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科技館《科普大講堂》:《奇妙的飛機之旅》、《飛機的新衣》

2020-10-15 甘肅鮮聞

受疫情影響,甘肅科技館《科普大講堂》線下講座沉寂了這麼久,在大小科迷們的期盼中終於和大家見面了!本次講座我們邀請到東航技術甘肅分公司的工程師賀淼主講。因話題精彩、內容豐富,為了讓科迷們更好的接受理解相關知識,我們特設置為上、下兩場,分別於10月3號、4號在甘肅科技館內作題為《奇妙的飛機之旅》、《飛機的新衣》的科普知識的講座,大小科迷們共計250多人現場聆聽講座。

講座在甘肅科技館報告廳進行

10月3號的講座過程中,賀老師從敦煌飛天、萬戶嘗試製造飛機,講到了萊特兄弟成功發明飛機,再利用紙條小實驗引出伯努利定律,利用飛機模型對照講解飛機的構造及原理,通過視頻演示飛機的發展史,採用圖片展示各種機型,生動形象的向科迷們描述了飛行原理、飛機系統、飛機結構,通過一些淺顯易懂的生活現象,告訴大家飛機是如何飛起來的。

講師利用飛機模型講解

講座互動環節,講師將話筒交給小科迷們,請小科迷說出自己心中的小問號,孩子們爭先恐後的舉手提問,科迷們思路開闊,不僅問出了業餘的問題,更是提出了讓講師出乎預料的專業級問題,例如:1.大飛機的起落架為什麼要收進飛機而小飛機的起落架卻不用收?2.飛機機翼上為什麼會被分割成很多塊呢?3.飛機機頭為什是尖的,而不是其他形狀?講師耐心的逐個解開了小朋友心中的疑問。

科迷與講師積極互動

10月4號,同學們在東航甘肅分公司工程師的帶領下,了解到飛機外塗層的相關知識,明白了我們平時見到的色彩豐富、圖案各異的大飛機都是美工師們為飛機精心設計的外衣。講座下半場我們給學生們分發了印有飛機線稿的畫紙和畫筆,讓孩子們展開自己豐富的想像力為自己心目中的飛機穿上美麗的新衣,讓絢麗的飛機帶著他們的夢想遨遊天空,展望未來。

小科迷們與講師合影留念

此次講座,受到了大小科迷們的一致好評,講座現場座無虛席,講師與大小科迷們互動氛圍熱烈。不僅豐富了孩子們的假期生活,更提高了同學們對科學的熱愛。


講師簡介:

賀淼,畢業於中國民航飛行學院電子信息工程專業,現就職於東方航空技術有限公司甘肅分公司,維修控制中心 運行支援工程師。

相關焦點

  • 甘肅科技館《科普大講堂》法律科普走進小學
    新華網北京12月1日電(魏承瑤)甘肅科技館《科普大講堂》日前在甘肅省蘭州市榆中縣一悟小學開講。       本次《科普大講堂》採用線上科普講座方式,邀請北京開放大學教授孫啟亮錄製題為《法律「金鐘罩
  • 中國科協首席科普傳播專家王亞男做客內蒙古科普大講堂
    8月26日,2020年第25期內蒙古科普大講堂在內蒙古科技館科普報告廳舉行。本期大講堂特邀中國科協首席科學傳播專家、中國航空學會科普工作委員會委員、《航空知識》雜誌社主編王亞男,以《爭做航天強國,開拓創新思維》為題作專題講座。來自呼和浩特地區的中小學生及家長、社會公眾150餘人參加了活動。內蒙古科技館官方抖音號現場直播。
  • 市科技館舉辦《太空環境 保護》主題科技大講堂
    11月14日上午,泰州科技館舉辦第三期「科技大講堂」專場活動,邀請中國極地研究中心副研究員、自然資源部極地科學重點實驗室副主任姜鵬博士為150多名小學生作《太空環境保護》高端科普講座。講座前,泰州水文局科普志願者為小朋友們講述了環保小故事《小水滴的奇妙旅程》,帶領大家一起動手製作環保小手工,並開展了垃圾分類的遊戲,通過互動,讓小朋友們認識到保護環境的重要性,了解日常生活中的環保小知識,引導大家從點滴做起,為保護環境做貢獻。據了解,泰州科技館「科技大講堂」是科技館今年推出的一項品牌活動。
  • 甘肅青少年科普「第二課堂」:趣味「抖秀」詮釋科學與生活
    12月26日,甘肅科技館三周年館慶暨喜迎元旦「贏戰牛年,科普在前」系列活動啟動。圖為孩童近距離感受航天科技。 魏建軍 攝中新網蘭州12月26日電 (記者 魏建軍)甘肅科技館館長張曉春26日表示,三年來,該館共開展館校結合送課進校園活動百餘場,實現了科普活動從場館內到場館外、從「引進來」到「走出去」的轉變,已成為科普主陣地和中學第二課堂。12月26日,在甘肅科技館三周年館慶之際,該館推出了一系列趣味科普活動。既有歌舞秀「抖科普」,也有小曲藝「秀科普」,更有相聲《口罩,你會戴嗎?》
  • 暑期科普大餐來了!中國科技館推出「雲享科學」系列活動
    原標題:暑期科普大餐來了!中國科技館推出「雲享科學」系列活動光明網訊 疫情期間公眾出行減少,為滿足公眾科普需求,中國科技館積極創新教育活動開展方式,在暑期(自7月16日至8月31日)特別推出「雲享科學」系列活動,每天推出一期,通過圖文、音視頻、在線直播等形式,將展覽展品、科學課、品牌活動等豐富的科普內容移至雲端。
  • 甘肅科技館線上主題科普活動之三:紅月亮會在什麼時候出現?
    甘肅科技館線上主題科普活動之三紅月亮會在什麼時候出現?在本期「璀璨星空」線上主題活動中,甘肅科技館科技輔導員們將帶領小天文迷們一起去探索月亮的奧秘,了解關於星座的神秘過往。  「鵲橋」讓月球背面不再深不可測  講解員:甘肅科技館科技輔導員 孫瑩  2018年5月21日,中國發射嫦娥4號的中繼衛星「鵲橋」,到地月拉格朗日L2點。鵲橋?是牛郎織女的那個鵲橋嗎?
  • 物理科普 | 隱形飛機之謎
    新中考頭條(物理)隱形飛機之謎近期初二的同學們學習了超聲波的知識,了解到了雷達的工作原理,有個同學對此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長相奇特的隱形飛機了解隱形飛機前,還是先科普一下雷達的工作原理。雷達是利用電磁波探測目標的電子設備。
  • 報名 | 院士與您相約內蒙古科普大講堂——「走向航天強國」
    報名 | 2020年第28期內蒙古科普大講堂—走向航天強國活動時間9月19日上午8:30-9:3002活動地點內蒙古科技館一層報告廳05報名方式使用內蒙古科技館微信公眾號預約報名。2、點擊「9月19日第28期內蒙古科普大講堂」,填寫詳細信息,點擊「報名」→「確認」。報名成功後可在「個人中心」→「活動預約」中查看報名信息。(二)溫馨提示如果無法參與,請提前取消預約,否則您的信息會被自動錄入報名系統黑名單,之後會影響其他活動的預約。
  • 內蒙古科技館首屆「科學那達慕」國慶8天 精彩不斷
    「科學那達慕」「那達慕」是蒙古語的譯音,意為「娛樂、遊戲」,以表示豐收的喜悅之情。「科學那達慕」集聚科普特效影片、科普教育活動、科普劇、科學實驗秀,借「那達慕」之意,抒發歡度國慶的喜悅之情,表達對祖國的熱愛、祝福和讚美。
  • 內蒙古科技館首屆「科學那達慕」 國慶8天精彩不斷
    內蒙古科技館首屆「科學那達慕」「那達慕」是蒙古語的譯音,意為「娛樂、遊戲」,以表示豐收的喜悅之情。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即將迎來71華誕之際,內蒙古科技館將舉辦為期8天的首屆「科學那達慕」活動。「科學那達慕」集聚科普特效影片、科普教育活動、科普劇、科學實驗秀,借「那達慕」之意,抒發歡度國慶的喜悅之情,表達對祖國的熱愛、祝福和讚美。
  • 飛機螺旋槳的推力-科技館展品推薦與原理介紹
    上海慣量自動化有限公司科技館展品推薦隨著人民大眾對航天航空知識的不斷加強,對航天航空展品的認知能力和欲望也在不斷的提升,但是由於我國科技館中小型規模的比較多,受制於場館面積和科協經費,不太適合去採購大型的航空航天模型,並且大型的模型基本上都是用於展示
  • 上海科技館上映兩部科普大片
    央廣網上海9月16日消息(記者周洪)15日,2018全國科普日和上海旅遊節同時拉開帷幕,上海科技館和上海自然博物館(上海科技館分館)不僅半價優惠,而且舉辦了一系列科普活動。上午,上海自然博物館等8家長三角科普場館聯合舉辦「走進蔚藍,探索深海——海洋知識科普展」。
  • 光控飛機—科技館展品科學原理講解,小展品大智慧
    將燈光(光能)投向飛機的太陽能電池板,電池板吸收光能後將光能轉化為電能,電能轉化為機械能,驅動飛機在空中飛行。本展項通過控制飛機模型飛行展示平面鏡反射和能量轉化的原理。科技館展品製作生產源頭工廠-上海慣量提示大家用高功率的射燈模擬太陽光,當光線照射在鏡子上的時候,光線會被反射,這個反射的角度可調,把光線反射到飛機所帶有的太陽能板上,產生電量,帶動飛機螺旋槳轉動,從而飛機能夠飛行。
  • 中國流動科技館區域常態化巡展活動雲南省首站在安寧啟動
    中新網雲南新聞12月2日電(丁豔)1日上午,中國流動科技館雲南省區域常態化巡展雲南首站活動在安寧市城市文化中心大雲端廳啟動,來自中國科技館的41件《鏡子世界》科學展品為人們構建出一個充滿科學魅力的鏡子世界。
  • 「科技館奇妙夜」點亮山城夜生活
    8月20日,重慶科技館以科技戰疫和體驗美好生活為主線,針對親子家庭心理特徵和實踐需求開展「科技館奇妙夜」活動,250組親子家庭參加活動。此次活動是疫情後重慶科技館首次集中開展的線下展廳科普活動,所有參與活動的親子家庭均按照科技館相關要求,完成入館前線上實名預約、體溫監測等環節,竭力從多方面、各細節確保活動安全有序開展。
  • 模擬飛機駕駛,指揮起降,「六一」來這裡玩吧
    一處是位於廣州市白雲區鳳和村空港文旅小鎮的小翼航空科普基地,基地已經恢復對外營業了,在這裡可以模擬飛機駕駛、指揮飛機起降,前去遊玩需要提前預約。還有一處是位於白雲區永平街安華匯商場新開的歡樂舟主題樂園,它推出了免費暢玩優惠,5月30日至6月7日,1.5米以下兒童可免費遊玩。小翼航空科普基地小翼航空科普基地位於空港文旅小鎮內,毗鄰地鐵3號線高增站D出口。
  • 江西小學生親手製作飛機火箭模型
    江西小學生親手製作飛機火箭模型5) "← →"翻頁 4月19日,第二個「中國航天日」即將來臨之際,江西省新餘市科技館組織科普志願者走進渝水四小
  • 在中國古動物館走過奇妙的進化之旅,聽科技教師培訓碰撞教育理念
    遊覽過中國科技館,北京天文館之後,8月30日,2020&34;全國營活動將雲遊科普場館系列最後一個場館定在了中國古動物館。它同時也是全國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北京市青少年教育基地、中國古生物學會科普教育基地和中央國家機關思想教育基地。生命何時出現在地球上?地球上的生命是如何起源的?古動物的化石中潛藏著哪些奧秘?這些有關生命起源的問題牽動著孩子們的好奇心,令他們對雲遊中國古動物館之旅期待不已。
  • 【中科館大講堂】《為什麼相信量子力學?》
    嘉賓:陳徵(北京交通大學教師、中國科技館科普講師團副團長) 嘉賓簡介 北京交通大學物理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教師,中國科技館科普講師團副團長,2019中國年度科學新聞人物,「典贊·2019科普中國」十大科學傳播人物,第21屆茅以升北京青年科技獎獲得者;青年科學家社會責任聯盟副秘書長,「精彩科學百校行」全國科學實驗展演巡迴活動發起人。 陳徵老師熱心科普活動,在很多科普活動中擔任顧問、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