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飼養觀賞魚的朋友都知道有一種魚缸叫空氣缸,這種空氣感讓很多魚友都非常渴望擁有。因為空氣缸實在是太漂亮了,給人的感覺太舒服了,整個魚缸好像沒有水一樣,魚就遊弋在空氣裡面看著也是非常神奇。那麼怎麼做才能達到魚缸看起來像空氣缸的效果呢?這篇文章就為大家簡單的分析一下心得。
首先我們從空氣缸的外觀就可以判斷,之所以稱為空氣缸,那就是因為水體裡面的漂浮物非常少,也就是水裡面的雜質很少。從這一個特點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空氣缸需要更加強大的物理過濾系統。請大家注意一下是「物理過濾系統」,那麼物理過濾系統一般包含哪幾個部分呢?
完善的物理過濾系統=強力且穩定的抽水泵+乾淨的物理過濾棉
首先一個比較完善的物理過濾系統,它的抽水泵的功率肯定是穩定的。這個時候就需要我們抽水泵質量比較好,因為這樣才可以穩定地幫我們把魚缸底部的這些魚的糞便,或者是食物殘渣給吸進去,吸到魚缸過濾槽裡面。
其次在過濾槽裡面一些白色的過濾棉或者是生化棉,這些質量一定要好,要乾淨,因此一定要更新的比較快。因為它才可以保證每一次有魚糞,或者說一些魚缸裡面有其他雜質,被抽水泵抽進來之後可以穩定的把它們兜住。
魚缸生化過濾也重要,但不是主要
有的魚友可能會說,那魚缸的生化過濾系統呢?難道就不重要了嗎?其實也並不是的,一個魚缸無論是空氣缸,還是其他的魚缸裡面,生化過濾系統同樣是非常重要的。但是這跟空氣剛要達到的效果相比,物理過濾系統就是我們要重視的一點,更加作為主要的關注對象。
除此之外空氣缸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一點,那就是觀賞魚的飼養密度。這個魚缸裡面觀賞魚的飼養密度其實跟我們生化過濾系統也有關係。因為我們很難去衡量怎麼樣的觀賞魚密度,才可以匹配到生化過濾系統它的生化過濾效果。所以我們能做到的就是儘量把魚缸裡面觀賞魚的密度給減少。
空氣缸的秘訣在於觀賞魚的密度
因為只有觀賞魚密度比較少的情況下,那麼魚缸裡面的一些觀賞魚排洩物,包括魚缸裡面的氨氮,亞硝酸鹽含量才可以控制在一個比較安全的範圍內,這樣的魚缸過濾系統才不容易崩潰。
那有的朋友可能會覺得,觀賞魚的密度太少,那養著就不好玩了。這裡有一個小技巧,大家可以一開始先控制比較少的觀賞魚密度,後面如果發覺這個魚缸還是水非常清澈。再適量的追加一兩條魚,然後再以此類推,慢慢的加上去,直到達到一個比較平衡的狀態。最後維持好這個狀態,就是我們想要得到的空氣魚缸了。
以上就是咱們《養魚說》給到大家整出空氣魚缸的心得,這也算是最簡單粗暴的做法了,基本上照著上面的方法去做,空氣魚缸就是時間的問題而已。
這裡是養魚說,如果你也喜歡飼養觀賞魚,不妨動動手指點個關注,所有養魚所要知道的都在這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