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環境一直以來都是人們所關注的對象,它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而今年是我國生態治理體系和能力現代化的全面起步年,也是「十三五」生態環保規劃收官之年。雖然近期的疫情事件對生態環保工作遊所影響,但這些是短暫的。而且宏觀環境下融資環境改善預期。行業估值尚有上升空間,業內機構看好看好政策熱點下的高景氣度子行業如固廢處理、長江經濟帶區域環境治理。
聚光科技(300203)近日披露的業績快報顯示,2019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8.55億元,同比增長0.79%,實現歸母淨利潤0.36億元,同比下降93.95%。
聚光科技相關人士表示,一方面,經營策略的調整、強化業務風險控制、市場競爭加劇等因素影響下,綜合毛利率下降至約42%,降幅約6%,但期間費用(含研發費用)率預計增至約34%,增幅約4%,上述原因影響淨利潤額降低約3.4億元。另一方面,計提哈爾濱華春藥化有限公司和北京吉天儀器有限公司等下屬子公司商譽減值準備1.8億元。
上述公司相關人士表示,在行業景氣度持續上行的背景下,公司卸下包袱,有望重啟增長。聚光科技為中國科學儀器行業龍頭企業,產品包括光譜、質譜、生物、化學等高端科學儀器,主要應用於環境和汙染排放監測、疾控中心等實驗室分析、鋼鐵石化等工業過程分析。環境監測業務是公司目前最主要收入來源,2018年佔總收入49.61%,過去5年一直保持較高增長勢頭,年複合增長率高達28%。
3月11日,生態環境部發布《關於推進生態環境監測體系與監測能力現代化的若干意見(徵求意見稿)》,提出要在2025年底前建成天地一體的國家生態質量監測網絡。鼓勵物聯網、傳感器、區塊鏈、人工智慧等新技術在監測檢測業務中的應用,增設顆粒物組分、VOCs、有毒有害汙染物、土壤和地下水風險地塊等監測點位,推動重點工業園區、產業集群建立揮發性有機物、顆粒物監測體系。
分析機構認為,政府強監管與財政支持雙管齊下,環境監測的產業鏈條從平穩發展到突飛猛進,預計2020年大概率會突破千億大關。
今年一季度,聚光科技及子公司先後中標多個國家級、省級環境監測重大項目,包括中國環境監測總站「2020-2022年地表水國控斷面採測分離樣品採集技術服務項目」,中標金額5080.48萬元;衡水市的「大氣環境立體監測網與綜合評估體系」,中標金額4051萬元;福州江陰港城經濟區的「有毒有害氣體環境風險預警監測系統」,中標金額2941.5萬元。
聚光科技人士透露,今年2月10日開始,公司已經正常復工,且一季度為環保行業淡季,從訂單情況來看,預計疫情影響相對較小,一季度銷售情況基本與去年持平。
此外,聚光科技重視核心技術和產品的研發,公司擁有超千人的研發團隊,研發投入佔營收規模比重超過10%,研發費用遠超同行業公司。夯實的自主研發實力,也使得聚光科技毛利率高於行業平均水平。
生態環保都是人們議論的話題,聚光科技作為一家環境監測公司,在3月11日生態環境部發布政策下,聚光科技成了眾多股友議論的對象。
網友@ 跌了還會跌哦 :利好就是利空出貨
網友@踩雷達人:利好來了,扶我起來,我要加倉
網友@股友wy51Sh : 短短一個月就從16幹到12了,還是幾年來新低,
編輯: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