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這個話題在近幾年來非常火,從影視作品裡就能頻頻看到。那麼,人類有望實現穿越嗎?下面,小編你介紹穿越到未來的4種方法。
一、人體冷凍
1967年,美國心理學家貝德福德成為了世界上第一位冷凍人,從此開始,人體冷凍技術就成為了人類延續生命的一種科學手段。尤其是當身患絕症時,這個方法是目前唯一能夠保命的希望。
利用人體冷凍技術,將身體死亡暫停,等到科技醫學發達時,再進行解凍復甦,由未來的科技進行治療,已達到延續生命的結果。
而太空艙是很多科幻電影裡的「標配」,人往裡面一躺,冷凍起來,幾十年後,甚至幾百年後,在復活抵達未來。
人類琢磨人體冷凍最早起源於1931年美國《奇異》雜誌上的一篇科幻小說,一個人得絕症去世後,被發射到太空,寒冷與真空使得遺體得以保存。未來某一天,外星人發現了這具遺體,並將其復活,此後,科學家們開始了關於人體冷凍的相關探索與研究。
目前,人體冷凍的主流路線,就是將人體放入零下196攝氏度的液氮中,通過極寒、無氧環境,隔絕微生物破壞,防止氧化。幾十年後的你解凍後,可能和你的重孫一樣年輕。
二、蟲洞
在我們認知範圍內,光速是宇宙中的速度極限,所有有質量的東西都無法超越光速,但是宇宙中想要實現星際旅行或者時間旅行,就需要有一個奇點,也就是蟲洞。
最早蟲洞描述是在1916年,奧地利物理學家弗蘭姆,根據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推導出來的。
1930年,愛因斯坦和羅森一起推出了一個數學怪物「愛因斯坦羅森橋」,科學家們假設將四維時空彎曲,讓這兩個點接近,而這兩個時空點處再有一個時空隧道,這個隧道就可以讓人瞬間進行空間或時間的轉移。
連接這兩個不同時空的狹窄隧道就是「愛因斯坦羅森橋」,也叫蟲洞。二維的蟲洞是一個點,而四維的蟲洞則是一個球,可以隨意定位時間和空間的坐標,進行時空與時光的旅行。
只要在宇宙中找到這個通道,就能穿越未來,不過蟲洞可不太穩定,傳送到哪,就不是你能決定的了。
三、引力波
我們看科幻電影時,可能會看到太空人駕駛飛船回到過去的畫面,其實他們是利用了引力波穿越時間和空間,那麼引力波到底是如何穿越太空的呢?
根據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我們知道,時空是可以彎曲的,如果有兩個超大質量的物體相互旋轉,那麼它們周圍被彎曲的時空就會發生持續地拉伸和收縮震蕩,也就是產生引力波。
引力波因此常被稱作時空的漣漪,引力波能穿越時空正是通過對時空進行摺疊而實現的。
四、光速
如果能夠建造出速度接近光速的宇宙飛船,那麼宇宙飛船必然會因為不能違反光速最快的法則,而致使艙內的時間放慢。太空人以這種方式飛行一個星期,地球上的時間就過去了100年,從而實現通往未來之旅。
英國著名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曾在英國《每日郵報》上發表文章稱,時光之旅在理論上是可行的,人類可以打開回到過去的大門和通向未來的捷徑。但同時他也警告說,不要利用時間機器回到過去,因為這將導致違反基本的因果論。
假如你能穿越到未來,你想做什麼呢?歡迎來評論區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