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日,以太坊價格有所回調,以太坊挖礦從「神壇」跌落,挖礦收益回歸正常水平。這也讓不少人開始從Defi的熱潮中冷靜下來審視市場。
對老礦工而言,這不過是礦圈常有的起伏,挖礦還是要用平常心賺著最「穩」的收益。對新礦工們而言,市場的合理回調也給了大家沉澱的時間,只有真正了解挖礦這點事兒,才能不以幣價波動而大喜大悲,做到平心靜氣地「躺賺」。
挖礦是什麼:
短平快地說,即「礦機維護區塊鏈網絡,產生獎勵(幣)的過程」,這種方式與「淘金礦」的舉動相類似,故稱之為「挖礦」;而擁有礦機(物權)的人就是「礦工」。
問題來了,區塊鏈是一個去中心化的網絡帳本,「哪個礦工來記帳」是個關鍵點;很簡單,「誰算力大,誰記帳。」所以,礦工一般會優先選擇市面上大算力的礦機,來增加挖礦獎勵的「中籤率」。
歸根到底,挖礦獎勵的競爭,就是通過算力大小,篩選出「獲獎者」的過程。
挖礦成本:
既然挖礦是一門好生意,那麼有生意,就會有成本。
挖礦成本主要由電費組成。
礦機價格,由市場供給決定;電費,則與礦機「功耗」息息相關;一句話:「功耗低,相應電費低;功耗高,相應電費就高」。
挖礦收益:
有成本,就有收益。
一般會看兩個指標:礦機每日淨收益和靜態回本天數:每日淨收益=礦機每天挖出的幣數×當天幣價-服務費;靜態回本天數=礦機價格÷礦機每日淨收益。
看起來很複雜?別擔心,現在有很多現成的挖礦計算器可以使用,輸入參數,預估回本周期一目了然。
參考今天ETH行情,礦機為例:
所以說,新人挖礦,最好選擇主流幣種礦機。畢竟行情瞬息萬變,一旦出現大幅震蕩,主流幣種最能抗跌;同時,當行情恢復,其反彈最快,也最穩。
雖然挖礦是門好生意,有著十分可期收益,但其中需要注意地方頗多,大家也必須要十分謹慎,弄清每個環節。
只有這樣才能心中不慌,盡享」睡後收入「,真正體驗一把「家裡有礦」的快感。
聲明:本文由入駐金色財經的作者撰寫,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絕不代表金色財經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提示:投資有風險,入市須謹慎。本資訊不作為投資理財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