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生長中後期,噴2次磷酸二氫鉀+硼肥+鉬肥,可顯著增產
前幾天,有花生種植戶給我們團隊來電,分享了去年種花生的一些經驗。這位農戶去年種花生是採用我們的推薦方案:磷鉀源庫(99.7%磷酸二氫鉀)+鉬源庫+硼源庫,還搭配了EDTA螯合鈣,結出來的花生顆顆飽滿,用手很難捏開,真的長得太壓秤了。
感謝這位花生種植戶分享的種植經驗。確實如此,在花生種植過程中,使用這樣的配方是有一定科學道理的。
大量試驗研究表明,在花生的生長過程中,科學使用磷酸二氫鉀、鉬肥、硼肥、鈣肥等,可使花生莖葉生長旺盛,開花量大,根系強大,根瘤較多,單株結果能力,提高產量可達20-30%。
今天我們一起來談談磷酸二氫鉀、硼肥、鉬肥、鈣肥在花生種植上的作用及關鍵使用時期。
鉬肥
鉬對於豆科作物來說,是不可或缺的,豆科作物需要從空氣中固氮,就要鉬的參與,一般是建議在花生的花期和莢果期噴施鉬肥,建議使用2-3次,可以用複合糖醇螯合的鉬源庫,不僅是花生,其他豆科類植物也是需要及時補充鉬肥的。
硼肥
硼不僅能夠有效促進花生花粉管伸長和花粉萌發,還能提大大高花生開花授粉率,使得花生顆粒多,產量更高。硼肥用得好,花生顆粒更飽滿。花生也是喜鈣植物,硼充足有利於鈣吸收,可以在苗期、開花期、莢果期使用。建議補硼可使用冷水速溶硼肥~硼源庫。
磷酸二氫鉀
磷酸二氫鉀磷鉀養分含量高,能快速補充磷鉀營養,水溶性好。磷酸二氫鉀一般在花生花期,莢果期、膨大期使用,不僅能夠讓莢果飽滿,而且防止後期花生葉片早衰,增產效果明顯,可以使用純度更好的磷鉀源庫~99.7%磷酸二氫鉀等。
磷鉀源庫,99.7%磷酸二氫鉀,促進花芽分化、保花保果、膨果上色、抗寒抗凍等功效!
綜合多種因素,建議在花生花期和莢果期噴施2-3次:
磷酸二氫鉀+鉬肥+硼肥,具體配方為:硼源庫10-15克+鉬源庫20毫升+磷鉀源庫50克兌水30斤噴霧,如果葉色偏黃,可以加入50-100克尿素,充分溶解之後一起噴施。如果經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還可以加入鈣源庫等鈣肥效果更好。
在花生的生長過程中,為啥要適量補充優質鈣肥?
花生與人一樣都是需要鈣質的,花生在剛出苗時如若缺少了鈣肥,就會導致根系發育不良、花生苗抗病抗逆能力差,但是施用鈣肥是要分時間段的,掌握好時間,花生就可以顯著增產增收。
花生是喜鈣作物,鈣肥可促進花生根系生長,增加根系活力,防止花生早衰,還能促進花生果仁飽滿,提高百粒重和蛋白質含量,增強花生抗病性能。
花生施用鈣肥,要因土因肥制宜
由於花生不耐鹽鹼,故在缺鈣的鹽鹼土上,要施用含鈣的酸性肥料,這樣不僅能滿足花生對鈣的營養需要,而且能夠中和土壤,緩解、矯治鹽鹼對花生的危害。
鈣肥要適時施用
由於花生在生長新根、幼根、果針時,不能缺鈣,故施鈣的時間,即應做基肥早施和花果針剛出現時追肥,分兩次施下。
鈣肥要適量施用
一般酸性土壤每畝施石灰50-60公斤,或鈣鎂磷肥35-40公斤,鹼性土壤每畝可施過磷酸鈣30公斤。鈣肥施用量不可過少,否則,增產不明顯。也不可過多,否則,不僅造成浪費,還會破壞土壤結構,降低經濟效益。
尤其在花果針剛出現時,最好通過葉面噴施蓋世美~複合糖醇螯合鈣或者更穩定的鈣源庫~EDTA螯合鈣。
用一句最通俗的話來講,花生鈣肥施得好,不但果仁重,花生殼也重,賣起來肯定不吃虧。
花生生長後期,噴2次磷酸二氫鉀+硼肥+鉬肥,可以顯著增產
當花生已經處於幼果膨大期,這是產量形成的最後一關,也是很關鍵的一步。這段時間的管理決定花生的產量和品質。管理重點就是保護葉片,防止葉片出現早衰,增強光合作用,促進莖葉中的養分向籽粒轉移,增加粒重,使花生籽粒飽滿,出仁率高。
近期有不少農戶諮詢,花生田間出現了大量黃葉現象,這種現象可能是由於脫肥而引起的早衰。
眾所周知,花生籽粒的膨大,80%以上養分來自於莖葉中的光合作用產物。加上後期根系的吸收能力大大減弱,如果此時葉片出現發黃,必然會導致花生不飽滿、空癟。
巧噴葉面肥,防治花生黃葉、脫肥早衰,還可以顯著增產!
建議大家可以噴2-3次磷酸二氫鉀和硼肥、鉬肥,既可以提高花生的抗乾熱風、防倒伏、防早衰等特點;磷酸二氫鉀可以延緩莖葉早衰,增強葉片光合作用,硼肥、鉬肥可以促進根瘤菌的繁育、促進莖葉中光合產物向花生籽粒轉移,從而達到籽粒飽滿,果仁大且重的結果。
用磷鉀源庫(99.7%磷酸二氫鉀)50克+硼源庫10克+鉬源庫20毫升,兌水15公斤噴施2次。如果花生植株黃化較嚴重,建議再加入100-200克尿素。
花生中後期,注意防旱排澇,防病蟲
長期乾旱或者澇害,主要也是影響葉片功能,導致發黃或枯萎早衰。花生飽果成熟期,注意防旱排澇。尤其是夏花生,收穫季節在秋季,如果排水不良,還會導致大量爛果。
花生中後期主要病蟲害有葉斑病、瘡痂病、莖腐病、白絹病、根腐病、黑黴病及蠐螬、棉鈴蟲、斜紋夜蛾等。要在加強化學防治的同時,大力推廣殺蟲燈、性誘劑等綠色控害技術,既有效防治病蟲,又兼顧食品安全。
1、防治葉斑病、瘡痂病等病害。
當病葉率達到 10%時,畝用 30%苯醚甲環唑·丙環唑(愛苗)乳油 20 毫升,隔 10~15天噴1次。多雨高溫天氣注意搶晴噴藥,如噴藥後遇雨,要及時補噴。
2、防治莖腐病、白絹病、根腐病、黑黴病等。
可在花生結莢初期畝用 6%戊唑醇 180 毫升或 50%撲海因 100~150 毫升,對水 100~150 公斤噴澆莖基部,每隔 10~15天噴1 次,連噴 2~3 次,進行防治。
3、防治以蠐螬為主的地下害蟲。
當每平方米蟲數量 2~3 頭時,可用 噻蟲嗪、呋蟲胺顆粒劑藥劑,按有效成分 100 克/畝拌毒土,趁雨前或雨后土壤溼潤時,將藥劑集中而均勻地施於植株主莖處的土表上,可以防治取食花生葉片或到花生根圍產卵的成蟲,併兼治其它地下害蟲。有條件的地方提倡使用殺蟲燈、性誘劑誘殺蠐螬等害蟲成蟲。
4、防治棉鈴蟲、斜紋夜蛾等。
可畝用甲維鹽乳油 20~30 毫升或 4.5%高效氯氰菊酯 30~40 克或18%高氯蟲醯井20~30 毫升對水 30~40 公斤葉面噴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