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今年9月份開始的新學期,三到九年級信息技術課將同步替換新教材,其中,八年級將新增Python課程內容。新高一信息技術程式語言由VB替換為Python,大數據、人工智慧、程序設計與算法等內容按照教材規劃五六年級開始接觸。
隨著我國北京、上海、廣州、重慶、江蘇等多地政策推廣少兒編程教育的力度逐步增大,家長們愈發重視編程教育,一方面可以為高考選中的信息技術課程做鋪墊,另一方面從小培養大數據意識。因為學習少兒編程除了幫孩子適應未來時代發展潮流,還可以培養孩子的抽象思考能力,幫助孩子訓練整合信息、融匯貫通的能力,提高國際性的溝通能力和競爭力,更可以增強團隊合作,共同學習以及主動解決問題的能力。
2020年十大熱門專業
小時候沒學習編程的我們會被社會淘汰嗎?
小時候沒有學習編程,大學專業也跟編程不相關,都沒有關係,想學啥時候行動都不晚;國家出臺相關政策,在計算機二級考試中加入python等程式語言的考試。
計算機二級考試是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National Computer Rank Examination,簡稱NCRE)四個等級中的一個等級,是考核計算機基礎知識和使用一種高級計算機語言編寫程序以及上機調試的基本技能。計算機二級考試採用全國統一命題、統一考試的形式。
計算機二級考試包含:程序設計/辦公軟體高級應用,考核內容包括計算機語言與基礎程序設計能力,要求參試者掌握一門計算機語言,可選類別有高級語言程序設計類、資料庫程序設計類等;
計算機二級考試有python嗎?
從 2018 年 3 月開始,將實施 2018 版考試大綱,並按新體系開考各個考試級別。
二級取消「Visual FoxPro 資料庫程序設計」科目(代碼:27),2017年 12 月是其最後一次組考。
新增「Python 語言程序設計」科目(代碼:66),考試時長:120 分鐘,2018 年 9 月首次開考。
合格標準:自2019年3月考試起,二級語言類及資料庫類科目(即除MS Office高級應用外的其他二級科目)調整獲證條件為:總分達到60分且選擇題得分達到50%及以上(即選擇題得分要達到20分及以上)的考生方可取得合格證書。
計算機二級python證書有啥用?
1、滿足競爭需求在大學擴招、大學生貶值、經濟下行、就業困難的多重壓力之下,大學生越來越難獨善其身,競爭壓力越來越大。就拿計算機考證人數來說,2017年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考生人數達到582萬,並每年以30萬的速度增長,誰缺少這個證書,誰就會在競爭中吃虧。
從上述數據中其實已經可以很明顯地看出,在未來科技發展的道路上,對各類涉及到人工智慧、數據分析挖掘、雲計算等CS工程師的需求只會越來越大。
2、滿足技能需求在網際網路+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企業對計算機技術要求更高,誰能在編程、信息處理、數據處理、高級辦公等技術領域更勝一籌,誰就能領先獲得更好的工作機會。
另外,通過美國勞工部調查公布的一份結果顯示:計算機技能(包括辦公技能和編程能力)已經成為職場上老闆最看重的技能之一,排名第三,僅次專業技能。
3、滿足專業需求很多學校除了開設最基本的大學計算機基礎之外,還開設了專門的課程,如經管類專業,學校一般有ACCESS資料庫程序設計的選修課;機電物電光電土建類的工科專業,學校一般都要專門上python、C語言、C++等編程科目。
有興趣報考的同學可以參考國家指定教材:
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二級Python 語言程序設計考試大綱(2020年版)
基本要求
1. 掌握 Python 語言的基本語法規則。
2. 掌握不少於 2 個基本的 Python 標準庫。
3. 掌握不少於 2 個 Python 第三方庫,掌握獲取並安裝第三方庫的方法。
4. 能夠閱讀和分析 Python 程序。
5. 熟練使用 IDLE 開發環境,能夠將腳本程序轉變為可執行程序。
6. 了解Python 計算生態在以下方面( 不限於) 的主要第三方庫名稱:網絡爬蟲、數據分析、數據可視化、機器學習、Web 開發等。
考試內容
一、 Python 語言基本語法元素
1. 程序的基本語法元素:程序的格式框架、縮進、注釋、變量、命名、保留字、數據類型、賦值語句、引用。
2. 基本輸入輸出函數:input() 、eval() 、print() 。
3. 源程序的書寫風格。
4. Python 語言的特點。
二、 基本數據類型
1. 數字類型:整數類型、浮點數類型和複數類型。
2. 數字類型的運算:數值運算操作符、數值運算函數。
3. 字符串類型及格式化:索引、切片、基本的 format() 格式化方法。
4. 字符串類型的操作:字符串操作符、處理函數和處理方法。
5. 類型判斷和類型間轉換。
三、 程序的控制結構
1. 程序的三種控制結構。
2. 程序的分支結構:單分支結構、二分支結構、多分支結構。
3. 程序的循環結構:遍歷循環、無限循環、break 和 continue 循環控制。
4. 程序的異常處理:try-except。
四、 函數和代碼復用
1. 函數的定義和使用。
2. 函數的參數傳遞:可選參數傳遞、參數名稱傳遞、函數的返回值。
3. 變量的作用域:局部變量和全局變量。
五、 組合數據類型
1. 組合數據類型的基本概念。
2. 列表類型:定義、索引、切片。
3. 列表類型的操作:列表的操作函數、列表的操作方法。
4. 字典類型:定義、索引。
5. 字典類型的操作:字典的操作函數、字典的操作方法。
六、 文件和數據格式化
1. 文件的使用:文件打開、讀寫和關閉。
2. 數據組織的維度:一維數據和二維數據。
3. 一維數據的處理:表示、存儲和處理。
4. 二維數據的處理:表示、存儲和處理。
5. 採用 CSV 格式對一二維數據文件的讀寫。
七、 Python 計算生態
1. 標準庫:turtle 庫( 必選)、random 庫( 必選) 、time 庫( 可選)。
2. 基本的 Python 內置函數。
3. 第三方庫的獲取和安裝。
4. 腳本程序轉變為可執行程序的第三方庫:PyInstaller 庫( 必選)。
5. 第三方庫:jieba 庫( 必選)、wordcloud 庫( 可選)。
6. 更廣泛的 Python 計算生態,只要求了解第三方庫的名稱,不限於以下領域:網絡爬蟲、數據分析、文本處理、數據可視化、用戶圖形界面、機器學習、Web 開發、遊戲開發等。
考試方式
上機考試,考試時長 120 分鐘,滿分 100 分。
1. 題型及分值
單項選擇題 40 分( 含公共基礎知識部分 10 分)。
操作題 60 分( 包括基本編程題和綜合編程題)。
2. 考試環境
Windows 7 作業系統,建議 Python 3.4.2 至 Python 3.5.3 版本,IDLE 開發環境。
與2018年的大綱沒有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