雛菊又叫馬頭蘭花、延命菊,春菊、太陽菊等。為多年生草本植物,高約10釐米,葉基生,頂部圓鈍。頭狀花序單生,花葶被毛。舌狀花一層,舌片白色帶粉紅色。雛菊花期在春季。雛菊在原產地歐洲,是一種養護在田野、花壇、園林、家庭居室內等地常見的花卉。其花朵嬌小可愛,色彩鮮豔,像是是嬌羞的少女。它清新淡泊,雖然沒有別的花朵那般嫵媚,卻以獨特的天真爛漫博得人們的喜愛。而且雛菊還代表著純潔的愛情。
盆栽雛菊除供人們觀賞外,對空氣中二氧化硫、氟化氫、氯化氫等有害有毒氣體有較強的抗性,可吸收家用電器、塑料製品、家居裝修時散發出的有害氣體,也可吸收乾洗劑所散發的二氯乙烯,並將其分解利用,可減輕對,人體的傷害。所以它具有非常的高的觀賞價值和藥用價值,經常被人們養殖在庭園、窗臺上面,從而來豐富人們的業餘生活,讓人們的視野得到開拓。那麼雛菊姐如何盆栽呢?下面小編就帶大家一起來看看,盆栽雛菊的繁殖方法與養護管理技術要點吧!
一、繁殖方法
(1)種子繁殖:南方多在秋天8~9月份播種,也可春播,北方多在春天播種,也可秋播,但在冬天雛菊苗需移入溫室進行栽培管理。播種前施足腐熟的有機肥料為基肥,並用細沙混勻種子撒播在大盆中,然後種子上覆蓋細土厚0.5釐米左右,再加覆蓋遮陽網並澆透水。播後保持氣溫在28℃左右,在早春陰冷多雨時覆蓋塑料薄膜,以保持土壤溼度和氣溫。約10天後幼苗出土,揭去遮陽網或塑料薄膜,在幼苗具2-3片時即可移栽。
(2)分株繁殖:在3月中下旬可將老茬雛菊挖出,露出根頸部,將已有根系的側芽連同老根切下,移植到盆中。分株繁殖在萌發新梢時進行較適合。
(3)扦插繁殖:在整個生長季節均可進行扦插繁殖,以4~6月扦插的成活率最高。大盆土最好用新土混入經堆漚腐熟的有機肥料。剪取具3~5個節位、長8~10釐米的枝條,摘除基部葉子,入土深度為插條長的1/3~1/2。扦插後保持盆內溼潤,忌澇漬,高溫季節需遮陰,而在氣溫較低時可移入塑料薄膜拱棚保溫保溼。通常15天後即可移植。
二、養護管理
1、盆土配製
養殖雛菊要選擇透氣性好的泥盆,也可用陶瓷盆進行養殖,還要選擇疏鬆的土壤使雛菊的根系透氣生長,可以將腐葉土、園土和泥炭土按照1:1:1的比例配製,從而使其成為適合種植的混合土壤。
2、移植上盆
苗經過煉苗即可上盆。此時苗已有3對真葉。如果用的是穴盤育苗,根系已經充滿穴盤。上盆多用300px口徑的營養缽。上盆後不用再換盆。上盆時可加入複合肥充當基肥。上盆後及時澆透著根水。
3、溫度控制
雛菊在5℃以上可安全越冬,保持18~22℃的溫度對良好植株的形成是最適宜的。而在實際中很難做到。雛菊10~25℃可正常開花,溫度低於10℃時,生長相對緩慢,株形減小,開花延遲。如溫度高於25℃,花莖會拉長,生長勢及開花都會衰減。在5~6月份,氣溫升高,生長勢及開花不夠理想,所以一般都用秋播苗來避開5月份以後的氣溫升高環境。
4、光照控制
雛菊比較喜光,但卻受不了太強烈的日照,在春秋兩個季節的日照是最適合它生長的,不過的夏季日照過於強烈的時候則要把它移至室內半蔭處養殖了,這樣讓它既不會缺少光照,也不會因為光照太強烈出現發黃現象。
5、水肥養護
雛菊喜肥沃土壤,單靠其介質中的基肥是不能滿足其生長需要的。所以每隔7~10天追一次肥,可用花卉肥,也可用複合肥進行點施或溶於水澆灌,濃度在200~250ppm。但複合肥點施不如澆灌見效快。所以有條件的可用水溶性花卉肥交替使用。但在冬天應減少花卉肥的用肥量,在澆水肥前應讓介質稍幹,溼潤但不能潮溼。因其是基葉簇生,如不通風,基部葉片很容易腐爛,感染病菌。生長季節給予充足的水肥,長得既茂盛又可延長花期。
6、澆水要點
雛菊在萌芽期間,見表土稍幹即噴淋或浸盆給水,不可乾旱,要保持一定的溼潤。幼苗出齊後,淋水或浸盆不要太勤了,稍加控制水分,見幹澆水即可。
7、修剪要領
(1)重剪:對於花開在一年生枝條上的盆花,用於修剪的刀或剪要鋒利,使剪口平滑,以防枝條破裂。為了防止剪口往下腐爛,可用蠟塗抹剪口。修剪時要注意選留向外側生長的芽眼,以利枝條均勻外展,使植株造型漂亮,也有助於通風透光。
(2)中剪:對於須經過適度短截才能開好花的盆花,如蠟梅、石榴、金橘等可進行中剪。且要疏、截並重,對已開過花的一年生枝條,在莖部留2個至3個芽短剪,促進抽發側枝,並疏去徒長枝、交叉枝和病害枝。
(3)輕剪:對於花開在二年生枝條上的盆花,進行輕剪。只要剪去多餘的側枝、病殘枝和頂稍即可。在修剪時,可進行人工整形。依據個人愛好和植株生長的實際情況,可修整成傘型、寶塔形等。
(4)摘心:對雛菊進行摘心、打頭。花謝後要及時剪去殘花。早春發芽前不要修剪,須在花後1、2周進行輕剪,促進萌發新梢。
8、病蟲害防治
①菊天牛:在雛菊的病蟲害防治當中,菊天牛是比較常見的一種,這種害蟲蟲體為圓筒形,顏色為黑色。它起初會潛伏在雛菊的根部,然後由根部逐漸向上蠶食,發展到後期會使得植株出現養分不足而枯死的現象。
防治方法:在對這種蟲害進行防治最佳時間是在對雛菊分株的時候,在分株時我們需要挖出植物根部,這個時候可以檢查是否有這種蟲害,如果發現我們可以使用50%敵敵畏乳油200倍液來進行直接噴殺。
②棉蚜:主要危害雛菊的葉片,在初期葉片會出現捲縮的現象,隨著時間的推移會漸漸的猥瑣,最後擴散至植株,導致出現枯萎死亡的現象。
防治方法:在遇到這種蟲害時一定要儘早處理,最直接的方法是使用75%甲拌磷乳油1000克藥劑來對植株整體進行噴施,一般7-12天噴施一次,兩到三次後,基本就可以清除這種蟲害了。
③大青葉蟬:體積一般在7-8mm之間,頭部呈褐色,身體為青色。這種蟲害主要危害植物的葉片,它會吸食葉片的汁液,導致葉片出現發黃枯萎的現象,且隨著時間流逝還會漸漸的擴散。
防治方法:要對這種蟲害進行防治,很多人會選擇用燈光來進行誘殺,不過這種方法很難徹底清除掉這種蟲害。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是,可以使用50%甲胺磷乳油1000倍液噴殺來對這種害蟲進行直接噴殺。
④炭疽病:主要危害雛菊的葉片,在發病的初期,葉片上會出現許多的綠色小斑點,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病斑會漸漸擴大,且會出現蔓延的現象。
防治方法:這種病害一定要在初期時就進行防治,如果時間拖久導致病菌擴散就很難治療了。我們可以使用50%苯菌靈可溼性粉劑1500倍液來對植株進行噴施來防治。
⑤灰黴病:是許多盆栽植物都會出現的一種真菌性病害,主要危害雛菊的葉片以及葉柄,發病時會呈現灰白色,且還會出現許多不規則的水浸斑,發展到最後會使得植物出現腐爛枯死的現象。
防治方法:這種病害最常出現的時候是在植物越冬以及越夏的時候,所以在這個節點一定要注意。對於這種病害的防治,可以使用50%異菌脲按1000-1500倍液稀釋後進行噴施,一般5天噴施一次。1-2次之後基本可以痊癒了。
看完上文,對於雛菊怎麼養殖?相信大家都知道怎麼養護了。其實在養殖的過程中如果方法正確的很少會出現問題的,在上面雛菊的養殖方法一文中有詳細的介紹,大家可以關注一下。關於雛菊的養護管理要點,就講到這裡了,希望能幫到大家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