帶著走。

所以介紹完以上目前足式機器人用的平衡以及運動控制算法來說,並沒有一個很好的解決辦法,它們的行走方式並沒有達到我們預期所期待的優越的魯棒效果,而且對於足式固有的越障等能力,越來越多的其他運動方式也逐漸可以完成,所以這種優越性也開始漸漸地消失。

除此之外,足式運動還有很多設計難度和功耗等的問題。

 

(一種機器人關節結構圖 via:csstoday.net

在組成四足行走機器人的機構中,腿部機構是最重要的機構。如果腿部機構選擇得當,不僅可以使機器人的機構簡單、設計方便,還可以簡化控制方案。但是目前的足式機器人大多採用基於零力矩點的軌跡規劃方法。機器人的每個關節都需要進行驅動和控制,使得該類機器人體積和質量大,從機械結構設計到控制系統設計都比較複雜,效率很低,不適於長時間和長距離的野外作業。而且人類的關節是一個很複雜的結構,目前僅僅依靠電機去模擬,得到的效果自然十分尷尬。

 

(人體膝關節示意圖 via:zzxu.cn)

而且在過去的幾十年裡,足式機器人雖然得到了很大的發展,但是,能量消耗大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設計者。

據估計,日本本田公司的阿西莫機器人單位重量移動單位距離所消耗的能量是人類的10倍以上。因為它的每個腿關節都由電機驅動,計算機控制行走過程中各關節每一時刻的角度和角速度等參數。採用這種方式已經研製出了能夠成功行走的機器人,不過它們需要複雜、快速、精確的驅動和控制,因此能量消耗率遠高於人類。

限制傳統行走機器人實用化的一個重要因素是其過高的能耗。傳統的機器人需要大量的馬達對關節驅動,要消耗大量的能量,且馬達在一個行走周期中會做部分負功,使能耗進一步增加。所以我們都會看到不管是Asimo還是Atlas,都會背著一個大大的電池書包,大狗用的則是柴油,所以噪音自然不小。 

(Atlas機器人後背的電池背包 via:youtube.com

於是人們說,我們可以採取被動動力運動方式啊。確實,上世紀90年代開始發展起來的被動行走機器人是一種比較簡單的機械裝置,由固體杆件通過關節聯結組成,能夠在一個向下的傾斜面上僅依靠重力實現穩定行走。它們沒有電機和控制器,僅依靠重力勢能補償行走過程中由碰撞和摩擦產生的能量損耗,由自身的機械結構及質量分布等來實現周期性行走。其單位重量移動單位距離所消耗的能量值與人類行走時的數值大小相當,這讓它們的行走效率超過以往任何行走機械。但是,光看著這些描述我們就會擔憂,這個只有依靠斜坡才能運動的機器人我們還能讓它幹些什麼。

上面主要從技術的角度上來講的,我們再來看看從情感上。

 

(影視作品中的機器人管家形象)

假如你們家的管家是一個機器人,我想你期待的是一個什麼樣的機器人呢。假如你說你偏好雙足的,那多半你期待的是一個仿人機器人,可是我以前在文章《2015年,機器人界發生了哪些神奇瘋狂的故事?(下)》中介紹Geminoid F機器人的時候介紹過「恐怖谷理論」,如果Geminoid F這樣美麗的機器人你看著都怕,你怎麼讓她當你的管家或者玩伴。再說,假如她哪個零件壞掉了,恐怕你連抱都抱不動這個金屬傢伙吧。

那既然家用不行,我們可以軍用。別忘了,美軍已經因為大狗太吵已經不用它了,而且這麼費油,還不如開輛車運送的東西多呢。

由此看來,多足機器人也許只是人類想要模仿或者還原人類以及自然界動物的一種最初的想法,從現在各種窘境以及以多足機器人為主要業務的波士頓動力的此次易主我們可以看出並體會到,多足機器人的路真的是越走越難了。

雷鋒網(公眾號:雷鋒網):本文為雷鋒網獨家約稿,轉載請聯繫授權並保留完整信息,不得修改文章

雷鋒網原創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轉載須知。

相關焦點

  • 波士頓動力命運顛簸,國內腳足機器人發展得怎麼樣了?
    對波士頓動力來說,2020 年最後一個月發生的事頗具戲劇性。12 月 29 日,波士頓動力發布了機器人跳舞視頻,其運動能力和穩定性讓業界和大眾驚嘆。在技術能力上,沒有人質疑波士頓動力的領先地位。而在 19 天前,據韓國經濟日報報導,波士頓動力的老東家軟銀以不到一萬億韓元(約 9.21 億美元),將其賣給了韓國現代集團。
  • 波士頓動力的困境,給優必選、高新興機器人上了什麼課?
    與比爾·蓋茨、馬克·扎克伯格等因發現商機而中途放棄名校學位出來創業的科技先鋒們不同,馬克·雷波特一直在學校裡潛心鑽研技術,波士頓動力公司從麻省理工的Leg Lab實驗室獨立時也是如此。作為一個典型的學院派創業者,馬克·雷波特對研發雙足與四足行走機器人本身的學術追求優先於對盈利的渴望。他表示:「沒有經歷至少25年潛心研究的機器人產品,不足以商業化。」
  • 波士頓動力機器人舞蹈大片火爆全球!工程 VP 揭秘:我們將經典和...
    視頻中,伴隨著底特律 The Contours 樂隊當年的金曲《Do You Love Me》的韻律節奏,波士頓動力的機器狗 Spot、雙足機器人 Atlas、雙輪搬運工 Handle 輪番登場舞動,動作協調、腳步輕盈,看起來毫無違和感
  • 波士頓動力的明星機器人:刷爆網絡的它們靠什麼圈粉
    馬克·雷爾博特說,「Spot是對我們多年來在感知地形、平衡機器人、控制機器人方面所學的致敬。」波士頓動力最大牌的明星當屬雙足機器人Atlas,馬克·雷爾博特給它的定位是公司的「未來」。清華大學自動化系教授趙明國也研究足式機器人,他告訴《中國新聞周刊》,大家都想模仿波士頓動力的那些機器人。以MIT仿生實驗室的迷你獵豹為例,這些9公斤重的小機器狗最近剛剛進行了一場踢足球表演,吸引了不少關注,但趙明國說,該團隊也是以波士頓動力作為研發的「靶子」,比如,雙足的Atlas能空翻,他們就改為四足的空翻。馬克·雷爾博特將AI分為兩類:運動型AI與學者型AI。
  • 【專利解密】波士頓動力 機器人自我回正方法
    【嘉德點評】波士頓動力發明的足立式機器人,藉助於多個傳感器以及控制算法,設計了具有低重心、易回正的硬體結構,實現了具有魯棒性的機器人自我回正。 集微網消息,2019年9月,波士頓動力發布了關於機器狗 Spot 的視頻,視頻中展示了機器狗在各種地形中的出色避障表現,並且不僅可以避開障礙物,而且還可以在極端的環境中保持平衡。
  • 波士頓動力機器人組團跳舞 鬼步舞、芭蕾舞均得心應手
    波士頓動力機器人組團跳舞 鬼步舞、芭蕾舞均得心應手時間:2020-12-31 12:49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波士頓動力機器人組團跳舞 鬼步舞、芭蕾舞均得心應手 新年馬上就要,易主後的明星機器人公司波士頓動力,帶著自家的三個明星單品,以一首《Do you love me》全新登場
  • 機器人遛機器狗:波士頓動力對手Agility Robotics獲得800萬美元
    【新智元導讀】本周,機器人創業公司Agility Robotics獲得800萬美元A輪融資,「安卓之父」Andy Rubin創建的風投公司領投。Agility Robotics推出的雙足機器人最近跟波士頓動力的Spot來了一次親密接觸,將來,機器人遛機器狗可能真的要實現了。
  • 波士頓動力副總裁:機器人一天就學會了芭蕾舞,尚未使用機器學習
    曉查 編譯整理 量子位 報導 | 公眾號 QbitAI  新年之前,波士頓動力上傳了一段機器人跳舞的視頻引爆全網。現在這段視頻僅在YouTube平臺就已經被觀看超過2500萬次。
  • 波士頓動力公司機器狗Spot首次上市,為什麼有錢也買不到?
    目前波士頓動力公司的機器狗只選擇性出售給個別客戶,用於建築工地、天然氣發電廠以及公共安全。新聞:波士頓動力公司已經開始銷售他們的四足Spot機器人,但大部分消費者可能還買不到。該公司目前只打算將這款機器人賣給那些能夠將其投入實際使用的公司,並開發出可附在機器人背上的定製模塊,以幫助完成特定任務。
  • 踹不倒、跑得快、大劈叉,波士頓機器人有多牛
    昨天聊了騰訊的四足機器人,今天來看看這個行業裡比較出色的美國波士頓四足機器人~Big Dog(大狗)「大狗」是波士頓動力公司在2005年推出來的一款四足機器人,是美國國防部為其軍隊開發的,後續幾次升級,使「大狗」做到了踹不倒、走得遠,最終應用在部隊裡,波士頓動力公司也因大狗而名聲大噪
  • 年終回顧:在寒風中擦火柴 越走越窄的「臺灣路」
    年終回顧:在寒風中擦火柴 越走越窄的「臺灣路」 2003年12月29日 10:54 來源: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ANYbotics公司研發輪足複合式移動機器人
    對於大多數機器人粉來說,提到四足機器人,相信許多人首先想到的首先是波士頓動力的機器人狗。波士頓動力創立於 1992 年,是全世界腿足機器人的先驅者。在四足機器人領域,瑞士公司 ANYbotics 是波士頓動力的有力競爭對手,ANYbotics 的 ANYmal 一直是完全不輸波士頓動力 SpotMini 機器狗的存在。ANYbotics 由一群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的工程師於 2016 年成立。它是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機器人系統實驗室(RSL)的衍生公司,因推出機器人 ANYmal 而聞名。
  • 《天道》人格決定格局,性格決定命運,為什麼有些人路越走越窄
    人性格沒有好壞,人性有好壞,人會隨著環境的變化而變化,能夠戰勝自身的人其實不多,芮小丹能夠戰勝死亡的恐懼與她職業有關,但更重要的是她明白人生的意義是什麼,以及人的價值追起大於自己的物質追求。為什麼人的路會越走越窄,這裡面有幾個道理:第一、責任心和責任感劉冰的責任心就不強,他對于格律詩是否壯大以及格律詩官司輸贏的參與度和融入度是不夠的,他只想明哲保身及時「止損」,並沒有把自己放到股東和企業老闆的角度考慮問題,企業是經營風險的存在,怎麼經營都沒有錯,但逃避現實,以及把責任通過「甩鍋」減負是違背「契約精神」和商業倫理的。
  • 杭州學軍中學集團化辦學越走越快也越走越穩
    班主任徐苗老師一邊提醒他注意,一邊特別開心,說:「要知道學校裡這十幾個實驗室,都是校長帶著教研組長、學科帶頭人,去北京、上海考察了多所學校,才定下來的。除了常規的創新實驗室,我們還有8個高精尖實驗室,對接大學先修課程,包括物理創新教室、光學綜合創新實驗室、納米實驗室、化學創新教室、化學分析中心、生物創新教室、分子生物學實驗室,機器人與3D創客教室。」
  • 人類進化成宇宙高級文明太難實現:科學越發達,前進的路就越艱難
    上面小編已經說了,人類科學現在發展的速度非常緩慢,我們也可以預見,人類的科學發展的越是發達,再向前走就會變得越艱難,這就像登山一樣,越往上走越艱難,而人類科學進步的標誌,就是對能源的利用程度能達到什麼地步,是宇宙文明等級的基本標準,但是能源的開發真的太難了地球的厚度有一萬兩千多千米,而人類至今能探索到最深的地方才一萬多米
  • 波士頓動力每出一款機器人你就說它要統治人類?還早著呢!
    與一般的技術不同,機器人涵蓋的技術領域更廣,波士頓動力只是在控制方面做出了逆天成績。現在的機器人領域還有很多技術問題沒有解決,所以我們暫時不可能造出科幻電影中的那種通用機器人。下面,我就從機器人研究的幾個方面來說明為什麼我們不需要擔心機器人取代人類的事情發生。
  • SpaceX星際飛船製造廠引入一臺波士頓動力四足機器人Spot
    【TechWeb】6月18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位於博卡奇卡的星際飛船製造廠引入了一臺波士頓動力公司(Boston Dynamics)的四足機器人Spot。
  • 為什麼海拔越高的地方越冷? 為什麼越往山頂走越感覺冷?
    為什麼海拔越高的地方越冷? 為什麼越往山頂走越感覺冷?時間:2016-06-06 12:33   來源:蝌蚪五線譜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為什麼海拔越高的地方越冷? 為什麼越往山頂走越感覺冷?
  • 波士頓動力機器人組團跳舞,跟真人沒差別……
    當地時間12月29日,美國波士頓動力公司(Boston Dynamics)在官方帳號上發布了一段機器人跳舞的視頻。在視頻中,波士頓動力的整個機器人陣容:類人機器人Atlas、狗形機器人Spot, Handle全部匯聚在一起,演出了一套協調的舞蹈動作,配樂為The Contours的Do You Love Me。大多數小夥伴對這首歌可能不太熟悉,Do You Love Me是一首1962年的熱門單曲,畫風是下面這個樣子:看這復古的舞步動作,但Atlas還是學的惟妙惟肖。
  • 波士頓動力機器人震驚馬斯克:鬼步舞、太空步,機器舞神組團來襲
    波士頓動力剛剛放出一段極其歡樂的舞蹈視頻,人形機器人Atlas、機器狗Spot、搬運工Handle紛紛亮相,伴隨著歌曲Do You Love Me共舞,動作整齊劃一,靈活悅動。 在我們的印象中,波士頓動力公司(Boston Dynamics)的 Atlas 和 Spot 機器人可以做很多事情: 短跑、體操、跑酷、後空翻、洗碗,以及「找到真正的工作」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