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2015年一項研究,顯示章魚基因組含有約33000個基因,規模是常見無脊椎動物的5~6倍。而且章魚的數百個基因是其它軟體動物乃至所有無脊椎動物都不具備的(你在這一步就可以想像多出來的那麼些基因是個什麼情況了:生物的本質就是複讀機)。
研究人員感慨稱「章魚就像外星生物」,卻被需要駭人聽聞來吸引眼球的若干媒體大力渲染。章魚是正經的地球老居民,你隨便拿個章魚細胞來,線粒體和水通道蛋白都是凡庸到極點的。
章魚的基因數量比人類多或是鹼基對數比人類多,是沒有特殊意義的:衣笠草擁有已知生物中最長的基因組,約1490億個鹼基對,然而沒發現這種植物在智能或生存力上有任何特異之處。
章魚有168個原鈣粘蛋白基因,這種蛋白質調節神經元發育和它們之間的短距離相互作用,關係到章魚腕足(觸手)裡的大量神經元。這類蛋白質在你身上也存在,只是種類較少——這是當然的,你又沒有半獨立運行的觸手,你的神經系統主要集中在腦和脊髓,腸道裡散布的那些不需要操作八組複雜的肌肉和感官。
章魚腕足的性能雖然讓人印象深刻,但比起人類肢體強大的抓握和投擲能力還差得遠,在自然界捕食章魚的韌魚能輕鬆地連續咬斷章魚的每一條腕足,而人類早在手持木棍和石塊的年代就開始發動全新世大滅絕了。
章魚對外界的認知力可以發展到人類五歲小孩的水準,但沒有發現視覺自我認知能力,很可能不具備自我意識。
章魚的壽命過短、缺乏代際交流,生活方式缺乏群體互動,即使有基於RNA的獲得性性狀遺傳,子代面對複雜問題仍要重新學習,信息傳承效率低。
章魚有9個大腦!驚不驚喜意不意外!9個大腦中有1個主腦8個副腦,而8個副腦對應8條腕足,還有2個記憶系統,主腦用一個,8條腕足用1個,這肌肉記憶可是貨真價實。
章魚的8條腕足,實際上是2條腕足+6條腕手,遇到危險時,章魚可以用兩條腕足快速逃跑。
另外,章魚雖然可以改變身體顏色適應環境。章魚(以及其他頭足類生物)可以用他們W形的瞳孔,利用「色差模糊」來確定環境顏色,並變更體色適應環境。

這一切的特徵都與大家理解的正常生物差別巨大,但卻擁有極強的環境適應能力。所以才有科學家說,章魚形生物是最可能遇見的外星生物形象。然後又在信息傳播過程中,訛傳成了章魚可能來自外星的說法。但章魚以及其祖先,都是寒武紀生命大爆發時生命可能性的探索結果,只是走了生命進化和發展的另一條路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