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環境日趨向好
霍城四爪陸龜增至1300餘只
11月1日,臨近中午,在新疆霍城四爪陸龜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護站,巡護員伊力扎·依麻木正在仔細觀察人工飼養的兩隻四爪陸龜的情況,這兩隻四爪陸龜剛從烏魯木齊市野生動物園收歸回來還不滿一個月。
「近一個月的時間,這兩隻龜已基本適應了這裡的環境,按照它們的習性,開始逐漸進入冬眠狀態。」伊力扎說,管護站裡人工飼養的其他6隻龜早已鑽入沙土裡冬眠了。
「這幾年,我們一方面不斷加大保護四爪陸龜的宣傳力度,另一方面加大對非法收購、販賣、飼養四爪陸龜違法活動的打擊力度,不斷強化各種保護措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新疆霍城四爪陸龜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局長開拓海說。
四爪陸龜是中亞地區特有的物種,屬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被《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列為「極危」等級,在我國僅分布於霍城縣境內的狹小區域。
霍城縣有關資料記載,從上世紀50年代起,由於開墾拓荒、過度捕殺、超負荷放牧等因素,嚴重破壞了動植物的生存環境,致使四爪陸龜棲息分布面積由最初的500平方公裡縮減至180平方公裡,野生種群數量也由250萬餘只減至200多隻,而且野生種群結構極不合理,導致自然繁育率極低。
為了保護這一稀有而珍貴的野生動物,1983年,自治區人民政府批准建立了我國第一個爬行動物保護區——新疆霍城四爪陸龜自然保護區;2016年5月,保護區晉升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面積為3.5萬公頃,並於2017年8月成立了新疆霍城四爪陸龜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
近年來,隨著各級黨委、政府不斷加大對四爪陸龜的保護力度,在保護區內大力開展整治工作,嚴厲打擊亂捕濫獵等各種違法犯罪行為,逐步恢復了四爪陸龜及其他珍稀物種的生存環境。
最新調查結果顯示,目前四爪陸龜數量已從開始保護時的200餘只逐步增加到1300餘只。
開拓海說,保護區管理局還不斷加大科技投入,通過建立四爪陸龜生物特性資料庫,對四爪陸龜進行細緻觀察和研究,嘗試對四爪陸龜進行人工飼養和野化放養工程,並建立智慧生態環境監測監控大數據平臺,使管護工作走向標準化、規範化、科技化。
「目前最緊迫的任務就是儘快把人工孵化基地建起來,通過人工孵化改善四爪陸龜的種群結構、增加種群數量。」開拓海說,他們現在正積極加強與國內科研院所的合作,邀請龜甲類專家對四爪陸龜生活習性進行研究,在人工繁育、疫病防控方面有所突破,不斷增加四爪陸龜的種群數量。
【來源:伊犁哈薩克州政府】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