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唐萍
2020年的最後一天,美國軍艦再次航經臺灣海峽。
美國海軍表示,美國伯克級飛彈驅逐艦「麥凱恩」號(USS John S. McCain)與「柯蒂斯·威爾伯」號(USS Curtis Wilbur)已在12月31日執行了通過臺灣海峽的例行任務,符合國際法。
這是美國海軍艦本月第2次、本年度第13次航經臺灣海峽。
今天上午9時許,中國國防部第一時間作出回應,下午,中國外交亦回應強調,「中國人民解放軍時刻保持高度戒備,隨時應對一切威脅挑釁,堅決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
年末瘋狂 美軍艦兩次過臺有何不同?
12月19日,美國海軍第七艦隊在其社交媒體帳號上發布消息說,美國海軍伯克級飛彈驅逐艦「馬斯廷」號(USS Mustin) 於12月19日航行經過臺灣海峽。
臺防務部門19日上午證實該消息,並宣稱,美軍戰艦途經臺灣海峽期間,「運用聯合情監偵作為,全程掌握其周邊海域及空域相關動態,狀況均正常」。
中國人民解放軍東部戰區新聞發言人張春暉19日發表談話表示,解放軍東部戰區組織海空兵力全程對「馬斯廷」號進行跟蹤監視。他還表示,美艦不時穿航臺灣海峽並炒作渲染,刻意抬升臺海問題熱度,「向『臺獨』勢力『明送秋波』, 嚴重危害臺海地區和平穩定。
次日,中國海軍航母山東艦與4艘護衛兵力航經臺灣海峽。
值得一提的是,美國海軍在本月兩次穿航臺灣海峽,兩次都是派出伯克級飛彈驅逐艦,且第二次數量增加為兩艘。而中國軍方的回應發聲,由東部戰區新聞發言人變為國防部新聞發言人。
伯克級飛彈驅逐艦為美國海軍的主力,主要任務是協同航母戰鬥群的防空作戰。今天航經臺灣海峽的「麥凱恩」號驅逐艦還在12月22日擅自衝闖我南沙島礁臨近海域。
美國海軍第七艦隊在兩次經航臺灣海峽的聲明中一字不改地強調,航行「展現美國對自由與開放印太地區的承諾。美軍將繼續在國際法允許之處執行飛行、航行及其他任務。」
中國社科院海疆問題專家王曉鵬此前在接受深圳衛視&直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美國妄言「符合國際法」,實際是妄圖對我國海空前沿威懾,試探我國的戰略底線,炒熱地區安全局勢,為美軍插手鋪路。
今天,國防部新聞發言人吳謙就美艦穿航臺灣海峽發表談話表示,中國人民解放軍組織海空兵力全程對美艦進行跟蹤監視。美軍是在「炫耀武力,挑釁攪局」。
「臺灣保證法」保證不了什麼
除了頻頻派軍艦航經臺灣海峽,美國總統川普還在執政末期通過所謂「臺灣保證法」,試圖進一步具化與臺當局關係,試探中國底線。
美東時間27日,川普正式籤署「2021會計年度聯邦政府撥款法」,其中包含「2020年臺灣保證法」,民進黨當局發言感謝。
東海大學政治系教授宋興洲向中評社表示,該法是涵蓋在美國「財政年度撥款法案」當中,位階充其量只是「建議案」,不具約束力,無法保證什麼,也難以影響繼任拜登政府的兩岸政策,臺灣從中只能獲取臺美關係深化的象徵意義,而沒有實際好處。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美國研究所副所長蘇曉暉對深圳衛視&直新聞記者分析,「首先,美國非常強調意識形態和價值觀,試圖把臺灣作為所謂『民主』的樣板,來配合美國整體對華遏制戰略。此外,除了不斷推動對臺軍售,美國還通過立法的方式,來保證對臺軍售的所謂常態化,進而阻礙中國統一的進程。試圖把臺灣打造成美國眼中的『豪豬』或者是『刺蝟』,來抵禦所謂來自大陸方面的壓力。」
「我們也要看到,美國在這一系列操弄過程中,並不希望把自己利益綁上臺灣的戰車,美國會對這張臺灣牌不斷地利用、薅羊毛,這才是美國優先的體現。美臺關係不會如『臺獨』勢力所願,是一種平等的關係。」蘇曉暉進一步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