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藉無與倫比的強大引力,黑洞在宇宙中可謂是橫行無忌,凡是它所遇到的天體,都難逃被吞噬的命運,即便是大如恆星也是如此。
據央廣網等媒體報導,以安徽師範大學物理與電子信息學院的舒新文教授帶隊的一個天文觀測研究小組。在遙遠的宇宙中發現了一對互相繞轉的超大質量黑洞一起吞噬恆星的罕見天文現象,被認為是人類首次觀測到雙黑洞「爭食」一顆恆星的奇觀。相關研究論文已經發表在《自然·通訊》雜誌上。
該研究小組通過分析來自中科院國家天文臺和上海天文臺等的衛星觀測數據,在一個距離我們約26億光年的星系中發現了雙黑洞吞噬恆星的證據。
相對而言,宇宙中比較多見的是單一黑洞吞噬恆星的現象,這在銀河系中就已經發現很多起,而且較小質量的揮動的發現幾乎都與這種現象有關,這是因為黑洞本身並不發光,而且它不但不發光,還會吸收來自其他天體的光線,可謂是宇宙空間中的「隱身者」,但是當它靠近恆星等天體的時候,會將它們的物質吸收過來,甚至使得恆星等天體圍繞黑洞運行或者相互繞行,在大部分情況下,科學家們就是憑藉黑洞的引力對其他天體造成的影響來判斷黑洞的存在的。
不過在一些特殊的情況下,黑洞的周圍也是可以發光的,比如在黑洞吸食恆星物質的時候,在黑洞的周圍就會形成吸積盤,這個時候在黑洞的視界範圍之外的吸積盤部分就會變得非常明亮,黑洞的形狀就可以被我們看到了。
舒新文教授的研究團隊發現的雙黑洞都因為吸食恆星而出現了吸積盤,兩個黑洞強大的引力使得物質急速地從恆星上剝離,預估這顆恆星很快就會被這兩個黑洞分食掉,恆星的物質一部分在吸積盤上轉化成中微子和光等電磁波向四周傳播,但絕大部分都會進入黑洞裡面,成為黑洞的一部分。
這也是天文學家界迄今為止在正常星系中發現的第二例超大質量雙黑洞繞轉系統。舒新文認為這種黑洞系統的探測和研究對揭露宇宙中最早期巨型黑洞的成長機制、宇宙引力波現象的產生和變化規律都有重要意義。
參考資料:
《央廣網》官方帳號11月29日文章《雙黑洞吞噬恆星!《安徽師大科研團隊發現罕見天文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