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8日,昆明市召開「回眸『十三五』 奮進新昆明」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七場。5年來,昆明市國際「朋友圈」發展壯大,範圍遍布世界五大洲,基本實現南亞、東南亞國家重要城市國際友城全覆蓋。2020年1月至11月,全市實現跨境電商進出口額13.98億元。
大力發展服務貿易
認定服務外包示範基地6個
昆明市商務局副局長完同良介紹,「十三五」以來,昆明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從2016年的2310.09億元增長到2019年的3056.57億元,提前完成「十三五」目標(3000億元)。進出口總額從2016年的440.69億元增長到2019年的908.74億元,年均增長27.28%。實際利用外資累計完成34.14億美元,超額完成「十三五」期間目標任務(30億美元)。會展業累計實現總體經濟效益1320.76億元。保有稅收億元樓宇48幢,保有稅收千萬元樓宇57幢,樓宇入駐企業稅收由2016年的65.5億元增加到2020年的135.85億元,實現稅收總量翻一番。
完同良表示,「十三五」以來,昆明市以爭創國家服務外包示範城市為牽引,大力發展服務貿易,先後獲批雲南省服務外包示範城市、全國深化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城市;申報成功首批「國家文化出口基地」和「中醫藥服務出口基地」,認定6個園區為服務外包示範基地。截至2019年末,服務外包執行金額達到1.07億美元,同比增長167.4%,佔全省99%。同時,充分發揮中國(雲南)自由貿易試驗區昆明片區示範引領作用,打造利用外資和對外貿易新增長極,共吸引外資56戶、註冊資本6.58億美元。
5年來,昆明綜合保稅區、昆明高新保稅物流中心、騰俊國際陸港保稅物流中心通過國家驗收並封關運營。中國(昆明)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國家文化出口基地、國家外貿轉型升級基地(蔬菜、花卉)先後獲批。2020年1月至11月,全市實現跨境電商進出口額13.98億元。
「十三五」以來
締結國際友好城市10座
昆明市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副主任何雲屏介紹,5年來,昆明市國際「朋友圈」發展壯大,為不斷深化對外友好合作營造了良好氛圍。「十三五」以來,昆明市共對外締結國際友好城市(友好交流城市)10座,總數達44座,範圍遍布世界五大洲,基本實現南亞、東南亞國家重要城市國際友城全覆蓋。
「十三五」以來,昆明市成功創立昆明國際友城旅遊聯盟、昆明國際友城教育合作聯盟、昆明國際商事仲裁服務中心,昆明國際友城機制化、多元化合作走深走實。
雲南自貿區昆明片區
新設企業17104戶
中國(雲南)自由貿易試驗區昆明片區(昆明經開區)黨工委委員、制度創新部部長張秋介紹,自2019年8月30日掛牌以來,雲南自貿區昆明片區新設企業17104戶;新增企業實現稅收收入6.88億元;進出口總額294.31億元,實際利用外資2.74億美元。
張秋表示,昆明片區的自貿效應已充分顯現。昆明片區全面推進「證照分離」,在全省率先推行「行業綜合許可證」,對投資項目試行「承諾預辦、先建後驗」,行政管理職能與流程持續優化。制訂招商引資「1+3+N」政策體系,挖掘區內有潛力外資企業以利潤再投資方式進行增資擴產,成立全省首家「雲南自貿區招商服務有限公司」,為企業提供法律法規、貿易環境諮詢服務,投資促進和保護機制不斷完善。
同時,開通「9610」「1210」查驗線,開展「1039」市場採購貿易方式試點,構建線下展示交易中心、跨境電商平臺「南博全球購」、跨境物流平臺、保稅倉儲平臺的「一中心三平臺」,打造「永不落幕的南博會」。
昆明綜合保稅區
吸引註冊企業167個
昆明綜合保稅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呂懷玉介紹,自2017年正式封關運行以來,2018年,昆明綜保區進出區貨物8116噸,同比增長187%,總貨值1752萬美元。2019年昆明綜保區實現進出口額5億美元。2020年1月至11月份,昆明綜保區完成進出口貿易額3.28億美元。
封關運行以來,昆明綜保區大力開展招商引資,為高質量發展聚集源動力。截至2020年底,昆明綜保區共有註冊企業167個,註冊資金共計47.86億元。引進企業中包括全國500強企業(雲天化)、省內優質企業(雲南黃金)、民營100強企業(百世物流),註冊資本金在5000萬元及以上的大型企業25個,形成了良好的示範帶動作用。
本報記者 羅宗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