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後第一天,下班路上仰望天幕中那輪圓圓的「紅月亮」,或許可以治癒你的「長假症候群」。明天,從17時24分月出,至20時35分月全食結束,上海市民有3個多小時的觀賞時間。中科院上海天文臺將與新浪合作,對本次月全食進行全程網絡直播。這是今年唯一一次月全食,而上海上一次看到「紅月亮」的美景,已是2011年12月10日。
何時何地觀測
乍涼還暖的十月,本就是外出觀星賞月的好時節,更何況此次月全食不用熬夜便能看到,上海還可觀賞絕大部分過程,唯一錯過的是月亮最初「鑽入」地球本影的初虧時分。10月8日的月全食,初虧發生於17時14分,而在上海,月亮要在10分鐘後才從地平線上升起,所以我們看到的是「帶食月出」——帶著暗紅色或古銅色缺口的月亮升起在東方。
本次月全食的其他幾個關鍵時間點分別是:18時25分的食既(即月球整個進入地球本影的時刻)、18時55分的食甚(即月球進入地球本影最深的時刻)、19時25分的生光(即月球正要開始走出地球本影的時刻)、20時35分的復圓(即月球完全走出地球本影的時刻)。其中,18時25分至19時25分,是月亮最紅的一小時,因為它完全處於地球的本影之中。
需要提醒的是,由於地理經度等的不同,不同地方的月出時間不同,月全食的觀賞體驗也有所不同。比如明天,東北大部分地區17時左右月亮就已升起,可觀賞月全食的全過程;而在雲南等地將近19時月亮才剛剛升起,此時月全食已接近食甚,所以一照面就是個美麗的紅月亮。
對於觀測地點,月全食倒是不太挑剔——只要看得到月亮即可。如果東方沒有建築物的阻擋,自家陽臺明天晚上就可成為月全食觀景臺。當然,周圍燈光較暗,觀賞效果會更好。不過,燈光汙染不至於讓你看不見月亮。
至於觀測工具,賞月自然用肉眼就能辦得到。雙筒望遠鏡和天文望遠鏡,則能錦上添花,讓你看清月面盈虧、明暗變化的細節。「天之文」中國天文科普網還倡議廣大天文愛好者,將天文望遠鏡架到家門外,與更多人分享「紅月亮」。當然,你還可以守在屏幕前坐享網絡直播。
哪來的「紅月亮」
不同於日全食發生時的驟黑一片,月全食並不會讓月亮突然「失蹤」——雖然整個月球都「淹沒」在地球的影子裡,所有來自太陽的光芒都被地球擋住,但是地球表面濃厚的大氣層卻允許一部分陽光穿越時發生折射後改變方向,依然能夠照射到影子裡的月球。太陽發出的可見光,包含了赤橙黃綠青藍紫等不同波長和顏色的光線,其中能夠發生折射並穿越大氣層的主要是紅色光。這就是「紅月亮」的由來——發生月全食時的月亮,呈現暗紅色或古銅色。
十月天空其他看點
除了月全食之外,本月值得觀賞的天象還包括:10月21日前後的獵戶座流星雨和10月28日的火星合月。今年獵戶座流星雨的預測峰值出現在21日22時至翌日天亮前,每小時流量在20-25顆左右。本次火星合月,則出現在當日黃昏的西南方天空,火星與月亮交相輝映。10月24日還會有一次日偏食光臨地球,可惜我國境內無緣得見。 (記者 董純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