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大量藍色水母擱淺,藍藍的一片規模罕見十分壯觀,據悉大約有十億隻水母擱淺在海灘上,水母本是在海水裡生活的,究竟是什麼原因令這些水母擱淺在岸上呢?離開了水它們還能繼續生活嗎?近幾周,美國西海岸海灘突然湧上了大約十億隻「藍色水母」,它們密密地擁擠在一起,形成了一道藍色風景線。
大量藍色水母擱淺
大量藍色水母擱淺
在目光所及之處,它們密密地遍布了整片海岸,專家估測其數量多達十億隻。蒙特利半島學院的海洋生物學家凱文·拉斯科夫說,這些神秘的小生物在六周前一波波衝湧到了美國西海岸沙灘上,最近又在加利福尼亞出現了。
十億隻水母擱淺,數量驚人得有些不可思議,如此多的水母擱淺這是正常現象嗎?水母為什麼會擱淺?這對人類的生活會不會造成影響呢?雖然場面壯觀唯美,但是美麗的背後也暗藏危機。
據悉不同的水母種類,其毒素的活性、強度也有很大差異。由於水母毒素成分的複雜性和結構的新穎性,使得水母毒性具有多種生物活性,包括溶血性、酶活性、神經毒性、皮膚壞死、肌肉毒性、肝臟毒性以及對心血管系統的活性等。
水母是水生環境中重要的浮遊生物,屬於刺絲胞動物缽水母綱。水母是一種非常漂亮的水生動物。它的身體外形就像一把透明傘,傘狀體的直徑有大有小,大水母的傘狀體直徑可達2米。傘狀體邊緣長有一些須狀的觸手,有的觸手可長達20-30米。
水母身體的主要成分是水,並由內外兩胚層所組成,兩層間有一個很厚的中膠層,不但透明,而且有漂浮作用。這些神秘浮遊物的體型呈傘狀,仿佛船上的白帆,因此也得名「順風水手」,或叫「帆水母」。就像蒲公英的種子播撒需要風一樣,它們在海水中常年漂浮著憑著海風決定前往的方向。
它們御風而行,順水而上,在茫茫大海上無所畏懼地前行、尋找食物,因此用「水手」一次來形容它們並不為過。但是近幾年來,由於海上的風向發生變化,它們被迫衝刷到了海岸上,這樣的結局幾乎只有一個——死亡。
「像是這樣大範圍的擱淺其實很常見,通常每3年到6年發生一次。」生物學家凱文說,帆水母雖然漂亮,但我勸人們不要去撿,因為上了岸後,他們水晶版透明的身體就會幹掉,皺成一塊塑膠,像品客薯片似的。另外拾撿海洋生物違反加利福尼亞的法律規定。
很多遊客也許會對這種神秘漂亮的小生物感到好奇,禁不住伸手觸一觸它們。專家表示,帆水母的刺雖然能夠傷害到它們的獵物,卻並不能刺穿人類皮膚,所以不用太過擔心。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切勿用剛剛觸碰水母的手揉眼睛或接觸嘴巴。
帆水母的體型大概7到10公分,像果凍似的膠狀身體呈靛藍色,以充氣的帆狀浮囊漂浮在海面上,通常依靠下方的刺細胞觸手擊昏獵物,它們主要吃浮遊生物和魚蛋。
然而,除了周期性的出現外,研究者對這些神秘的小生物知之甚少。「它們會在海岸上一出現就是幾百萬隻,這每次都讓我們感到驚奇。」
帆水母雖然酷似水母,但卻不是水母,只能算是其「近親」,它們屬於一水螅綱銀幣水母科類的浮遊生物。在海洋中間漂浮時,也會發芽複製出極小極小的水母體,這些小水母體會下沉到海下2000多米處成長發育,產生精子和卵子進行繁殖。
原標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