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紀,英國物理學家法拉第在一次實驗中偶然液化了氯氣,由此,他認為一切氣體在低溫高壓的情況下都可以被液化。到了19世紀40年代,法拉第本人已經成功液化了當時大多數已知的氣體,只有氧氣、氮氣、氫氣、一氧化碳、二氧化氮、甲烷六種氣體無法液化,而且創出當時的最低溫度( -110 °C, 163K)。隨後,低溫設備不斷被完善,逐級降溫和定壓氣體膨脹方法開始廣泛應用。1898年英國物理學家杜瓦成功液化了氫氣,標誌著這六種氣體都夠能被液化。1895年,英國化學家從礦石中分離出更難液化的氣體——氦氣。直至1908年,才成功被荷蘭萊頓大學的物理學家海克·卡末林·昂內斯將其液化,同時令低溫記錄創下新低( -269 °C, 4K)。之後,昂內斯獲得1913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後來人們不斷採用新的技術,將最低溫度的記錄刷新到毫開、納開,但是依然無法使物體到達絕對零度。為什麼無法做到這一點呢?
為什麼絕對零度不存在?
1902年,Richard研究了低溫下電池反應ΔG與ΔH隨溫度T的關係 ,得到了這樣一個圖:
即ΔG與ΔH有趨於相等的趨勢。
G為熱力學勢,其定義,在特性函數給定的限制條件下,通過可逆過程對系統做功把能量儲存於熱力學系統之中,還可以再以做功的形式把能量釋放出來,就像力學系統中的彈簧,或在重力場中被舉起的質量,功可以勢能的形式儲存一樣。
H為焓,T為開氏溫度。
隨後,能斯特在研究了大量低溫下的化學反應後提出了這麼一個定理:
即能斯特定理,表明凝聚系的熵在等溫過程中的改變隨絕對溫度趨於零而趨於零。能斯特定理的直接推論是絕對零度時等溫線和絕熱線重合,這是獨立於熱力學第一定律、第二定律的新定律。
想要讓物體降溫,要麼就是讓它接觸比它溫度低的物體而將熱量傳遞出去,要麼是通過絕熱膨脹。而當物體溫度接近絕對零度時,想再找一個溫度比它低的物體讓它來傳遞熱量是行不通的,因此只能通過絕熱過程,而可逆絕熱過程的效率要比不可逆絕熱過程要高。如果能斯特定理成立,則可以通過推導證明不能通過可逆絕熱過程使物體達到絕對零度。(對推導感興趣的讀者可以參考蘇汝鏗《統計物理》)
這便是熱力學第三定律的否定形式表示:不可能用有限手續把一個物體冷到絕對零度。
至於最高溫度,也就是說溫度有沒有上限?答案是有的!
現有的理論框架認為不存在比普朗克溫度更高的溫度,普朗克溫度有多高呢?——1.416833(85)X1032K。當溫度達到這種程度時,我們現有的物理知識將變得沒有意義,而實驗上也不可能達到這個溫度。現有宇宙學認為在宇宙大爆炸的第一個單位普朗克時間內,溫度達到了普朗克溫度,在這一時刻,宇宙中只是極高極熱極密的能量,沒有東西能以物質態存在。
註:普朗克溫度括號內的兩位數為最後兩位的不確定性(標準差)。
▶ 快速看懂焓溼圖,並學會應用
▶ 熱力學第二定律,與每個人的生活都有關
▶ 風機基礎知識,多圖易懂
▶ 空調製冷量、制熱量、循環風量、消耗功率……
▶ 用空氣作製冷劑的空調已出現,氟利昂沒用了
▶ 用水做製冷劑,這家公司做到了
▶ 籌建空調試驗室,要先明確這些問題
▶ 空調產品研發與質量控制拿啥來保證
▶ 製冷知識 | 全方位了解壓焓圖
▶ 詳細理解製冷系統各大部件作用與原理
▶ 迄今最全的製冷系統動態圖
▶ 26張圖搞明白焓溼圖及應用
▶ 空調實驗室常見設備故障及解決方法
▶ 焓差實驗室測量不準確的解決方法
▶ 焓差試驗室中的風量測量及偏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