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五月的深圳,已經迎來了多場雷暴、強降雨天氣。不少市民早早收到天氣預報,「宅」在家裡。然而,就在剛剛過去的周末,深圳寶安西鄉一人在家中遭遇雷擊,導致四肢及面部燒傷面積近40%。
社區工作站初步推測,是雷電擊中擋雨棚後引起球狀閃電隨氣流進屋形成衝擊波,才引發事故。雷暴天氣下,連躲在家裡都不安全了嗎?
廚房傳來一聲巨響,市民燒傷面積近40%
6月6日深圳雷電預警信號生效,寶安、光明、南山等多區出現強降雨和雷暴天氣。
曾女士一家5口租住在寶安區西鄉街道的流塘工業區一綜合樓5樓。當天下午4點半左右,一聲巨響卻打破了家裡的寧靜。
曾女士回憶,當時一道白光先是擊中廚房的頂棚,隨後屋子被閃光照亮,一聲巨響過後,強勁的氣流衝擊而來,地面為之顫動。當曾女士尋聲跑進廚房,原本正在廚房裡忙碌的母親已經癱坐在地上,周邊散落著窗戶玻璃碎片。
隨後,曾女士母親被120送往附近的寶安人民醫院進行救治。筆者從寶安人民醫院了解到,患者四肢及面部燒傷面積近40%,大部分為二度燒傷,也有部分為三度燒傷。
醫院表示,目前患者病情平穩,正在接受抗感染治療,後續可能需要植皮手術。同時,曾女士的妹妹腿部、眉毛和頭髮也被熱浪灼傷和烤焦。
本文圖均為南方+客戶端 圖
初步調查:雷電擊中擋雨棚後引起球狀閃電
筆者從西鄉街道流塘社區工作站獲悉,事發後流塘社區工作站三防辦迅速成立調查組介入調查。經現場調查核實,事發的房屋為新雄實業公司綜合樓,由新雄實業公司進行物業管理。
此前,曾女士一家懷疑是天台上亂搭的電線順著雨棚,將雷引入了家中。工作人員經現場勘查和查閱報告,該樓棟消防用電符合安全標準,同時園區內房屋也均安裝了防雷裝置。
新雄實業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公司於2017年5月聘請深圳市安智電氣消防安全監測有限公司的專家對事發房屋的防雷裝置進行了整體檢測,並出具《建築防雷裝置檢測報告》AZFLBG/(2017)05.0741,針對檢測報告中不符合標準的項目,新雄實業公司進行了限期整改,並於2017年12月進行復檢,同時出具了《建築防雷裝置檢測復檢報告》。
流塘社區工作站工作人員表示,經調查,該樓棟的消防用電符合安全標準,初步推測為雷電擊中擋雨棚後引起球狀閃電隨氣流進屋形成衝擊波,才引發的事故。
流塘社區工作站表示,日前市裡已經成立了調查組,就此事進行調查。該站也將繼續跟進此事件,同時組織工作人員開展轄區建築防雷裝置檢查,並加大防雷科普宣傳力度,做好防災減災工作。
雷暴天氣如何做好防雷措施
6月8日上午8:53分,深圳市氣象局官方微博「深圳天氣」發布了閃電的統計數據。
6月5-8日,深圳市記錄到閃電次數5236次,而2019年全年深圳共錄得雲對地閃電(含深汕)次數為22635次。也就說,僅這4天錄到的閃電次數,接近去年全年的1/4。
#什麼是雷電
雷電是伴有閃電和雷鳴的一種雄偉壯觀而又令人生畏的放電現象,是自然界最為壯觀的和重要的大氣現象之一。早在1752年科學家富蘭克林就對閃電進行了深入研究,揭開了雷電的神秘面紗,證實了「雷就是電」。
#閃電的能量
閃電通道溫度可達到30000K,比太陽表面溫度10000K還高,閃電具有高電壓、大電流的特點,其電效應、熱效應和機械效應有很強的破壞效果。閃電具有高電壓、大電流的特點,其熱效應、機械效應和物理效應有很強的破壞效果,被聯合國列為十大自然災害之一。
#那麼閃電能量能不能收集起來利用呢?
閃電的破壞力主要體現在功率大,但是能量不算大。1次閃電約等於5個100瓦燈泡工作一個月的能量,收集的意義不大,技術難度也很高。
#閃電的類型
根據閃電發生的位置,我們可以把閃電分為雲地閃、雲閃、雲際閃電三種類型。
根據閃電的形狀,我們把它們分為枝狀、片狀、線狀、蛛狀和球狀等。
除了我們常說的屋頂、空地等危險地帶閃電也會擊中建築物的側面,因此雷雨天氣不要站在露天的陽臺處,也儘量遠離窗邊。
一般來說雷擊的出現是隨機性的。但假如有人在野外相對空曠的區域撐傘,或者打手機,那麼遭受雷擊的可能性就相對增加。
遇到雷雨天氣時,我們一定要第一時間找到安全場所躲避,在室內也不能放鬆警惕,
那我們究竟該如何做好防雷措施?趕緊拿出小本本學習起來吧。
(原題為《深圳女子家中遭雷擊,燒傷面積近40%(附夏季防雷要訣)》)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