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國宇航學會主辦,未來宇航研究院承辦的2020年國際宇航大會(IAC)中國分會場在北京成功舉行。
IAC是由國際宇航聯合會(IAF)舉辦的年度航天盛會,迄今已舉辦70屆,因規模大,層次高,影響廣,享有"航天界的奧林匹克"的美譽。受疫情影響,今年IAC以網絡直播方式召開,舉辦全體大會、亮點報告、專題論壇等學術活動,同時還舉辦線上展覽,在線將世界航天人連在一起。
10月12日,北京時間20:00-24:00(巴黎時間14:00-18:00),2020年IAC舉辦了開幕式等活動。中國宇航學會與未來宇航研究院共同組織了2020年IAC中國分會場,組織中國航天人一起在線參會。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院長、IAF中方副主席候選人王小軍,中國宇航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IAF衛星商業應用委員會秘書長王一然,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科技委主任、IAF空間能源委員會副主席李明等在IAF任職的專家、本屆IAC論文作者以及從事和關心國際學術交流活動的有關單位的領導和專家70餘人到場參會。
在中國分會場正式與IAF連線前,王一然秘書長做簡短致辭。他表示中國宇航學會組織此次中國分會場,一方面結合中國抗疫的實際,組織在京的航天院所企業等,加強線下交流,探討後疫情時期國內國際航天的發展與合作;另一方面,通過線上形式,深度參與國際宇航大會的各項活動,更好地展現中國航天參與國際組織活動的整體精神風貌與形象。
未來宇航研究院創始人兼CEO牛旼在致辭中表示:"作為國際宇航聯成員之一,很榮幸可以在中國宇航學會的指導下承辦這次活動,並與各位領導專家共同參加國際宇航聯大會活動。未來宇航是國內專業服務於新航天的產業平臺,長期致力於商業航天和衛星網際網路新基建的產業研究、產業活動、產教融合、產業投資和國際合作。希望能與各位領導專家共同努力推動新航天和航天事業的發展。"
當晚線上活動精彩紛呈。開幕式正式開始後,帕斯卡爾主席特別向在線觀看的9000多名世界各國代表介紹了中國分會場並與現場中國專家互動。
開幕式上最吸引人的環節是IAF主席帕斯卡爾、負責獎項的副主席木部徵四郎宣布了2020年"IAF世界航天獎"獲獎者是嫦娥四號團隊優秀代表吳偉仁、於登雲、孫澤洲。嫦娥團隊代表在獲獎感言中表示該獎項是對中國航天的高度認可,中國航天人將繼續與國際同行一道,為世界航天發展做貢獻。
開幕式最後,包括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IAF現任中方副主席楊保華在內的二十位IAF執行局領導從世界各地向參會代表送寄語。在祝福聲中,2020年IAC正式開幕。
開幕式後,舉辦了四場學術活動。在航天局長論壇上,中國國家航天局局長張克儉、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局長布裡登斯廷、俄羅斯國家航天集團總經理羅戈津、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局長山川宏、加拿大航天局局長坎貝爾、印度空間研究組織主席斯萬、歐空局局長沃納參會。他們高度認同只有國際合作才能促進世界航天的發展與進步。
2020年"世界航天獎"獲得者之一於登雲以嫦娥四號的技術突破為題做了亮點報告,介紹了工程成果。
特別專題"世界航天界對新冠疫情的響應"及"氣候變化時代的地球觀測技術"網絡論壇,討論了當下熱門話題。歐空局、德國航天局、洛克公司、泰雷茲公司以視頻方式介紹了最新的技術和計劃。
當晚線下氣氛活躍熱烈。中國分會場專家就線上發布或提出的航天發展新觀點、新議題、新趨勢等展開討論。雖然已是深夜,但是代表們興致高昂,意猶未盡。
在本次大會中,未來宇航研究院正式成為國際宇航聯合會(IAF)會員單位,希望與更多優秀的航天企業共同努力推動新航天事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