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華為,第一反應就是晶片,晶片難題已經不是一兩天就能解決的啦,即使華為發展到今天研發了史上最強的手機晶片麒麟9000,依然多次被餘承東稱為絕唱。看了標題讀者們在思考華為在阻止什麼,中科院院士在警告什麼,其實這次不僅我們,連蘋果、谷歌、高通、三星……
幾乎所有與晶片有染的企業都站了出來,英國政府也站了出來,究竟是怎樣的一件事,轟動了全世界,不過就是一場再正常不過的併購:美國晶片公司收購英國·ARM晶片設計公司。
一、為何這場併購會被阻止?
首先我們得明白故事的兩個主角ARM和英偉達。我們都知道一個晶片的出現會歷經設計、製造、測試三個過程,ARM就是晶片設計上,幾乎所有的手機晶片企業都離不開它,其中就有華為、蘋果、高通、三星這四個世界最頂級的手機晶片設計企業,為什麼它會這麼牛?
我們都知道每一家的晶片或多或少都有差別,但是這些晶片不管怎麼變,一開始都是一個模板,也就是所謂的ARM架構,這些拿到ARM架構後才能在它的基礎上設計晶片。可以說它就是手機晶片的根基。
而英偉達並不是一個主攻手機晶片的企業,看起來不會給市場帶來影響,實際上蘋果、三星、華為、高通等基於ARM架構的企業擔心的地方在於:
1、手機和PC的形式到結構方式都會因為這次收購重新塑造。英偉達可以藉此盈利,甚至把控整個晶片市場;
2、英偉達或許能從ARM架構中獲得手機晶片技術上的相關秘密,甚至獲得蘋果、高通、華為、三星的秘密……
因此,就算是同為美國企業,蘋果也要竭力阻止這場併購。其實早在2016年蘋果就有過併購ARM的事情,後來還是沒有成功,原因也是上面兩點。之所以ARM能成功來到軟銀集團麾下,只是因為這家集團簡直就是個投資企業,滿世界的投資,和晶片半毛錢關係沒有,我們熟知的螞蟻金服就有軟銀的身影。
二、如何去制止這場併購
了解到事情的嚴重性後,我們顯然也是拒絕的。目前英偉達和軟銀方面已經就併購ARM一事達成了共識,剩下的就是等著英國、美國、歐盟還有我們的審批了。我國院士倪光南就第一時間發聲,並表示:一定要阻止這次收購計劃,並且我國商務部有能力否決這次併購!
於是夥伴了又好奇了,人家美國人買英國人的東西,關我們什麼事兒?根據《反壟斷法》及相關規定,商務部發布《關於經營者集中申報的指導意見》表示,經營者集中只要在全球年營業額合計超過 100 億人民幣,並且至少兩家經營者上一年度在中國境內營業額超過 4 億人民幣,就應該向中國商務部申報,以進行反壟斷審查。
2016年10月,就有美國高通收購荷蘭恩智浦的事兒,因為在我國這兒審批未能通過,以失敗告終。誰讓他們在中國有如此龐大的業務關係呢?又有人提問,英偉達就不能跳過中國,直接併購ARM嗎?
完全沒有問題,但這意味著他們將來在中國市場的成本將瞬間拉高一大截,甚至失去中國這個市場,但作為全球最大的貿易國與消費國,這些越大的公司與我們的聯繫就越是緊密。
但ARM作為英國唯一的領先世界的科技公司,想必英國人民也不會輕易放手,就連ARM的聯合創始人Hermann也表示:如果這場併購成功,那麼這筆交易對於劍橋、英國乃至歐洲都是一個完完全全的災難,對於整個行業也將是個災難性事件。
對於這場併購能否成功,悲觀者表示既然雙方已經達成了協議,很可能已經想就好如何面對一場場的審批,這場併購大概率會成功。這次併購,你怎麼看,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