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咖雲集|2019中國實驗室發展大會演講嘉賓詳細介紹出爐,近五十位...

2021-01-20 環保在線

  【

中國環保在線 會議新聞

】實驗室是原始創新的搖籃,是科學研究的基地,是科技發展的支撐,國家重點實驗室在國家基礎研究、科技創新和技術攻關中承擔著重要使命。實驗室作為科技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科學前沿探索和解決國家重大需求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為了推進我國實驗室技術的發展,進一步交流國內外先進技術和應用成果,促進國內外專家的相互交流,「

2019中國實驗室發展大會

」(以下簡稱CLC 2019)定於2019年3月27-28日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召開,與第十七屆中國國際科學儀器及實驗室裝備展覽會(CISILE2019)同期舉行。CLC 2019由中國

儀器儀表

行業協會主辦,中國出入境檢驗檢疫協會協辦,中國儀器儀表學會

分析儀器

分會、北京朗普展覽有限公司和北京雄鷹國際展覽有限公司承辦。 

  大會以「智慧 安全 綠色」為主題,聚焦實驗室設計和規劃、實驗室建設和管理、實驗室使用和維護,以及實驗室安全、智慧實驗室、綠色實驗室等話題,邀請國內外知名專家及企業代表,就實驗室相關熱點、難點等問題展開討論。大會設置了「CLC 2019開幕式及主題報告」和八場專題報告等多種形式的同期活動。誠摯邀請有關單位和相關工作者及社會各界代表踴躍參加本次大會,加強合作與交流,共同推動我國實驗室的協同發展和創新活力。
 

  一、收費標準:
 

  實驗室終端用戶: 免費參加(如果您是企/事業/第三方管實驗室管理者、實驗室運營負責人、實驗室新建/改建項目負責人,則可以免費參加活動)
 

  實驗室服務商:
 

  2019年1月15日-3月15日註冊:2000元/人,同一單位3人及以上報名享受優惠價1600元/人。
 

  2019年3月15日後註冊:2200元/人, 同一單位3人及以上報名享受優惠價1800元/人。
 

  註冊費包含:會議材料、兩頓午餐、禮品一份、作者同意拷貝的PPT、住宿酒店優惠等。
 

  二、演講嘉賓詳細介紹:

魏復盛

 

中國工程院院士

 

  魏復盛,1938年1月19日出生於成都簡陽,環境保護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環境監測總站研究員。
 

  1964年魏復盛畢業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化學系後留校任教;1974年開始從事環境汙染物質分析方法研究;1983年5月調入中國環境監測總站,先後擔任分析研究室主任、副站長、研究員、總工程師;1997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2003年當選第十屆全國人大代表;2010年獲得第八屆光華工程科技獎;2013年受聘為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環境科學與光電技術學院首任院長;2017年獲得首屆環境化學終身成就獎。
 

  魏復盛一直從事環境監測技術工作,包括環境化學、環境汙染與健康、環境監測技術方法系統驗證和標準化。
 

王海舟
 

中國工程院院士

 

  王海舟,1940年2月28日出生於福建省福州市,冶金分析表徵專家,中國鋼鐵研究總院教授級高工,博士生導師,中實國金國際實驗室能力驗證研究中心主任,2011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1963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化學系,他所提出的冶金材料組成狀態的統計表徵、複雜體系痕量元素的分析表徵以及冶金過程組成狀態轉化的實時響應技術等三個發展方向,對全國鋼鐵冶金分析表徵技術的發展具有導向作用,是我國冶金分析表徵領域多項新技術及表徵方法的倡導者及發明人。
 

楊睿
 

清華大學化工系 副主任、副教授

 

  楊睿,清華大學化工系副主任,副教授,博士生導師。1994、1996和2005年分別在清華大學獲得學士、碩士和博士學位,1996年起在清華大學化工系任教至今。研究方向包括高分子材料的老化降解機理、穩定性評價及壽命預測,相變儲熱複合材料,高分子材料結構性能關係等。發表期刊論文100餘篇,出版中文教材《聚合物近代儀器分析》和英文教材Analytical Methods for Polymer Characterization各一部。獲教育部自然科學二等獎和北京市科技進步二等獎各一項。現任中國材料研究學會青年委員會理事、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分會副秘書長,中國機械工程學會材料分會理事、高分子材料專委會秘書長,中國化工學會工程熱化學專業委員會專家委員。擔任Polymer Degradation and Stability、PolymerTesting和《功能高分子學報》編委。
 

劉麗萍
 

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

 

  劉麗萍,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中心實驗室副主任,主任技師;兼任首都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
 

  兼任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評審專家;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化妝品評審專家,中華預防醫學會衛生檢驗專業委員會水質檢驗學組委員,衛生部人才中心全國衛生人才評價領域專家,中國醫學裝備協會醫學實驗室裝備與技術分會理事,中國質量檢驗協會檢驗

檢測設備

分會應用原子光譜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北京市分析測試協會質譜分會常務理事,北京預防醫學會第七屆理事會理事,北京預防醫學會檢驗專業委員會委員;質譜學報編委;實驗室資質認定評審員,CNAS實驗室認可評審員。主持和參加包括衛計委、市科委、北京市衛生局及國際合作等多項科研項目;研製多項國家及行業標準方法;在核心期刊發表論文60多篇,其中第一作者(含通訊作者)40多篇。參加多起涉及食品安全、飲水安全等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應急處理工作。 

潘燦平
 

中國農業大學 教授

 

  潘燦平,中國農業大學教授,理學博士, 博士生導師, 主要從事農藥學/農產品安全等方面的教學和研究工作。1991年畢業於原北京農業大學應用化學系,1995至1997年赴日本九州大學留學, 1998年獲得聯合培養博士學位。現任中國農業大學應用化學系農藥殘留與環境毒理教研室主任、農業部農產品質檢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北京)中心副主任兼質量負責人、全國農藥標準化委員會委員、中國綠色食品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入選全國高校素質教育教材研究編審委員會專家。參加和主持FAO/IAEA 研究課題3項,多次參加IAEA農藥分析與GLP規範培訓和主題會議
 

喬東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 認可與檢驗檢測監管司副司長
 

  喬東,1966年出生,食品與營養工程博士。
 

  曾任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認證與評審司處長、中國實驗室國家認可委員會秘書長、國家認監委認證認可技術研究所所長, 現任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認可與檢驗檢測監管司 喬東副司長。
 

  先後主持20餘項認證認可領域科研課題,發表認證認可相關學術論著60餘篇。
 

張彥國
 

中國建築科學研究院淨化技術中心主任
 

  張彥國,中國建築科學研究院淨化技術中心主任,教授級高工、註冊一級建造師、註冊諮詢工程師,全國暖通空調及淨化設備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空氣淨化分技術委員會委員、中國醫學裝備協會醫用潔淨裝備工程分會副會長、中華預防醫學會生物安全與防護裝備分會青年委員會委員、中國微生物學會微生物生物安全專業委員會委員、全國暖通空調學會淨化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CNAS)生物安全委員會委員和評審員。
 

  從事淨化空調相關科研、設計、檢測工作24年,涉及醫院、實驗室、藥廠、電子廠房等領域。參加的研究課題三次獲華夏科技省部級二等獎,兩次三等獎,參編國標GB 50346-2011《生物安全實驗室建築技術規範》、GB50591-2010《潔淨室施工及驗收規範》、GB50073-2013《潔淨廠房設計規範》、GB 51110-2015《潔淨廠房施工及質量驗收規範》等,主編JG/T388-2012《風機過濾器機組》,在國內外學術刊物及學術會議上發表論文多篇。承擔了國家十二五課題《既有建築綠色化改造關鍵技術研究與示範》中子課題《醫院特殊用途潔淨功能用房節能通風技術的研究》,國家十三五生物安全重點專項中的子課題《高等級原微生物實驗室關鍵設施設備物理風險評估研究》。
 

李巖
 

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所 研究員

 

  李巖 1998年獲得北京大學醫學部藥學學士學位,2004年獲得美國馬裡蘭大學分析化學博士學位,2005至2011年在美國約翰霍斯大學醫學院病理系進行博士後培訓,並留任助理研究員,2011年7月作為「中國科學院引進傑出技術人才」引進,現任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從事臨床檢驗新方法新技術的開發應用。主要從事生物質譜與臨床質譜技術的研究與轉化。研究方向主要包括以下三個方向: (1) 發展適用於生物樣品的高通量糖組學分析技術方法,滿足臨床檢驗與生物製藥等科研需要; (2) 發展臨床質譜檢驗技術用於疾病精準檢測與輔助治療,進行產品化研發; (3) 承擔中國科學院人類資源樣本庫建設任務,進行生物樣本質量評估與中國人群基線數據採集等研究。
 

吳迅
 

北京市計量檢測科學研究院

 

高級工程師

 

  吳迅,北京市計量檢測科學研究院高級工程師。1976年從事幾何量計量檢定工作,2006年從事實驗室管理體系的維護、改進和評審工作。已連續四屆擔任全國幾何量工程參量計量技術委員會委員和全國產品幾何技術規範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委員至今,同時是國家實驗室認可CNAS技術評審員和國家檢驗檢測機構評審員
 

邢衛兵
 

工業和信息化部

 

電子工業標準化研究院

 

高級工程師

 

  · 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工業標準化研究院(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 高級工程師
 

  · 全國電工電子產品和系統的環境標準化技術委員會 副秘書長;
 

  · 全國電工電子產品和系統的環境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有害物質檢測方法分技術委員會 秘書長
 

  · IEC/TC111/WG3國際標準化專家
 

  工作履歷
 

  2004 至今
 

  · 世界各國電子電氣綠色環保法規,標準化和合格評定製度的研究;
 

  · 中國rohs有關政策,標準和合格評定研究;
 

  · 電子電氣產品的綠色低碳環保國際標準化研究;
 

  · 綠色低碳環保安全解決方案的研究
 

  1989 - 2004
 

  · 電子產品的安全標準化研究,檢測和認證研究
 

  IEC/TC108(音視頻 信息技術和通訊技術產品安全)的國際標準化研究
 

邢志
 

清華大學 教授

 

  邢志 理學博士 清華大學分析中心 無機分析室,主要從事元素分析、原子光譜與無機質譜、離子色譜方面研究與分析工作。
 

  多年來一直從事原子光譜與無機質譜的科學及應用研究工作,主要研究領域為原子光譜分析;元素形態價態分析;元素成像;食品及環境分析。
 

  主持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NSFC 20775041;21075075;21575075),科技部重大科學儀器專項項目(2011YQ601002;2011YQ14015010)。
 

  國家級資質認定評審員(2017009251),被聘為中國科技論文在線特聘專家,《光譜學與光譜分析》、《中國無機分析化學》第一屆,第二屆編委、《分析儀器》第九屆,第十屆編委;入選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評審專家庫,浙江省自然科學基金評審委員,河北省自然科學基金評審委員,湖南省自然科學基金評審委員,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評審委員,《分析化學》、《巖礦測試》等審稿人。全國儀器分析測試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委員(SAC/TC481),全國電工電子產品與系統的環境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有害物質測量方法分技術委員會委員(SAC/TC297/SC3),全國分析檢測人員能力培訓教師(ATC001:ICP-OES、ATC005:AFS、 ATC006:AAS)。
 

  兼任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分析儀器分會副秘書長,中國質量檢驗協會檢驗檢測設備分會副秘書長,原子光譜應用與技術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離子色譜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質譜學會理事(第十屆),高校研究會光譜專業委員會委員,光譜儀器專業委員會秘書長。
 

  獲得教育部自然科學一等獎,多次獲得清華大學成果獎。發表科技論文30餘篇,其中包括Anal. Chem、Agew. Chem. Int. Ed.等。負責起草驗證多項國家標準,並研製國家二級標準物質50餘項。
 

楊 慧
 

北京市計量檢測科學研究院高級工程師
 

  楊慧,北京市計量檢測科學研究院高級工程師,資質認定國家評審員,法定計量檢定機構省級考評員,全國計量行業 WTO/TBT 通報評議協調委員會秘書處副秘書長。作為ISO/CASCO/WG44認證認可國際標準國內對口工作組成員,修訂ISO/IEC17025,作為GB27025標準起草工作組成員,起草GB27025-2018《檢測和校準實驗室能力的通用要求》
 

翟家驥
 

北京北排水環境發展有限公司

 

水質檢測中心 技術主任

 

  翟家驥:北京北排水環境發展有限公司水質檢測中心,技術主任,水質分析高級工程師,CNAS與CMA國家級評審員。
 

趙純
 

吉林大學 電子科學與工程學院 教授

 

  趙純,吉林大學電子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是由導電聚合物和無機納米顆粒製備複合薄膜,並對其結構與性能進行研究,進一步將其製備成傳感器,利用動態振動光譜等手段研究其性能,然後有選擇性的製備出各方面性能較好的器件製成小型檢測儀器。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 導電聚合物—無機氧化物納米複合物薄膜的製備與性能研究。採用原位聚合法將導電聚合物與ZrO2,SnO2,TiO2,Fe3O4 等氧化物納米顆粒中的一種或是幾種均勻複合,製成薄膜,製得的薄膜穩定性較好,製備方法簡單,薄膜的厚度和納米顆粒的尺寸可以控制。
 

  2、 複合物薄膜傳感器的紅外、拉曼光譜動態研究。通過動態檢測薄膜傳感器在通有不同條件下振動光譜的變化,研究在這個過程中各種條件對複合物薄膜本身結構變化影響的機理,找出具有靈敏度較高、穩定性和選擇性較好的複合物薄膜作為傳感器材料,並確定該傳感器的最佳工作條件。
 

  3、 微型儀器的研發。根據對材料機理的研究,選擇針對不同氣體檢測適合的納米薄膜和最優的傳感器工作條件,製得和小型儀器配套的傳感器,進一步製成小型檢測儀器。現取得的主要成果有:用於蛋白檢測分析的小型乳品蛋白分析儀,用於汽車尾氣檢測的小型氣體分析儀,用於氨氣檢測的小型氨氣分析儀。
 

張經華
 

理化分析測試中心

 

研究協作室主任

 

中心實驗室副主任

 

  張經華博士,1982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化學系分析化學專業,後分配到北京市理化分析測試中心工作,1997年獲得日本東京大學農學博士學位,1998年被評為副研究員,2000年-2002年作為日本學術振興會外國人特別研究員再次到東京大學開展博士後研究,隨後在長崎大學從事環境分析研究工作4年。他從事分析化學專業領域研究工作25年,其中擔任實驗室主任10年,曾5次公派前往朝鮮、蒙古、澳大利亞短期工作和學習,在日本留學和從事研究工作12年,具有豐富的國內外專業工作、學術交流和技術合作經驗,目前任理化分析測試中心研究協作室主任、中心實驗室副主任。
 

趙友全
 

天津大學 精密儀器與光電子工程學院,博士

 

  趙友全,天津大學/精密儀器與光電子工程學院,博士。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分析儀器學會理事,在線分析儀器委員會全國委員,環境安全與檢測儀器分會理事,天津市照明技術委員會委員,天津大學照明技術研究所副所長。
 

  長期致力於現代光學分析儀器的教學和科研工作,研製開發有顯微光譜成像、投入式在線紫外多參數水質監測系統、高性能脈衝氙燈光源等儀器與系統,所主持開發的光電編碼綜合評測儀、光譜水質分析儀、膠體金標分析儀、環境空氣分析儀、餘氯檢測儀等,已發表科技論文46篇。
 

周建光
 

浙江大學 教授

 

  周建光,出生於1970年6月。浙江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浙江大學分析儀器研究中心副主任、工業控制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固定人員。從事分析技術與儀器、生物科學與儀器、檢測技術與自動化裝置研究多年。先後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攻關/支撐課題、863計劃及省部級項目15項。發表學術論文50多篇,其中30餘篇被SCI收錄。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分析儀器分會常務理事、副秘書長。
 

周澤義
 

中國計量科學研究員

 

  周澤義研究員,1997年獲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博士學位;2003年荷蘭、英國國家計量院訪問學者;現任國家氣體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副主任,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環境計量中心學術帶頭人,國際物質量諮詢委員會CCQM氣體工作組GAWG中方首席代表和科學家。目前主要從事環境領域計量校準和溯源技術應用研究。
 

曹 實
 

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中心 處長

 

曹實,研究員,長期從事實驗室認可工作。

 

  現任CNAS能力驗證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標準物質/標準樣品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2002-2011年   CNAS實驗室處處長,負責實驗室認可工作。
 

  2012-2018.11    CNAS認可五處處長  負責能力驗證提供者、標準物質/標準樣品生產者認可、能力驗證等工作。
 

吳軼
 

上海市食品研究所 副主任

 

  吳軼,高級工程師,研究生學歷,2003年畢業於華東理工大學藥物製劑專業,畢業後進入上海市食品研究所檢測中心工作,目前擔任中心副主任,主要從事食品安全與檢測技術研究,主持和參與過的課題有:2003年上海市科委《本市主副食品流通安全預警系統構建研究》、2007年《食品中有害工業色素的檢測技術研究》、2009年《豬肉中呈味核苷酸的檢測方法研究》等,上海市商務委《本市屠宰環節食品安全技術保障研究》項目,主持科技部重大儀器專項子課題《多用途聯用樣品前處理儀器在加工食品安全檢測領域應用開發》。擔任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分析儀器分會青年工作者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國家食品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評審員等社會工作。
 

尹洧
 

北京市化工研究院 總工程師

 

  尹洧,1969年畢業於南京化工學院無機物工學專業,1976-1979年在蘭州大學進修有機分析,師從中科院院士陳耀祖教授。高級工程師,任北京市化工研究院總工程師、北京化工集團化工環保監測站站長、黃河流域水資源保護局諮詢專家、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分析儀器學會理事、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分析儀器學會環境與安全檢測儀器分會常務理事、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分析儀器學會在線監測儀器分會理事、中國化學會前處理學會理事、中國環保機械行業協會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化工學會環保分會監測學組組長,入選國家環保總局環評專家庫、商務部評標專家庫、北京市科技成果評審專家庫、北京市環保局專家庫、北京市環境應急專家庫、北京市工業促進局專家庫、北京市安全技術監督局專家庫、北京市項目評標專家庫、北京市高級職稱評審專家、北京化工協會顧問、《現代儀器與醫療》雜誌常務編委、《現代科學儀器》雜誌編委、《中國無機分析化學》雜誌編委、《食品安全與檢測》雜誌指導專家。編寫或參與編寫著作16部,發表論文108篇。曾主持制定了環境監測國家標準《GB11914-89——水質 酸性重鉻酸鉀法 化學需氧量測定》。
 

胡樹國
 

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

 

研究員

 

  胡樹國,副研究員,2005年南開大學化學系獲分析化學博士學位,同年加入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主要從事氣體標準物質製備技術研究,以及高純氣體分析等領域的研究。2008年曾在英國國家物理實驗室(NPL)氣體計量實驗室訪問工作半年。曾負責和參與多項國家、省部級科研項目,研製國家一級標準物質18種,第一作者發表中英文文章三十餘篇,獲省部級獎勵4項。
 

張經華
 

寶鋼湛江鋼鐵有限公司

 

高級工程師

 

  樂金濤長期在寶鋼集團鋼鐵材料檢測領域工作,對鋼鐵企業試驗室系統的生產檢測組織、檢測技術、檢測設備、試驗室建設等工作比較熟悉。經常參與有關金屬材料試驗方法國家標準的討論、修改、審定等工作,發表過許多有關金屬材料測試方面的專業性文章。組織參與了國內許多重大建設工程用鋼的性能測試工作,協助處理了許多大型電站、橋梁、水利、採油平臺、鍋爐容器等重大工程用鋼的質量異議等工作,具備冶金、商檢、機械工業、鍋爐壓力容器等行業材料理化檢驗專業高級檢測人員資職,有比較強的組織和技術能力,在行業裡有一定的影響力和號召力。樂金濤同志現被聘為全國鋼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力學及工藝性能試驗分技術委員會委員、全國冶金物理測試網力學與試樣加工技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儀器儀表學會試驗機分會副秘書長、廣東省金屬學會理化檢驗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物理測試》雜誌副主編、《理化檢驗-物理分冊》《工程與試驗》雜誌編委等。
 

陳保衛
 

中國農業大學

 

高級工程師

 

  陳保衛 ,2018.3月至今-中國農業大學汪懋華院士工作站 高級工程師。有多年蛋白組學、微生物鑑定相關工作以及研發背景。作為主要人員參與開發了中國自有智慧財產權微生物質譜資料庫的建設。
 

周曉光
 

國家衛健委科學技術研究所

 

特聘教授

 

  周曉光,近30年在世界一流高尖端生命科學分析儀器公司及研究機構從事分子檢測儀器產品研發與研發管理工作經驗。利用本人交叉學科的雄厚背景,帶領研發團隊完成了涉及質譜學、生物光電子學、蛋白質組學、基因組學、生物信息學、生物標靶挖掘科研工作及相關分析設備及應用產品的商業化研發工作。參與或管理了包括世界首臺電噴霧三重四極杆質譜、世界首臺電噴霧離子阱質譜、世界首臺電噴霧飛行時間質譜、串聯飛行時間質譜儀等產品的開發工作,回國後參與領導了第二代基因測序儀、數字PCR等項目的開發工作。2013年創立融智生物科技(青島)有限公司,2017年推出新一代寬譜定量飛行時間質譜平臺QuanTOF。
 

梁海泳
 

中國農業大學 特聘教授

 

  周曉光,近30年在世界一流高尖端生命科學分析儀器公司及研究機構從事分子檢測儀器產品研發與研發管理工作經驗。利用本人交叉學科的雄厚背景,帶領研發團隊完成了涉及質譜學、生物光電子學、蛋白質組學、基因組學、生物信息學、生物標靶挖掘科研工作及相關分析設備及應用產品的商業化研發工作。參與或管理了包括世界首臺電噴霧三重四極杆質譜、世界首臺電噴霧離子阱質譜、世界首臺電噴霧飛行時間質譜、串聯飛行時間質譜儀等產品的開發工作,回國後參與領導了第二代基因測序儀、數字PCR等項目的開發工作。2013年創立融智生物科技(青島)有限公司,2017年推出新一代寬譜定量飛行時間質譜平臺QuanTOF。
 

  黃建宇
 

  惠諾德(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CEO
 

  黃建宇,惠諾德(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CEO
 

  · 清華大學特聘教授
 

  · 哈佛大學訪問學者
 

  · ISO實驗室設計專家
 

  · 中國實驗室設計、建設、驗收國家標準主要起草人
 

  · 中國檢驗檢測創新聯合體副秘書長
 

  · 中國檢驗檢測學會實驗室專委會常務副主任委員
 

  · 中國實驗室儀器及設備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委員
 

  ……
 

  還有更多嘉賓將在2019中國實驗室發展大會中為您帶來精彩分享
 

  三、大會日程
 

  1.大會開幕式及大會報告
 

  ( 主持人: 曹以剛)
 

  時間:3月27日(星期三)9:00-17:00
 

  地點:國家會議中心二層會議區
 

  主持人:曹以剛

  2.專題一:實驗室認可認證及相關標準專題
 

  (主持人:張經華研究員)
 

  時間:3月28日(星期四)9:30-12:00
 

  地點:國家會議中心E232B會議室

  3.專題二:醫學臨床質譜技術專題
 

  (主持人:李巖研究員 )
 

  時間:3月28日(星期四)9:30-12:00
 

  地點:國家會議中心E231會議室

  4.專題三:食品安全實驗室的建設與應用專題
 

  (主持人:金芬研究員)
 

  時間:3月28日(星期四)9:30-12:00
 

  地點:國家會議中心E232A會議室

  5.專題四:高級別生物實驗室建設與管理專題
 

  ( 主持人:邢志教授 )
 

  時間:3月28日(星期四)9:30-12:00
 

  地點:國家會議中心E235會議室

  6.專題五:網際網路+實驗室專題
 

  ( 主持人:張志麗運營經理 )
 

  時間:3月28日(星期四)13:00-15:30
 

  地點:國家會議中心E235會議室

  7.專題六:實驗室儀器校準專題
 

  ( 主持人:沈正生教授 )
 

  時間:3月28日(星期四)13:00-15:30
 

  地點:國家會議中心E236A會議室

  8.專題七:環境實驗室建設與管理專題
 

  ( 主持人:翟家驥 )
 

  時間:3月28日(星期四)13:00-15:30

  9.專題八:高校實驗室建設與管理專題
 

  (主持人:趙友全教授)
 

  時間:3月28日(星期四)13:00-15:30
 

  地點:國家會議中心E232B會議室

註:大會日程可能根據實際情況略有調整,以現場報告內容為準,敬請諒解

 

  時間:2019年3月27-28日地點:北京·國家會議中心(天辰東路7號)



  公交:
 

  (1)運通113、983、944、944支、660、753、740、656、386、611在北辰橋西站下車;
 

  (2)運通110、328、379、419、484、518、628、751、836、913、949在大屯路窪裡南站下車地鐵:乘坐北京
 

  地鐵:
 

  地鐵8號線到奧林匹克公園站下(E西南口出站即可抵達正門)。
 

  本文系CLC 2019投稿,不代表本站的觀點和立場。文章內容僅供參考,若涉及侵權,請及時聯繫本站處理。

相關焦點

  • 大咖雲集!第二屆中國精準醫療大會本周末開幕
    大咖雲集!第二屆中國精準醫療大會本周末開幕 2019-11-21 20: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克利夫蘭醫學中心與綠葉醫療(中國)受邀參與2019中國醫院發展大會
    杭州2019年6月3日 /美通社/ -- 2019年5月24至25日,由丁香園主辦的2019中國醫院發展大會(CHDC)在杭州隆重召開。來自政府機構、醫療界、媒體共計千餘位嘉賓齊聚杭州,圍繞當前醫療熱點、醫院人才引進及管理探索、醫院品牌發展與創新趨勢等焦點問題進行探討與交流。
  • 聚焦實驗室發展熱點難點 共話行業未來 第二屆中國實驗室發展大會...
    為加強業內人士之間的相互交流與合作,及時了解中國實驗室發展的資訊動態,促進行業健康發展,以智慧·安全·綠色為主題的第二屆中國實驗室發展大會(CLC 2020)將於2020年12月8日-9日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召開。此次大會由中國儀器儀表行業協會主辦,中國出入境檢驗檢疫協會協辦,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分析儀器分會等單位承辦。
  • 2018 FGF家庭遊戲大會大咖雲集 共赴行業盛會
    一呼百應,「大咖」共聚浦江每年的FGF大會都是「大咖雲集」,從來不缺頂級大公司和大IP。在FGF,不管是需要專業信息、資源的遊戲從業者,還是衝著大IP來的遊戲愛好者都可以在現場「各取所需」。頂級公司、大咖、大IP當然也是今年FGF的「標配」。
  • 關於舉辦第二屆中國實驗室發展大會的通知
    為了推進我國實驗室技術的發展,促進國內外同行之間的相互交流與合作,進一 步推動國內外先進技成果的應用推廣,經研究定於2020年12月 8日 - 9日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舉辦第二屆中國實驗室發展大會(以下簡稱CLC2020)。  CLC2020由中國儀器儀表行業協會主辦,中國出入境檢驗檢疫協會協辦,中國 儀器儀表學會分析儀器分會、北京朗普展覽有限公司和北京雄鷹國際展覽 有限公司承辦。
  • 倪光南談軟體生態:中國正從人口紅利轉為工程師紅利
    中國軟體發展面臨前所未有的機遇。「中國正逐漸從人口紅利轉變為工程師紅利。這樣一個好的條件,我們應該利用我們人才方面的優勢,每年培養出來軟體人員世界第一。」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在2019軟體綠色聯盟開發者大會說。
  • 國際嵌入式大會在紫金山實驗室舉行
    大會以「5G,新基建創造新生態」為主題,圍繞行業應用、技術發展等角度,探討5G新基建下的嵌入式、大數據、數字經濟的發展機遇。中國國際嵌入式大會(Embedded China)在國家科技部、國家工信部和上海市科委等部門的指導下,自2008年創辦以來,已連續舉辦了12屆。
  • CNCF公布中國KubeCon和開源峰會2019演講嘉賓名單
    CNCF 主辦的中國最大規模開源與雲原生大會有來自阿里巴巴、百度、華為、騰訊和雅虎日本的演講嘉賓,加上 Linux 基金會的 Open Source Summit。
  • 街電化身雲棲大會「電力總指揮」:讓與會嘉賓深度體驗共享時代
    10月11-14日,由阿里巴巴集團主辦的雲棲大會,在雲棲小鎮舉行。作為全球雲計算TOP級峰會,雲棲大會匯聚DT時代最強大腦,頂級的科技盛宴也吸引了來自全球的參展商、開發者、相關從業人員以及科技愛好者。共享充電寶的龍頭企業街電應邀參與了本次科技界的盛會,並為雲棲大會提供了上千臺共享充電寶。歷經8年的不斷進化,雲棲大會已經成長為全球最具影響力的科技展會之一。
  • GMIC在線Pro 圓滿落幕,頂級大咖雲集,暢談前沿科技!
    9 月 25 日,GMIC 在線 Pro圓滿落幕,在為期一天兩晚的活動期間,有來自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的 100+ 位演講嘉賓、142 家企業參與其中。通過多場主題演講和圓桌論壇,圍繞科技、商業、科學、全球化、人類命運共同體等話題,展開了多形式、多維度、高標準的分享與跨界對談。
  • 大咖雲集 | 明星陣容震撼發布
    截止目前,來自20多個國家和地區,涵蓋全球百餘家國際組織、頂尖高校、國家實驗室、科研及智庫機構等逾160位發言嘉賓應邀出席。確認嘉賓中,近半為科學家和學者,企業家和政府機構各佔四分之一,線上和線下參與的境外嘉賓比例逾三分之一。
  • 陳楚生、王錚亮助陣2019雲集微店服務商大會,CAMEL駱駝發布WIN系列...
    2019年1月16,2019年雲集第四屆服務商大會在杭州國際博覽中心盛大開啟
  • 經濟學家、跨界大咖、知名企業家雲集 土巴兔生態大會即將華麗開幕
    來源:金融界網站12月22日,由網際網路裝修平臺土巴兔主辦的「數智重構 創變新生」2020·第六屆土巴兔生態大會將在深圳舉行。此次大會由中國民生銀行信用卡中心、全屋環保服務品牌天下無賊、東寶床墊贊助支持。 據悉,今年是土巴兔舉辦生態大會以來規模最大,參與生態鏈合作夥伴及跨界嘉賓最全一次盛會。
  • 2020網易未來大會6大院士領銜 馮侖樊剛等同臺主講
    2019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5G與實體經濟的未來如何,張平院士將在未來大會為您分享他的見解。陳曉紅是中國著名管理科學與工程管理專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委員,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召集人。早在2017年,就開始關注區塊鏈技術,是中國少數幾位走在區塊鏈應用研究前沿的資深科學家。陳曉紅將在網易未來大會發表主題演講,就區塊鏈技術的應用,以及如何賦能數字經濟發表獨到觀點。
  • 大咖雲集,2019金鋼鉑林杯中國明星設計師高爾夫俱樂部邀請賽正式舉行
    8月26日,由中國明星設計師高爾夫俱樂部主辦,金鋼鉑林承辦的 2019金鋼鉑林杯中國明星設計師高爾夫俱樂部邀請賽在深圳高爾夫俱樂部正式舉行。本次比賽大咖雲集,鄭忠、黃志達、陳德堅、姜哲浩、梁雄彪、琚賓、王家飛、王雪松、何瀟寧等60位全國知名室內設計師齊聚深圳高爾夫俱樂部,逐鹿高爾夫球場,共同角逐賽場殊榮。
  • CHC 2020第二屆中國(國際)氫能創新與發展大會圓滿落幕
    CHC 2020第二屆中國(國際)氫能創新與發展大會圓滿落幕 北極星電力會展網 來源:中國氫能企業創新聯盟 2020-12-25 08:48:50
  • 聚焦青科會 | 全球大咖雲集,高濃度智慧凝聚!峰會亮點提前看
    據悉,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是中國科協、浙江省政府共同發起、聯合主辦的面向全球青年高層次人才的活動,每年舉辦一次,首屆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於2019年10月26日至27日在溫州成功舉辦。開幕式在18日舉行的峰會開幕儀式上,科技界大咖雲集
  • 5G 新基建創造新生態 2020中國(長三角南京)國際嵌入式大會在紫金...
    11月26日,中國國際嵌入式大會(Embedded China)在南京紫金山實驗室隆重開幕。中國國際嵌入式大會(Embedded China)在國家科技部、國家工信部和上海市科委等部門的指導下,自2008年創辦以來,已連續舉辦了12屆。
  • ...大健康產業高質量發展大會暨第五屆中國醫藥研發·創新峰會(PDI...
    今年開年的「新型冠狀病毒」來勢洶洶給中國經濟形勢布上一層陰影。作為醫藥人的我們更是肩負使命,為推動醫藥大健康產業持續利好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綿力。深耕醫藥信息行業十餘年的藥智網再次牽頭召開2020大健康產業高質量發展大會暨第五屆中國醫藥研發·創新峰會(PDI),恰逢其時,意義深遠。
  • 7位圖靈獎得主確認參會!2020世界人工智慧大會「朋友圈」再擴容
    新華網上海6月22日電(馮麗)2020世界人工智慧大會重磅嘉賓數量較去年繼續增加,已有7位圖靈獎得主確認參會。6月22日上午,在上海市政府新聞發布會上,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主任吳金城介紹了2020世界人工智慧大會雲端峰會的籌辦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