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內最大碳化矽材料供應基地4英寸晶片已量產;填補深圳寶安高端...
【芯城】13億元上海博康光刻設備及光刻材料項目落地西安;國內最大碳化矽材料供應基地4英寸晶片已量產;填補深圳寶安高端晶片設計業空白?愛普特集成電路產業園籤約
-
碳化矽晶片合格率達65%,國內最大碳化矽材料供應基地已實現4英寸...
集微網消息,據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報導,目前,中國電科山西碳化矽材料產業基地已經實現4英寸晶片的大批量產,6英寸高純半絕緣碳化矽單晶襯底也已經開始工程化驗證,預計年底達到產業化應用與國際水平相當。圖片來源: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此外,中電科總經理李斌表示,目前國際上碳化矽晶片的合格率最高是70%-80%,而原來國內實驗室生產的碳化矽晶片的合格率僅有30%。
-
國內首條達到量產規模的碳化矽晶片產線?綠能芯創淄博項目年底前...
國內首條達到量產規模的碳化矽晶片產線?綠能芯創淄博項目年底前一期投產
-
總投資54億元!纖納光電衢州基地鈣鈦礦電池生產線正式投產
7月31日,衢州纖納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生產基地落成典禮暨鈣鈦礦生產線投產儀式順利舉行。據了解,衢州纖納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生產基地項目,是新型鈣鈦礦薄膜太陽能技術領軍企業——杭州纖納光電科技有限公司的在衢投資項目,是衢江區省市縣長工程項目。
-
總投資30億元!百識第三代半導體6英寸晶圓製造項目落戶南京浦口
該項目由南京百識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建設,總投資30億元,擬用地80畝,建立第三代半導體外延片+器件專業代工,可以承接國內外IDM與design house的委託製作訂單,串接國內上下遊產業鏈,達到第三代半導體晶片國造的目標,產品主要應用於5G基站、電動車、雷達、快速充電器等。
-
碳化矽項目遍地開花 2022年或成關鍵轉折點 一圖看懂產業鏈分布
根據此前報導,該項目於7月20日正式開工,作為長沙17個製造業標誌性重點項目之一,主要建設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襯底(碳化矽)、外延、晶片及封裝產業生產基地,項目建成達產後將形成超百億元的產業規模,並帶動上下遊配套產業產值預計逾千億元。資料顯示,第三代半導體是指禁帶寬度在2.3eV及以上的半導體材料,目前比較成熟的有碳化矽(SiC)、氮化鎵(GaN)等。
-
世界先進水平半導體產業基地落戶高新區 總投資100億元
昨日記者獲悉,福建熔城半導體有限公司項目落戶福州高新區生物醫藥和機電產業園,總投資100億元。 該基地包括世界首個2μ載板級SIP封測及模組商用量產線和各類生產、研發、創新及相關配套設施,計劃分三期建設。 一期投資30億元,佔地面積約200畝,建築面積15萬平方米,預計年內開工,完成高端封測和模組製造基地建設。
-
國內最大的第三代半導體碳化矽材料項目及成套工藝生產線在瀏陽...
11月13日,瀏陽高新區舉行天嶽碳化矽材料項目開工活動。這標誌著國內最大的第三代半導體碳化矽材料項目及成套工藝生產線正式開建。 天嶽碳化矽材料項目由山東天嶽晶體材料有限公司開發建設,總投資30億元,一期主要生產碳化矽導電襯底,二期主要生產功能器件,包括電力器件封裝、模塊及裝置,新能源汽車及充電站裝置、軌道交通牽引變流器、太陽光伏逆變器等。 碳化矽半導體核心技術是國之重器,是支撐關鍵裝備的核心材料,被列入國家戰略物資。
-
國內最大的特種玻纖研發生產基地在渝投產
項目牽頭單位負責人介紹,比如介電常數低於4.6和介電損耗小於0.001的低介電玻璃纖維,已經實現了全球最大規模的商業化生產。同時,還攻克了異形特種玻璃纖維生產難度大、品質不穩定的難題,在國內率先實現了異形比為1∶3和1∶4高性能特種玻璃纖維的穩定生產,異形纖維最高填充可達70%,填補了國內空白。
-
全國最大蟲草花工廠化生產基地建成投產!
6月3日,琪英菌業公司舉行四期蟲草花項目投產揭牌儀式,標誌著琪英菌業有限公司的發展再上新臺階,現代農業園區的產業布局再創新局面,蓬溪特色農業產業的發展再添新活力,為我縣今年星級園區創建再升星夯實基礎。四川琪英菌業有限公司自2012年入駐我縣現代農業示範區以來,琪英菌業先後建成一、二、三期項目,日生產杏鮑菇120噸,年產量4.2萬噸,銷售網絡遍布全國23個省市,實現年產值2.6億元,成為了全國最大的單體杏鮑菇工廠化生產企業,更是我縣發展現代農業的標兵和名片。據了解, 2019年9月,琪英菌業正式啟動建設蟲草花工廠化一期生產項目。
-
露笑科技百億元項目正式籤署 布局碳化矽產業化之路
來源:證券日報本報見習記者 杜卓蔓碳化矽作為第三代半導體材料,因其優越的物理性能而受到市場越來越多的關注。近日,露笑科技公告,公司將與合肥市長豐縣人民政府共同投資建設第三代功率半導體(碳化矽)產業園,項目總投資100億元。
-
國內最大特種玻纖研發生產基地在重慶投產
3月20日,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從長壽經開區獲悉,重慶國際複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長壽新材料研發生產基地日前在長壽經開區點火投產,成為國內最大的特種玻纖生產研發基地。據了解,國際複合新材料研發生產基地共規劃建設7條特種玻璃纖維生產線,涵蓋市場上主要的高端特種玻纖產品,其中先期投產的是新一代超高模量玻璃纖維生產線和高強細紗生產線,其餘生產線將於2022建成,投產後可實現年銷售收入四億元。
-
廣州工控五羊鋼材欽州基地正式投產 年產值達22億元
據欽州發布,12月1日,廣州工控重大項目集中啟動暨五羊鋼材欽州基地投產儀式在廣西自貿試驗區欽州港片區舉行。該基地正式投產,標誌著欽州在承接「灣企入欽」、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和廣西北部灣「灣灣聯動」上取得新成效。今年5月,欽州市政府與廣州工控籤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
國內碳化矽4英寸晶片已實現大批量產
慧聰LED屏網報導 據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指出,目前中國電科(山西)碳化矽材料產業基地已經實現4英寸晶片的大批量產,6英寸高純半絕緣碳化矽單晶襯底也已經開始工程化驗證,為客戶提供小批量的產品試用,預計年底達到產業化應用與國際水平相當
-
廣藥王老吉首個自建涼茶原液工廠投產 將帶動梅州經濟發展
據白雲山公布了2019年度業績報告顯示,王老吉在2019年營收102.97億元,全年淨利潤為13.8億元,為白雲山貢獻一半以上淨利潤。王老吉大健康2018年全年淨利潤為8.51億元,約佔白雲山扣非淨利潤的40%,到了2019年此佔比已提升至50.25%。王老吉正在逐漸強大。就在10月29日,廣藥集團王老吉大健康梅州原液提取基地、採芝林藥業梅州中藥產業化基地正式竣工投產。
-
喜事連連重慶光宇電池項目正式投產分三期投資40億元,全部建成後年...
1月18日,重慶光宇電池項目正式投產。市政府副市長李殿勳,市經信委主任陳金山、副主任塗興永,黨工委書記肖猛,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袁光燦,黨工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李川,珠海光宇電池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徐延銘,中國銀行重慶市分行副行長賈志偉,區領導姚勝琦、陳宇等出席投產儀式相關活動。
-
總投資30億 全球最大的風電葉片生產基地將落戶江蘇海門
該項目總投資30億元,項目投產後,海門艾郎風電將成為全球最大的風電葉片生產基地。2018年6月,上海艾郎風電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考察團首次來到海門港新區,7月16日與新區籤訂投資協議,計劃投資20.2億元,在575畝土地上新建大功率風電葉片生產基地,這是該公司在全國設立的第六個生產基地。
-
填補國內空白 投產48K「黑色黃金」正式開工建設
來源:央視原標題:填補國內空白!投產48K「黑色黃金」正式開工建設1月4日,2021年上海市重大產業項目集中開工儀式在上海展覽中心舉行。總投資達35億元的中國石化上海石化「2.4萬噸/年原絲、1.2萬噸/年48K大絲束碳纖維」項目,作為上海市重大產業項目正式開工建設。該項目計劃至2024年全部完成,項目投產後,將一舉改變我國大絲束碳纖維全部依賴進口、長期供不應求的局面,有力推動國產碳纖維產業發展,助力中國製造。在碳纖維行業內,通常將每束碳纖維根數大於48000根(簡稱48K)的稱為大絲束碳纖維。
-
國內最大煤基芳烴項目建成投產,牛逼啊!
榆林市政府副市長,米脂縣委書記,陝西榆林能源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王國忠等與會領導和嘉賓共同見證這個國內最大煤基芳烴項目全面建成投產。 同時創造同行業5項全國第一:在國內首次採用沸騰床+固定床(FFT+FHC)煤焦油加氫組合技術,實現了該技術首套工業化應用;國內首次自主創新並應用原煤純氧燃燒熱解技術;兩項技術一次性示範應用成功,首創國內紀錄;煤基芳烴生產裝置規模國內最大;矽鐵項目綜合冶煉電耗國內最低。
-
國內最大天然氣發電廠在杭投產 明年用電能解渴
國內最大天然氣發電廠在杭投產 明年用電能解渴www.zjol.com.cn 2005年12月28日 07:03:22 浙江在線新聞網站 國內最大天然氣發電廠在杭投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