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科杯 · OFweek 2020機器人行業年度評選」活動,由中國高科技行業門戶OFweek維科網及旗下權威的機器人專業媒體-OFweek維科網·機器人共同舉辦,此次活動旨在為機器人行業的產品、技術和企業搭建品牌傳播展示平臺,並藉助OFweek平臺資源及影響力,向行業用戶和市場推介創新產品與方案,鼓勵更多企業投入技術創新;同時為行業輸送更多創新產品、前沿技術,一同暢想機器人行業的未來。
維科杯 · OFweek 2020機器人行業年度評選「OFweek Robot Awards 2020」將於2021年1月16日-2月5日為網絡投票階段,頒獎典禮將於4月7日在深圳舉辦。
目前,活動正處於火熱的報名評審階段,業內企業積極響應。上海思嵐科技有限公司已正式參評「維科杯·OFweek 2020中國機器人行業優秀應用案例獎」。
參評選項:維科杯·OFweek 2020中國機器人行業優秀應用案例獎
項目名稱:5G新零售智能貨架機器人
案例介紹:
圖片來源:上海思嵐科技有限公司
現階段,電商對於線下零售的影響十分顯著,零售商和品牌方主要面對以下幾個挑戰:
1) 新品的引進未得到足夠的特殊陳列和推薦。新產品和原有產品混合陳列,客戶的感知度較低,造成新品上架難,下架快的局面。
2) 新品的失敗率較高,零售賣場品類老化,流失年輕顧客群體。新零售企業主打新品用以和傳統超市形成差異化,但是由於新品過多,導致叫好不叫座的情況出現。
3) 新品的初次消費以衝動型消費為主,傳統的新品營銷是拉動式,宣傳推廣渠道(平面廣告,電視廣告,網絡廣告)距離線下消費場景太遠,無法帶動消費,導致線下消費場景的成本較高。
4) 新品的消費者畫像比較模糊,線上消費者畫像不夠精準。品牌方在做新品測試的時候需要得到更為精準的線下消費者畫像,反哺線上精準營銷。
基於以上幾個零售商和品牌方的痛點,本公司提出一種創新的5G新零售智能貨架機器人。
5G新零售智能貨架機器人是依託5G、人工智慧、大數據與雲計算等技術構建一個智能數字營銷解決方案,旨在促進零售門店的數位化轉型。核心方案由一款具備自主移動能力的促銷機器人和配套雲端SaaS服務組成。它具備了自主定位建圖、路徑規劃及障礙物規避等功能,可幫助機器人實現自主行走。方案為品牌方及零售商提供了三重能力:一重是它提供了一個創新的移動溢價陳列方式。二重是基於人臉識別和大數據分析匯集而成的線下單品的精準客群畫像,可以反哺線上精準營銷。三重是品牌跨界平臺,提供基於數據驅動的品牌分發策略及店內營銷策略優化。本方案既能直接提升促銷商品在店內的銷售轉化率,同時為品牌方和商超客戶的數字驅動運營提供了數據支撐,更打通了線上線下的數據融合,為實現以消費者為中心的全域營銷打下基礎。
根據公開數據,全國商超門店約30000多家,加上便利店等零售終端,約30萬家門店。如果覆蓋菸酒店、雜貨店,則總門店數高達600多萬家。一臺5G智能貨架機器人能夠取代3-5名促銷員的促銷工作,每月合計節省人力成本約2萬元,其提供的數據增值服務及銷售轉化率的提升價值約5千元。按單月單門店2萬5千元估算,整個市場規模在千億左右。
公司介紹:
上海思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13年,是全球最早從事機器人自主定位導航技術探索和研發的公司之一,其自主研發的機器人自主定位導航方案是目前服務機器人領域具備高性能更穩定可靠的落地應用方案。
截至2020年,思嵐科技的業務輻射亞歐美洲20多個國家和地區,服務超過2000家企業和10萬個人用戶,其產品成熟的應用於微軟、殼牌、優必選、科大訊飛、軟銀等企業的服務機器人項目。
公司自成立以來已完成了三輪融資,先後獲得國家高新技術企業、上海優秀創新創業公司、英特爾機器人創新生態合作夥伴等榮譽,通過技術沉澱和產品完善,思嵐科技已成為移動機器人行業落地應用的領先企業。
參評述說/理由:
一、實用性分析
項目經過4輪的迭代研發和部署測試,已經具備了高度可實時性,並且已經有了成功的落地,正處於大規模商用推廣的前期。
1) 可實施性
5G新零售智能貨架機器人所涉及的技術主要有成熟技術和新技術。成熟技術包括機器人的運動控制、超聲傳感器、紅外通信等。新技術包括5G、雲計算、人工智慧、雷射雷達等。
公司在新技術上已經有了深厚的積累,可以保障項目的實施。
同時項目配備了成熟的研發團隊、運維團隊、現場實施團隊、售後保障團隊,來保障項目的順利實施。
方案的實施邏輯
2) 可靠性
產品的可靠性已經經過了市場的驗證。基於同類型底盤的服務型機器人已經經過5年多的實際運行考驗。雲端服務也已經有10萬多臺設備聯網並提供服務。
而5G新零售智能貨架機器人,也已經在試點商超場景經過了數月的測試及磨合。期間表現穩定,未出現任何重大事故。
同時,本項目特地研發了配套的遠程監控系統和遠程運維系統,來進一步保障項目的順利實施。
二、市場分析
1、市場對產品的可接受程度
本項目是一個市場驅動的項目。項目的立項基於客戶的需求。因此項目一退出即受到了零售商和品牌方的歡迎。
目前電商對於線下零售的影響十分顯著,零售商和品牌方主要面對以下幾個挑戰:
1) 新品的引進未得到足夠的特殊陳列和推薦。新產品和原有產品混合陳列,客戶的感知度較低,造成新品上架難,下架快的局面。
2) 新品的失敗率較高,零售賣場品類老化,流失年輕顧客群體。新零售企業主打新品用以和傳統超市形成差異化,但是由於新品過多,導致叫好不叫座的情況出現。
3) 新品的初次消費以衝動型消費為主,傳統的新品營銷是拉動式,宣傳推廣渠道(平面廣告,電視廣告,網絡廣告)距離線下消費場景太遠,無法帶動消費,導致線下消費場景的成本較高。
4) 新品的消費者畫像比較模糊,線上消費者畫像不夠精準。品牌方在做新品測試的時候需要得到更為精準的線下消費者畫像,反哺線上精準營銷。
本項目很好的解決了以上幾個痛點,用一種創新的方式來提升商品的促銷效果及品牌推廣,同時為線上營銷提供了數據支撐。
目前項目已經經過了是試點驗證階段,前期試點的零售商有永輝超市、家樂福、盒馬等,多個知名品牌方參與了試點,如:瑪氏集團、Bekind、箭牌、家樂等。
2、進行規模化生產可行性
項目處於大規模商用推廣前期,已經做好了規模化準備。
項目所需的機器人底盤為公司現有產品,有成熟的供應鏈體系和配套生產資源。
項目所需的貨架為新開模產品,已經完成了模具的研發和試模,處於小批量生產階段。
項目後端是有的雲計算資源主要基於阿里雲、騰訊雲和七牛雲。均是行業內主流的公有雲服務提供商,具有很好的穩定性和可擴展性。
在人力資源方面,公司為本項目配備了強大的研發團隊,及配套團隊,對銷售、市場、供應鏈、實施及技術支持和售後團隊。
三、競爭分析和商業模式
1、 分析產品的市場定位
1)產品的價值體現
a. 產品的核心功能帶來以下價值體現:
b. 帶來品牌營銷資源
c. 趣味熱點,吸引客流
d. 銷售轉化率的提升
e. 靈活關聯陳列
f. 門店數位化轉型及數位化會員
g. 增量業外收入
2) 機器人的運行需求
a. 地面平坦
b. 貨架間距1米以上
c. 單機運行區域1萬平米以內
基於以上價值體現及產品運行需求,本項目產品的市場定位於大型連鎖超市及中小心便利店。
產品定位於零售終端,最終價值輸出同時服務於零售商和品牌方。對於零售商而言,可以知道什麼最好賣,什麼時候賣,哪裡最好賣,賣給誰的問題。對於品牌方而言,可以輔助線上精準營銷,同時給合理定價和消費者研究提供數據支撐。
2、 產品的商業模式、獲利方式
1)商業模式
從商業模式來看,智能貨架項目是一個比較典型的非捆綁式商業模式,屬於產品創新型業務。
其提供物為貨架機器人及雲端服務,核心價值主張是提供全方位服務、商品陳列、廣告展現、社交營銷及數字營銷。
在基礎設施這一邊,智能貨架的關鍵業務是產品軟硬體的研發及品牌、渠道、客戶的管理。 項目所擁有的核心資源是高質量的研發團隊及研發成果:機器人及雲端服務。重要的夥伴包括了核心元器件供應商、廣告公司、實施場地的業主方及物業方。
而在客戶這一邊,智能貨架需要通過商超企業、代理商等渠道,維護客戶關係,觸達品牌方、廣告主、零售商等細分客戶終端。
2)盈利模式
從財務的角度來講,智能貨架的成本結構主要有研發投入、硬體成本、運營成本、營銷費用、銷售費用、管理費用組成。而主要收入來源於設備的銷售和租賃服務、運維服務費、陳列費、廣告費、數據增值等。
項目在推廣前期,主要採取的是租賃+服務的模式收費。通過將設備收取低價租賃費的方式部署在零售商的門店內,提供商品移動陳列服務及數據服務給品牌方,收取的服務費與零售商分成。
3、 對現有以及潛在競爭者進行對標分析
本項目屬於產品創新型業務,暫不存在同業務的競爭者,但是產品的核心功能存在替代品的影響:
1) 移動陳列
移動陳列是一種創新的溢價陳列方式,其替代品是傳統貨架和堆頭陳列。
傳統堆頭陳列有調整周期長、點位固定、客流情況固定等先天不足,往往熱門區域的堆頭陳列效果好但收費貴,而客流低的區域堆頭陳列的投入產出比很低。
相對於傳統堆頭,智能貨架的移動堆頭功能具備自主移動能力,主動尋找最佳陳列路線,增加商品曝光。傳感器捕捉的數據通過5G網絡實時傳回雲端,持續學習優化,調整最優路線。
2) 廣告投放
智能貨架的廣告投放功能的替代品為傳統商超內的海報、固定廣告牌、電子廣告牌。
相較於替代品,智能貨架的廣告除了靜態廣告,還有互動廣告。除了播放靜態海報,還能播放視頻廣告,更有互動小遊戲,AR/VR遊戲等增強用戶體驗和黏性的內容。
同時,機器人的自主移動能力,使得廣告的觸達面比固定廣告要大的多,其營銷效果也要高於傳統廣告。
智能貨架廣告投放
3) 數據增值
目前商場內的數位化會員、及營銷數據的收集主要通過收銀臺的攝像頭、固定點位攝頭來實現。相較於替代品,智能貨架搭載的攝像頭可以實現單品類的數據收集,同時能夠捕捉消費者行為數據。其產出的是更為精準的、品牌方更需要的,單品的精確消費者畫像。同時可以提供該品類商品在門店內移動過程中不同區域的受關注度和轉化率情況,使得零售商知道該商品什麼時間出現在什麼地方銷售才是有效的。
四、產業效應
1、 產品市佔率如果能夠達到10%的目標,則將為企業帶來每年1.5億元左右技術服務類收入,其毛利可達50%左右。同時,商用服務型機器人產品的批量落地將帶動整合服務型機器人產業的發展。對於機器人生產製造企業也將產生顯著的影響。
對於供給側,尤其是機器人核心元器件的製造商和集成商將會起到積極的作用。服務型機器人產業將逐步實現規模經濟。
對於需求側而言,供給側的規模經濟導致成本降低,終端產品的價格也會降低,需求側的量會增多。需求側和供給側的良性循環將對整個服務型機器人產業產生積極正面的作用。
同時,作為商用服務型機器人大規模落地的一個典型案例,在實際的部署實施和應用過程中,機器人、人工智慧、5G、雲計算等新興技術將得到驗證和不斷優化。
2、 產品對所應用的行業發展的影響
1) 商用服務型機器人行業
對於商用服務型機器人行業而言,智能貨架產品是服務型機器人在零售行業的一個典型案例。
商用服務型機器人的推廣和落地還處於早期階段。目前市場上的主要案例還集中在送餐機器人、消毒機器人等領域。智能商業及智能零售還缺少商用服務型機器人的成功案例。本項目提供的是一個創新型的產品,代表了服務型機器人在零售場景下的落地。對於機器人在零售場景下的應用、技術發展、商用模式研究都將起到積極作用。
2) 零售業
新時代的零售不在區分線上和線下,電商對於實體零售的衝擊已不可迴避。零售業目前面臨的主要問題是如何融合線上線下,以消費者為中心,帶來新的更好的體驗。
智能貨架產品就是以消費者為中心而設計的一款新型促銷工具。其核心功能:移動陳列、互動廣告、數據服務都是為了實現更好的消費者體驗,更智能的零售數位化管理以及線上線下的數據融合通路。
智能貨架產品勢必將激活線下消費者場景,幫助零售門店實現數位化轉型,為品牌方的線上營銷提供數據支撐。
3、 社會效益分析,對社會服務、文化、民生等方面的貢獻和價值
過去幾十年,中國的高速增長是投資驅動型,在當前的環境和時間節點下,中國的增長方式正在由投資驅動型增長往創新驅動型增長轉變。服務型機器人產業在創新驅動型增長中存在顯著的發展機遇,對於社會效益,社會服務,民生等方方面面都存在積極作用
1)促進產業升級
近幾年,國家出臺了一些列的政策推動產業結構的調整,工業要升級,同時要加快農業與服務業的發展。如《中國製造2025》規劃、《機器人產業發展規劃》、《關於促進近期人產業健康發展通知》、《促進新一代人工智慧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等。
產業的升級與機器人是息息相關的。服務型機器人是發展最快的一個細分領域,從需求側看,消費級家用機器人市場仍然處於早期,對比國外市場,家用服務型機器人的滲透率仍然遠遠低於國外水平。而商用服務型機器人的需求也已經初步顯露出來,如商場導購機器人、公共區域的引導機器人。特別是本次新冠疫情的發生,將進一步促進商用服務型機器人的發展。從服務型機器人的供給側來看,機器人的產品的研發、生產涉及到了一個比較長的產業鏈,機器人的爆發對於高端製造業也是一個促進作用。
5G新零售智能貨架機器人,屬於服務型機器人的一個代表性產品,對於機器人產業鏈,及高端製造業是一個促進作用,有利於產業升級。
2)促進城市化進程
城市化帶來的人口結構的變化產生的對機器人的新需求。這又體現在兩方面。一方面是人口老齡化,更多的老年人撫養意味著更低的勞動參與率。服務型機器人可以起到補充勞動力的作用。另一方面則是剩餘農村人口繼續往城市轉移。目前轉移至城市的大部分是青年人口,剩餘的老年人口要繼續實現城市化。這部分人群的勞動技能普遍要低於青年人,而再培訓的空間也不大,因此機器人一定可以起到輔助作用。智能貨架產品能夠解放傳統促銷員,起到零售門店內勞動力的補充作用,有利於促進城市化進展。
3)促進零售業的數位化轉型
線上線下的零售要融合,線下門店的數位化轉型是一個必經的過程。智能貨架是推動線下門店數位化轉型的一個工具。通過數據的收集、加工和應用,幫助零售門店實現商品陳列數位化、銷售轉化檢測、客流分析等數位化轉型必須的環節。
4)促進無接觸式促銷和派樣
新冠疫情對於社會的影響巨大,對線下零售的衝擊也顯而易見。智能貨架產品的引入將改變傳統線下促銷模式。通過移動貨架、派樣,來減少促銷員的直接接觸,實現無接觸式促銷和派樣。助力線下門店更科學,更安全的為消費者提供服務。
五、落地應用案例
1.前期試點
項目聯合瑪氏集團旗下的BEKIND(繽善)品牌做了線下應用試點項目。
前期試點在北京盒馬和上海盒馬4家門店進行了測試。
在Bekind堅果棒全國新品首發活動中,機器人總共行駛裡程接近50公裡,日均工作時長接近9個小時,觸達5萬多人次,吸引顧客停留近萬人,平均駐留時長6.25秒。
經過對比測試,有智能貨架機器人陳列的該商品的銷量要高於普通門店約400%。
2.商用落地
目前項目已經開始了商業化落地。目前北京盒馬約50%的門店已經使用了本產品進行移動促銷。
我們為北京盒馬開發了營銷管理系統用於智能貨架的設備管理和常態化的業務運營。
北京盒馬門店的智能貨架產品累計運行裡程已經達到1500公裡,累計工作時間超過7000小時,平均每臺機器人的運行裡程超過了100公裡,平均工作時長超過了400小時。
投票時間:
本屆「OFweek Robot Awards 2020」活動將於1月16日進入投票階段,歡迎各位踴躍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