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水晶飾品受到越來越多人喜愛與關注的同時,有一些不法商家為了謀取利益使出的水晶造假方法也是花樣百出。對於水晶愛好者來說,選擇一家靠譜的商家與練就一身鑑別水晶好本領都是同樣重要的事情。在這裡好樂美飾商城小編從各個論壇,網站上整理了一些關於「天然水晶寶石真假鑑別」的資料,旨在幫助各位少走彎路,買到心儀的水晶。
一、碧璽真假鑑別
碧璽, 半寶石。有晶石中的「女人花」之稱的碧璽,成為了當今珠寶市場的新貴,交易流量呈現飛速增長的態勢,連創成交價格新高。
碧璽的歷史淵源流長,所以人們對它的挖掘,開發以及運用已經到了極致。,所具有的特殊屬性使得其每一款都如同人的指紋般獨一無二。碧璽顏色十分豐富,有紅碧璽、綠碧璽、藍碧璽、多色碧璽和碧璽貓眼等。紅碧璽是寶石級碧璽中價值較高的品種,也最受人們的喜愛;藍碧璽較為罕見,價值不菲;多色碧璽以西瓜碧璽最為珍貴;當碧璽內含有大量平行排列的纖維狀、管狀包裹體、線狀空穴時,其被切磨成弧面形後,弧面上出現一條明亮並具有一定遊動性(閃光或活光)的光帶,宛如貓眼細長的瞳眸,碧璽貓眼由此得名。
在引領時尚潮流,扮靚人們生活的同時,碧璽也面臨著被仿冒的威脅。一般來說,仿冒品主要是由玻璃或者低檔玉石加工染色而成。具體可根據如下幾個方面來識別:
1、碧璽晶體原料通常呈長柱狀,有縱紋,橫斷面呈弧面三角形;晶體有顯著的二色性特徵,如紅碧璽,常顯粉紅和紫紅二色性;如果是綠碧璽,常顯淡綠和墨綠二色性;碧璽具有因強烈雙折射而產生的雙影光學現象,可區分碧璽與任何顏色的託帕石、合成尖晶石;晶體內可見管狀包裹物或棉絮狀物,合成的仿製品則不具備。
2、人工染色的仿冒品,由於顏色呆滯,缺乏天然碧璽的「寶光」,故易識別。
3、相對於其他寶石來說,熱電性是碧璽獨有的特性之一。在受熱、摩擦或太陽的輻照下,碧璽溫度發生變化而產生荷電性質,能吸附空氣中帶異性電荷的灰塵、紙屑等。可以此為依據,通過簡單的測試來識別真假碧璽。
常見假碧璽
爆花晶,也就是水晶行業裡常說的「爆花水晶」,爆花水晶是由天然水晶經過二次處理後形成的,(由天然水晶經過400度左右加溫而後放入冰水中,再進行人工加色,加工,幾次反覆,篩選而成),它賣的是款式,因為水晶本身已經不再是天然的顏色和形狀,對水晶的能量損耗還是很大的。它們很多是加工改色了的。不具備天然彩晶所相對應的水晶靈性。
因為是加工而成,所以成品形式、色彩多樣。現在市面上許多便宜的「爆花碧璽」就是用「爆花晶」充當,因為爆花晶色澤酷似高檔碧璽,但其實並不是真的碧璽。
爆花晶的最大特點是因為熱脹冷縮造成白水晶晶體的爆裂,裂紋很多。而且,沿著裂紋有很深的顏色沉著!真貨的棉和裂卻不會有染料沉著的問題。
這種東西聽說叫做「西瓜玉髓」,而且是染色的「西瓜玉髓」。
ps. 但玉石裡面標準的分類是沒有「西瓜玉髓」的,只有「雙色碧璽」,而「西瓜碧璽」是「雙色碧璽」中較出名的一個品種罷了,特徵應該是內紅外綠,色圈垂直平面由中心向外分布;如果顏色不是這麼分布的其實是沒資格叫作「西瓜碧璽」的。所謂的「西瓜玉髓」只是商家為了好聽編的名字,注意它的顏色分布,玉髓即使是正好有紅綠兩色混合它的顏色分布也很難達到那個樣子,當然不排除是由處理或者是琢磨加工的方式達到。建議買這些東西的時候不要太過相信商家為了推銷而編出來的什麼天花亂墜的新名字新品種什麼的,最常見的寶玉石就那十幾種,沒那麼多名堂的。
二、紫水晶真假鑑別
紫水晶是一種比較高檔的水晶,顏色亮麗,氣質十足,非常受人們喜歡,尤其是受廣大女姓朋友的喜愛,市場上出售的紫水晶,真假不一,質量參次不齊,應而其價格也高低不同。據了解,紫水晶飾品在市場上價格可從幾十元到幾千元以上的不等,跨度很大。品質差的紫水晶,價格非常低,而高品質的紫水晶,價格又非常高。那麼如何去鑑定紫水晶的真假呢?
1、天然水晶大多含有冰裂、棉絮、內包物、雜誌等,紫水晶也一樣,除了極少數的紫水晶相當純淨,幾乎不含雜質外,其他一般的紫水晶,都是含有雜質、內包物特的。若發現紫水晶晶體內幾乎不含雜質,而在放大鏡下可觀察到氣泡,則要當心是合成紫水晶,像這樣的多半是玻璃合成品。
2、天然紫水晶的顏色多為不均勻的,若發現顏色相當均勻的紫水晶,則當心是假貨,可將其放在水中觀察。若水上水下顏色一致,則多半為假貨。天然紫水晶可以在玻璃上劃出痕跡,而玻璃在紫水晶上卻劃不出痕跡,故選購紫水晶時,可將玻璃與紫手晶互劃,觀察痕跡情況以辨別真假。
3、天然水晶多呈油脂光澤,而合成紫水晶呈玻璃光,另外,天然紫水晶放在手裡有壓手的感覺,夏天放在水裡有冰涼感,而玻璃合成紫水晶放在手裡則輕飄飄的,也無冰涼的感覺。
常見假紫水晶
這是非常典型的人工紫水晶範例。不存在天然水晶具備的冰裂紋,內部色澤顯得過於統一,並且缺乏水晶自身的靈性美感。
三、黃水晶真假鑑別
第一,對普通消費者來說,最安全可靠的方法是購買有鑑定證書的黃水晶飾品;或者到當地鑑定機構去鑑定,這個花費並不多,這樣可以避免購買到假的黃水晶。
第二,可以運用我們平時鑑別水晶的方法,觸摸法。水晶都是晶體,傳熱快,而玻璃是非晶體,傳熱慢。所以手握水晶時會感覺冰涼,佩戴一會後,便會與體溫一樣,而玻璃手握會有溫感。
第三,觀察內含物。因為天然水晶內常有冰裂,棉絮,層裂等瑕疵,這也是天然水晶的一個特性,毫無瑕疵的晶體絕大多數都有問題。用20倍的珠寶放大鏡觀察,可以清晰的觀察到。
第四,注意價格,價格與品質成正比。淘寶上9塊9包郵的黃水晶你敢買嗎?想要買到貨真價實的東西就不要貪小便宜。天然黃水晶不具備全體顏色發黃!必定有部分偏透明,部分天然黃水晶還有天然色線!假黃水晶顏色偏死,黃色給人感覺不天然。天然黃水晶價格很貴,若價格非常便宜,並且圓珠內晶體很好,無冰裂棉絮,不管大小,絕對是假的!
四、發晶真假鑑別
下面說說真假髮晶如何辨別?真的發晶裡面的髮絲大多都不可能完全都向同一個方向走,而且粗細也不會完全一樣。
1、一般來講,市面上的發晶都是天然礦體,世界上幾乎沒有完全一模一樣的發晶,消費者可放心購買。
2、發晶也有人工合成品,一般為黃褐色~紅褐色。肉眼觀察髮絲相互平行,鏡下觀察髮絲為一系列取向一致、一頭大一頭小的釘管狀包裹體,管內有顏料充填,空管橫斷面為三角形。
合成發晶易與褐鐵礦發晶相混,但根據合成發晶的髮絲取向一致、呈釘管狀,橫斷面為三角形等特徵,可與天然發晶相區別。但此類合成品市場上很少見到。
這種假髮晶鈦晶最大的特點是髮絲效應差,真的發晶一般都是金屬光澤的而這種假髮晶是一種類似於綢緞的光澤;再就是這種造假的發晶髮絲不自然,在晶體內不夠舒展而且髮絲的斷面過於一致,無論粗細斷面形狀基本都是一樣的。具體這裡面的髮絲是什麼材質的目前我還不了解。
大家看到這手串什麼感覺?不說顏色,單看髮絲就會感覺怪,對不對。(下面是發晶造假方法之「玻璃拉絲法」)
這類的造假也很好辨認 因為是玻璃拉絲 所以它的材質就是玻璃 手感上跟水晶有明顯不同,其次拉絲成的髮絲仔細看的話會發現裡面的髮絲有些是中空的管狀的而且有些還會有明顯的氣泡。
五、舒倶來真假鑑別
購買舒倶來之前需要認識一下紫龍晶,避免買錯。紫龍晶的花紋和舒俱來有很大的差別,紫龍晶的花紋呈條紋狀。
其次,假的舒俱來一般染色的偏多,100元以下的幾乎都是染色的,染色的小舒很浮,石頭的光澤很暗,上面有細紋,砸開就發現中心與外面顏色不一樣,染色多是染成紫色,染色對小舒的傷害很大。
而真的舒倶來有很多顏色,外觀呈各種不透明的深淺紫與紫紅色交織,有時甚至深至黑色,其顏色容易因為長久佩戴而加深光彩。
六、紅紋石真假鑑別
紅紋石屬於天生多瑕疵、多含白色紋路和黑點,正常情況所見天然紅紋石並不通透,為不透光,價格稍低,白紋越少,價格越高。
質地比較好的天然紅紋石水靈通透、少冰裂,少白紋,也就是俗稱的冰種紅紋石,品質好的冰種紅紋石價格都是非常高的。
現在市場有一種染色天然紅紋石,表面含有血絲般紋路,色澤鮮豔,隱約可見紅色表皮內泛白底。價格非常低廉,甚至有個別不良商家冒充天然紅紋石,美其名曰國產紅紋石。一般賣價不超過幾十塊,這還算是有些良心的賣家,如果有人以幾千元的價格買到這種所謂極品天然紅紋石,那損失可就慘重了。
七、虎睛石真假鑑別:虎睛石也叫虎眼石,一般以南非料為佳,市場上的虎睛石價格有高有低,如何才能用適合的價格買到一串好的虎睛石呢?以下是鑑定虎睛石好壞的幾個要點:
首先判斷真偽:天然虎睛石只有黃虎睛石和藍虎睛石,目前市場上有些藍虎睛石基本上也是經過了灌膠處理的,所以也說不上是純天然的虎睛石了。
其它的紅虎眼石是高溫處理過的,綠的紫的什麼的都是染色處理過的,不建議佩戴。另外市場上有一款所謂的半透明的冰種虎睛石或者金虎睛石,此貨是經過強酸漂洗過的,不建議佩戴。以下是幾個圖片。最後有一款塑料珠子也冒充虎睛石的(一般以貓眼石的名字出現的比較多),那個更不值一提了。以下圖片給大家參考:
以上幾個是市場上出現的最多的非純天然的虎睛石了,希望圖片對大家有幫助。
八、海藍寶與託帕石的鑑別
海藍寶和藍色託帕石是怎麼區別?
1、看包體:託帕石的包體相對較少,較為乾淨。常有氣—液兩相包體,還也見有雲母、鈉長石、電氣石、赤鐵礦等固體礦物包體。託帕石解離發育,易碎。託帕石的棉絮一般都是黑點點或者是很小很小的點點,比較零散,裂隙面較直(冰裂較直)。
海藍寶石的最常見的長管狀包裹體,有時成「雨狀」包體。管狀氣液包裹體若其密集排列,可加工成貓眼;由若干呈放射狀的氣液包裹體聚集在一起,呈半透明的雪花狀;有時含有雲母包裹體。
海藍寶石一般有白色棉絮,分布一般較亂,裂隙面較為平滑。
2、掂重法:因為託帕石的密度比海藍寶石的大,所以一樣大小的海藍寶和託帕,重量一定是託帕石比較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