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英國路透社當地時間9月14日報導,科學家們最新發現,因疫情期間渡輪停運,我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周圍發現的
中華白海豚和粉色海豚
數量大幅增加。
「這些水域曾經是香港最繁忙的海上航道之一,現在變得非常安靜,這給海豚的回歸創造了條件。」研究員波特(Porter)如是說到,他在香港研究海豚已有30年之久。
聖安德魯斯大學(University Of St.Andrews)的海洋科學家林賽·波特(Lindsay Porter)表示,這些中華白海豚和粉色海豚正在遷回珠江三角洲的部分地區,由於香港到澳門的渡輪停運,給它們的回歸創造了條件。
她表示,自3月份渡輪交通暫停以來,香港的海豚數量已經躍升了高達30%,這讓科學家們有了一個難得的機會來研究水下噪音如何影響它們的行為。
波特(Porter)和她的團隊從一艘小橡皮艇上將麥克風扔進水中,並使用無人機觀察海豚。波特說,研究表明,海豚適應安靜環境的速度比預期的要快,當這種壓力源消除後,海豚的數量可能會反彈。
科學家們認為整個珠江口大約有2000隻中華白海豚和粉色海豚。香港政府2019年的一項調查發現,只有大約52隻海豚進入香港周圍的水域,但波特認為實際數字可能略高。
「我有時覺得中華白海豚和粉色海豚正在緩慢消亡,這可能真的很可悲,」她說。儘管如此,她說,即使這一數量的下降無法阻止,這項研究也可以幫助該海豚種群的生存。
香港的保護計劃主要集中在開放海洋公園,那裡的船隻交通受到限制,但並未被禁止。這些區域中有三個是海豚經常出沒的。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世界自然基金會(Hong Kong WWF)和波特表示,這些措施是不夠的,因為海豚在保護區之間移動時仍有被渡輪撞到的危險。
她說:「這意味著如果我們在香港有一個全面的管理計劃,並採取更有效的保育措施,我們就能夠防止海豚數量的下降,從而做到保護海豚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