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幻覺》是由理查·凱利執導,傑克·吉倫哈爾、凱薩琳·羅斯等主演的一部 科幻電影。該片於2001年10月26日在美國上映。
影片講述了一個患有幻覺綜合症的中學生,有夢遊的問題。而在夢遊和幻覺出現的一個夜裡,他見到一個六英尺高的巨型兔子,這隻第一眼看上去很恐怖的兔子實際是萬聖節的裝扮而已,他實際是一個擁有時空旅行能力的在未來已故的人。
2001年,理察·凱利憑藉該片獲得第17屆聖丹斯電影節評審團大獎-劇情片提名。
故事發生在1988年一個充滿田園風光的郊區,達可(含黑暗之意)全是些奇怪而複雜的人物,兒子湯尼天分很高,但神經有問題,能透過一隻名叫福蘭克的兔子看見未來。湯尼的醫生發現他有夢遊的習慣,但該習慣居然救了他一命,因為從飛機上掉下一臺引擎,剛好砸到他的臥室。更奇怪的是,沒有飛機承認自己丟失了引擎。這一切到底是幻覺還是真實的?值得仔細揣摩。
東尼( 傑克·吉倫哈爾 飾)青春期少年,東尼某天與家人正吃著披薩時,突然發覺自己竟然開始接受到來自外太空的訊息。那個晚上,東尼被召喚出他的房間,也因此逃過了一架飛機墜毀在他家房頂的劫難,而此後更多不可思議的事情接連發生。
利利安·瑟曼(凱薩琳·羅斯 飾)心理醫生,從東尼家人的口中得知,東尼時常出現幻覺,而且行動非常詭異,疑似出現了嚴重的心理問題。為了弄清事情的真相,她決定與東尼見面,然而在交流的過程中卻發現,東尼所說的事情或許並不是幻覺。
凱倫(德魯·巴裡摩爾 飾)英文老師,大學畢業後進入到了一所普通高中任教,憑藉親切溫和的性格以及幽默輕鬆的教學方式受到了學生們的歡迎,不過讓凱倫不解的是,一個名叫東尼的學生卻似乎對她的課程完全沒有興趣。
死亡幻覺電影劇照整部影片感覺並非科幻懸疑而更像一套物理命題,事情源發於一個異界點(機戰用詞,本片中指聖物)即飛機引擎的穿越,由此產生的質量不守恆導致了世界被徹底毀滅;人胸前的液體其實就是那個人未來的行為軌跡,男豬能夠看到這個的原因源自於無數次失敗循環中所累積下來的記憶傳承;至於眾說紛紜的關於片頭片尾男豬詭異的笑容,個人理解為片頭是潛意識內對又一次循環失敗重新再來的無奈,片尾則是對循環終於結束的欣然釋懷(無間地獄啊)。也就是說,只要大家在片中好好讀完時空旅行奧義書的內容,即便不去做預習,也能順利將整個前因後果全部弄清,而所謂的結局式電影架構也將因為結局的缺乏懸疑缺乏震撼而難以成立不復存在。
一部像《穆赫蘭道》一樣難解的影片。
這是一部難懂的電影,一切將在你讀懂《The Philosophy of Time Travel》
死亡幻覺的劇照之後,找到所有的答案。在《The Philosophy of Time Travel》中,將有對「離線宇宙」、「原發宇宙」、「聖物與活體」、「被控體」、「活體接受者」、「夢」、「死控體」、「活控體」等簡要的解析。
當看完《The Philosophy of Time Travel》,一切都會慢慢的清晰,本片所要表達的主旨,簡要的可以做如下的解析
我們生活在危機四伏的原發宇宙中。由於某些不可知的原因,原發宇宙會偶爾偏離正常的時間軌道,走向註定毀滅的歧路--離線宇宙。離線宇宙出現的第一個信號是「聖物」的降臨。為免於整個世界的覆滅,某個被「神之手」選中的「活體接受者」必須在離線宇宙的大限到來之前,將「聖物」送還原發宇宙。他周圍的「被控體」將竭盡所能誘使他完成這一天降大任--「神聖調停」。在這之後,離線宇宙將準時關閉,原發宇宙則返回「歧路」的起點,繼續沿原有方向運行。而包括「活體接受者」在內的一切「被控體」,都將不復記憶。心中只留些許殘片,仿佛大夢剛覺。
本片故事(除最後一段之外)均發生在離線宇宙之內,一切事件都沿著宿命的軌跡引向唯一的結局Donnie犧牲自己,拯救原發宇宙。「聖物」為噴氣發動機,「活體接受者」是主人公Donnie Darko,「被控體」是其餘所有人物(即時空渦流產生地Middlesex的小鎮居民。其中弗蘭克和女主角Gretchen均是「死控體」,但只有弗蘭克使用了異次元通道與Donnie溝通;他們在離線世界裡唯一的作用就是設置「引導陷阱」,保證Donnie了解一切真相併成功地將「聖物」及時送回原發宇宙)。離線宇宙的大限是28天6小時42分12秒。那一刻到來之時,也就是黑洞吞噬一切的世界末日。
字符錯誤
死亡幻覺電影劇照1.雖然在課堂上討論取材(33秒約。導演剪輯版),唐尼農民女士稱他的英語老師。人物的名字是城堡內女士。農民是健身房的老師。
連續性
[3]1..在農夫的太太生活行活動期間類,Cherita放置一個「X」來回答她的問題卡在黑板上。當唐尼被稱為下一個「X」Cherita3.放在董事會幾乎看不見,像half-erased。
2.唐尼談論時間旅行時和他的科學老師第一次從背後鬼鬼祟祟的在脖子上改變立場的領子襯衫,脖子上時,相機開關之間額和後方的角度。
3.在汽車和他的父親,旅客可以看到一面鏡子外的窗口。在鏡頭之間來回唐尼和他的父親,鏡子角度明顯變化。
4.當唐尼的科學老師開始談論羅伯塔麻雀的書,唐尼將彈簧繞在脖子上。相機削減唐尼的書和削減直接回后角唐尼的緊身依然緊繃的脖子上,它不會如果他釋放控制的一端。
錯誤的地理
1.米德爾塞克斯,維吉尼亞州,地勢較為平坦,沒有山這部電影中所描繪的一樣。
理察·凱利的《死亡幻覺》無疑可以算是一部「體制外」的美國式電影,雖然它
死亡幻覺電影海報並沒有完全的脫離美國電影的主流意識形態,但至少已經脫離了好萊塢式的影片敘事手法,在當代的美國電影裡,尤其又是作為一個導演的處女作,這樣的影片可以算是鳳毛麟角了。理察·凱利拍《死亡幻覺》的時候僅僅只有25歲,所以影片當中處處表現出青年人的叛逆和放蕩不羈。影片成功的塑造了一個不折不扣的「離軌者」——唐尼,他似乎是與整個世界都格格不入,卻在最後犧牲了自己,拯救了世界。其實影片想表達重點並非是唐尼拯救了世界,而是對唐尼命運的諷刺。世界不會因任何人而改變,多數人只能使自己改變去適應世界,唐尼並不「多數人」,所以在影片的結尾,伴隨著只有十八歲的加裡·朱爾(Gary Jules)用他老成的聲音唱的一曲《瘋狂的世界》(Mad World),唐尼離開了這個既陌生又瘋狂的世界。影片的這個結局可以算是一個「完美」的結局 ——「離軌者」最終通過犧牲自己拯救了世界,世界又恢復了正常,而留下的僅僅是唐尼家人的悲痛。不過,對於這樣一部影片,似乎故事本身並不怎麼重要。
相信許多人在看過影片以後,都會覺得這是一部晦澀難懂的電影。在分析影片的時候,我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的事情,那就是不同於我看過的其他的一些較難懂的影片,這部影片的敘事手法其實非常的簡單。在這裡我不妨列舉幾部,《一條安達魯狗》的難懂是由於鏡頭之間的剪切無連貫性並且無邏輯可言,《記憶碎片》的難懂是由於倒敘正敘交叉以及對主人公過去的未知,還有《2001太空漫遊》第四段的難懂是由於抽象的且無意義的鏡頭之間的連接。而《死亡幻覺》的鏡頭之間的切換連貫性很好,影片一直保持著傳統的順敘的敘事方法,在影片當中幾乎沒有插曲式段落和非時序組合段,也基本上沒有抽象的和無意義的鏡頭(片中雖然有些唐尼夢裡的鏡頭,比如被水淹了的學校,這不能算是抽象的鏡頭)。那麼,到底影片為何會如此的晦澀難懂呢?為了深入的分析這部影片,有必要先藉助麥茨的大組合段理論,對影片先做一個一覽表
1 序幕 段落 唐尼在山上醒來,騎自行車回家。(場景1~5)
2 場景 唐尼一家人吃晚飯,唐尼和姐姐爭吵。(場景6)
3 組合段 唐尼的母親和姐姐交談。母親進入唐尼的房間,二人發生口角。唐尼的母親把事情告訴唐尼的父親。唐尼對鏡子吃藥。唐尼的父親晚上起來看電視。(場景7~11)
4 段落 弗蘭克叫醒唐尼,告知他世界將在28天後滅亡。(場景12)
5 段落 唐尼家的房屋突然強烈震動。(場景13~15)。
死亡幻覺劇照(4)6 場景 唐尼在高爾夫球場被鄰居叫醒。(場景16)
7 段落 唐尼回家,得知自己的房間被飛機引擎砸到。聯邦航空局的人找到唐尼的父母,給唐尼一家安排賓館。(場景17)
8 段落 賓館,唐尼和小妹妹吵架。唐尼父母慶幸唐尼死裡逃生。(場景18~19)
9 場景 唐尼和妹妹以及幾個同學一起等校車,聊天。(場景20)
10 段落 校園,片中大部分的主要人物出現。(場景21~22)
11 段落 英文課,老師讓唐尼回答問題。格雷琴進入教室,選了唐尼旁邊的座位坐下。(場景23)
12 段落 唐尼的父親開車載著唐尼,二人在車上聊天,險些撞到斯巴羅太太。老人去信箱看信,裡面沒有信。老人對唐尼私語,之後回自己的屋子。(場景24~25)
13 場景 唐尼第一次去見心理醫生,告知她一些關於自己的新朋友弗蘭克的事。(場景26)
14 場景 法莫的課,放吉姆的錄像帶。(場景27)
15 段落 弗蘭克引導唐尼破壞了學校的主水管。(場景28)
16 組合段 唐尼和幾個同學等校車,得知學校發大水的消息。格雷琴被班上兩男生欺負,唐尼送她回家。(場景29~31)
17 場景 唐尼第二次去見心理醫生,談起格雷琴。(場景32)
18 組合段 警察來唐尼的班級調查學校被淹的案子。唐尼在廁所被襲擊。(場景33~34)
19 場景 唐尼和朋友在郊外玩,再次看到一直在等信的斯巴羅太太。(場景35)
20 交替敘事組合段 家長會,法莫發言。唐尼在廁所遇到弗蘭克。(場景36~37)
死亡幻覺電影劇照21 組合段 英文課,唐尼詩歌朗誦,提到弗蘭克。法莫的課,唐尼頂撞老師。唐尼被學校處罰。唐尼的姐姐在打電話時提到唐尼頂撞老師的事情。(場景38~41)
22 組合段 唐尼去找曼尼託老師詢問關於時間旅行的問題,曼尼託提到斯巴羅和她寫的《時空旅行哲學》。唐尼在學校的教師合影照片上看到了斯巴羅。晚餐時,唐尼提起斯巴羅。(場景42~44)
23 場景 唐尼第三次去見心理醫生,提起斯巴羅對他說的話。(場景45)
24 組合段 唐尼的媽媽和朋友談論吉姆。唐尼發現自己能夠看到每個人下一部的走向,並跟隨引導,在衣櫥裡拿到一把槍。(場景46~48)
25 組合段 唐尼和同學等校車。曼尼託老師的課。唐尼和格雷琴一起回家。(場景47~49)
26 組合段 唐尼的父母在吃飯的時候談論唐尼。唐尼和姐姐刻南瓜。唐尼的父母去見唐尼的心理醫生。唐尼拿刀刺弗蘭克的眼睛。(場景50~53)
27 場景 唐尼和格雷琴在遊戲機房。(場景54)
28 組合段 曼尼託和凱倫談論唐尼。吉姆來到唐尼的學校演講。唐尼對格雷琴提到斯巴羅太太,他們一起去斯巴羅太太家。(場景56~59)
29 組合段 唐尼再次去找曼尼託老師。英文課,凱倫再次提到弗蘭克。晚上,唐尼躺在床上思考。(場景60~62)
30 組合段 唐尼撿到吉姆的錢包並得知了他的住處。唐尼第四次去見心理醫生。曼尼託老師的課。(場景63~66)
31 交替敘事組合段 唐尼和格雷琴去看電影。唐尼的學校文藝演出,吉姆到場。格雷琴睡著,唐尼從電影院出來,燒吉姆的房子,然後回到電影院。(場景67~70)
32 場景 唐尼和格雷琴在山上醒來。(場景71)
33 場景 唐尼和父親交談。(場景72)
34 場景 唐尼的姐姐在電視上看到吉姆被捕的消息。(場景73)
35 交替敘事組合段格倫被解僱。法莫得知吉姆被捕的消息。英文課,格雷琴反駁唐尼提出的觀點。法莫去找到唐尼的母親。(場景74~78)
36 場景 唐尼和母親交談。唐尼給斯巴羅太太寫了信。(場景79~80)
37 場景 唐尼和姐姐送走母親和妹妹。(場景81)
38 段落 教室,唐尼得知格倫被解僱的消息,在走廊遇到陳雪莉。(場景82~84)
39 場景 唐尼第五次去見心理醫生。(場景85)
40 場景 唐尼的姐姐告訴唐尼她考上了哈弗大學。(場景86)
41 組合段 唐尼家,開萬聖節派對。心理醫生給唐尼的母親電話留言。格雷琴來到唐尼家。唐尼的母親打電話回家。(場景87~91)
42 段落 唐尼帶格雷琴去斯巴羅太太家。在斯巴羅太太家,二人被襲擊。格雷琴被弗蘭克軋死。唐尼開槍打死弗蘭克。斯巴羅太太對唐尼說了一句話後回屋。(場景92~94)
43 段落 唐尼離開家,開車載著格雷琴的屍體上山。唐尼的母親和妹妹乘坐的飛機失事。(場景95~101)
44 非時序段落 之前發生的所有事情。(場景102)
45 段落 唐尼被飛機引擎砸死。(場景103)
46 組合段 唐尼周圍的人在各自的臥室。唐尼的屍體被抬出,引擎被運走。(場景 104~110)
47 段落 格雷琴經過唐尼家門口,她並不認識唐尼。(場景111)
死亡幻覺電影劇照在這一組合段分析中,我們不難注意到一條線索,影片中每一次在唐尼身上發生一些事情之後,都是唐尼去找到他的心理醫生傾訴。實際上在影片當中,這個心理醫生根本不能算是一個醫者,她僅僅是作為唐尼的一個聆聽者,同時也作為一個導演把唐尼的內心世界表達出來的媒介。唐尼總共去了心理醫生家裡五次,我們注意一下這五次談話的內容的重點,就能歸納出唐尼的內心想法。第一次,唐尼提到弗蘭克,說弗蘭克告訴他世界末日要來了,但他看上去上沒把這當回事,這個時候,唐尼還並不相信弗蘭克說的話,然而從後面他的表現來看,他對此還是有所擔憂的。第二次,心理醫生催眠了唐尼,唐尼也把他內心裡對格雷琴的喜歡和性慾表達了出來,甚至開始手淫,這表現出的是唐尼內心世界因為格雷琴的出現發生了很大的改變,事實上,後來格雷琴的誘導甚至比弗蘭克更加有效。這段也是很有幽默元素的一段,配樂也異常的舒緩。
第三次,唐尼跟心理醫生談論起斯巴羅和《時空旅行哲學》一書,當心理醫生問他對斯巴羅說的「所有生物都會孤單的死去」有什麼感想時,唐尼提到他在8歲的時候,他養的小狗孤單的死去,他表現出恐懼和憂傷,在這個時候唐尼似乎已經發現了自己的宿命,但他還無法確定。第四次,唐尼把自己能夠看到每個人下一部的走向的特異功能告訴心理醫生,當醫生問他他找到了什麼的時候,他撒了謊,事實上他是找到了一把槍,而後來他正是通過這把槍殺死了弗蘭克。
第五次,也是兩人談的最長的一次,在催眠以後,唐尼說出了破壞水閥和燒吉姆房子的事情,唐尼說自己「有能力製造時間機器」,即是說他已經知道了自己的宿命,但是他仍然不能接受,所以他變的異常的痛苦和無助。這五次談話可以把唐尼的心理狀態的變化歸納出來,簡單的說,就是唐尼在弗蘭克的誘導下接近他的宿命,然而開始他並不相信弗蘭克的話,當格雷琴作為第二個誘導者出現後,唐尼開始漸漸明白了自己的宿命,起初他不能確定,但在讀了斯巴羅的書並發現自己具有「活體接受者」的能力時,他終於知道了自己的宿命,他變得恐慌和無助。最終他也在弗蘭克和格雷琴的誘導之下完成了他的宿命。影片的各個角色也很複雜,這個在後面介紹了《時空旅行哲學》以後再進行詳細的分析。
死亡幻覺電影劇照在影片當中運用了大量的推鏡頭,如場景1、場景 17、、場景19、場景23、場景31、場景43、場景47、場景50、場景59、場景61、場景72、場景90、場景91、場景101等等。在影片的一開始就有一個長達50秒鐘的推鏡頭,鏡頭從很遠的地方慢慢的推向躺在山路上的唐尼,伴隨著背景的打雷聲和鳥叫聲,後面唐尼詭異的一笑,然後離開景框,這個段落在影片一開始就營造了一種十分詭異的氣氛。推鏡頭運用還可以使觀影者在一個鏡頭內了解到整體與局部的關係,主體與後景、環境的關係,當被攝主體在畫幅中逐漸變大時,將觀眾的注意力引導到所要表現的位置,在場景47中,唐尼和幾個同學一起等校車,這時候是一個中景,突然一架飛機從天空飛過,伴隨著飛機轟鳴聲,所有的人抬頭向上看,鏡頭慢慢向前推向唐尼,唐尼抬起的頭慢慢底下來,歪著嘴,很憂鬱的樣子。這個推鏡頭我覺得是影片中應用的最好的一個。
一方面成功的把觀眾的注意力引導到唐尼的表情上,另一方面暗示了唐尼的命運。而場景59 中,同樣開始是一個中景,突然格雷琴似乎看到了什麼,音樂也開始變得詭異,這時候鏡頭開始推向二人,讓觀眾可以清楚的注意到他們的表情變化,反打鏡頭,斯巴羅太太正在陽臺上看著他們。這跟場景47中的推鏡頭的有異曲同工的效果。推鏡頭還有增強畫面的逼真性和可信性、使人如身臨其境的效果,例如在場景19中,唐尼的父母在談論意外死去的高中同學,慶幸唐尼的死裡逃生,這一段只有一個鏡頭,就是一個長達85秒鐘的推鏡頭,這個鏡頭確實給人一種很強烈的真實感。
那麼我們如何通過這一組合段分析來說明影片難懂的原因呢?可以看到,影片總共有48個段落,111個場景。這說明了什麼呢?不妨來對比一下電影《美國往事》,《死亡幻覺》的導演剪輯版是133分鐘,而《美國往事》則是229分鐘,片長多出了一個半小時;《死亡幻覺》有47個段落,而《美國往事》只有29 個;《死亡幻覺》有111個場景,而《美國往事》只有86個。從這組數據當中不難看出,雖然《死亡幻覺》這部影片基本上時按照順敘的方法來敘事的,但在敘事的過程中,場景的切換頻率是非常的高的。往往是觀眾在觀看一個場景的時候,還沒有理解到這個場景想要表達什麼,就已經切換到下一個場景了,例如場景 56,曼尼託和凱倫談論唐尼,這一場景只有持續了短短15秒鐘,就切換到了吉姆來到唐尼學校演講的這一場景;還有場景71,唐尼和格雷琴在山上醒來,這一場景只有不到10秒鐘,並且沒有任何的臺詞。高頻率的場景切換使得影片的節奏非常的快,以至於觀影者很難有思考的時間。這是從結構上分析出的影片難懂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