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國家規範要求:「使用同一接地裝置的所有 1KV 以下的電力設備,當總容量≥100kVA 時,接地阻抗不宜大於 4Ω;如總容量<100kVA 時,則接地阻抗允許大於 4Ω,但不大於 10Ω。
電氣裝置的接地電阻值很多,不同的系統根據配電系統的不同以及接地故障電流的大小規定了不同的電阻值,把目前規範中的一些規定值現做一個摘錄。
(1)信號接地——為保證信號具有穩定的基準電位而設置的接地。
電子設備接地電阻值除另有規定外,一般不宜大於 4Ω並採用一點接地方式。
另須特別注意:判斷建築物內的電子、信息及計算機設備的存在與否,一般是以其設備機房及主機設備的存在與否作為重要衡量標誌的。
(2)採用屏蔽布線,所有屏蔽層應保持連續性。避雷針的高度應能滿足對天線設施的保護。垂直接地體宜採用角鋼、鋼管或光面圓鋼,不得採用螺紋鋼。
接地分三種保護接地:電氣設備的金屬外殼,混凝土、電桿等,由於絕緣損壞有可能帶電,為了防止這種情況危及人身安全而設的接地。1Ω以下防靜電接地:防止靜電危險影響而將易燃油、天然氣貯藏罐和管道、電子設備等的接地。
防雷接地:為了將雷電引入地下,將防雷設備(避雷針等)的接地端與大地相連,以消除雷電過電壓對電氣設備、人身財產的危害的接地,也稱過電壓保護接地。
如何正確選擇接地電阻測試儀目前,市場上存在的接地電阻測試儀有成百上千種,有進口的也有國產的,歸納起來,其測量方法只有三類:打地樁法、鉗夾法、地樁與鉗夾結合法。
1. 打地樁法:地樁法可分為二線法、三線法和四線法(2)二線法:這是最初的測量方法:即將一根線接在被測接地體上,另一根接輔助地極。
此法的測量結果 R=接地電阻+地樁電阻+引線及接觸電阻,所以誤差較大,現已一般不用。
(2)三線法:這是二線法的改進型,即採用兩個輔助地極,通過公式計算,在中間一根輔助地極在總長的 0.62 倍時,可基本消除由於地樁電阻引起的誤差;現在這種方法仍然在用。但是此法仍不能消除由於被測接地體由於風化鏽蝕引起接觸電阻的誤差。
(3)四線法:這是在三線法基礎上的改進法。這種方法可以消除由於輔助地極接地電阻、測試引線及接觸電阻引起的誤差。儀器選擇:目前市場支持此種方法的儀器比較多,其中以共立 4105A-H 接地電阻測試儀為代表。
2. 鉗夾法:鉗夾法分為單鉗法和雙鉗法(1)雙鉗法:利用在變化磁場中的導體會產生感應電壓的原理,用一個鉗子通以變化的電流,從而產生交變的磁場,該磁場使得其內的導體產生一定的感應電壓,用另一個鉗子測量由此電壓產生的感應電流,最後用歐姆定律計算出環路電路值。其適用條件一是要形成迴路,二是另一端電阻可忽略不計。
(2)單鉗法: 單鉗法的實質是將雙鉗法的兩個鉗子做成一體,但如果發生機械損傷,鄰近的兩個鉗子難免相互幹擾,從而影響測量精度。
3. 地樁與鉗夾結合法:這種方法又叫選擇電極法這種方法的測量原理同四線法,由於在利用歐姆定律計算結果時,其電流值由外置的電流鉗測得,而不是象四線法那樣由內部的電路測得,因而極大地增加了測量的適用範圍。尤其是解決了輸電桿塔多點接地並且地下有金屬連接的問題。
4. 土壤電阻率的測量用四個接地樁,可設置地樁之間的距離,是標準的土壤電阻率測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