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臺「賣關子」:周一晚10點洩露什麼天機?
這兩天,國內外天文圈不約而同地賣起關子——紛紛聲稱要有大事宣布,卻又個個神秘兮兮、守口如瓶。
在國外,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將在北京時間16日22時舉行發布會,介紹美國雷射幹涉引力波天文臺(LIGO)和歐洲處女座(Virgo)引力波探測器及其全球合作夥伴的新發現。同日,歐洲南方天文臺將宣布「一個先前從未觀測到的天文現象的開創性發現」。
資料圖:布宜諾斯艾利斯的伽利略天文臺。
在國內,清華大學LIGO科學合作組織工作組將在北京時間10月17日發布最新引力波探測和研究成果。據悉,國內其他相關研究機構也將有所動作。
如此步調一致,看來真的要搞大新聞!雖然目前無法得知到底是何重大發現,但梳理天文圈近期動態,卻可推測一二。
從幾家科研機構透露的信息來看,這次發現應與引力波相關。
既然如此,不妨梳理一下這兩年關於引力波的大事件:從2015年9月到今年1月,LIGO曾先後3次單獨探測到引力波。今年8月,LIGO和Virgo共同探測到引力波。這4次引力波信號均來自雙黑洞併合。剛剛過去的10月3日,3名科學家憑藉為LIGO探測器建設和發現引力波所作貢獻一舉奪得201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再細細回顧,引人注目的大事件之間,還有一段「小插曲」。
8月18日,美國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天文學家克雷格·維勒在推特發文稱:「LIGO驚人新發現,伴有光學對應體。超乎想像!」1小時後,華盛頓大學天文學家皮特·尤西姆在推特透露更多細節:LIGO觀測到星系NGC4993內的引力波信號,由兩個中子星併合產生,距離地球1.3億光年。
兩個天文學家的爆料讓天文圈騷動起來。因為如果真如他們所言,意味著LIGO發現了新的引力波!
「這樣的探測將標誌著天文學步入新時代。」《自然》官網8月發表分析文章稱,與此前發現的引力波信號相比,雙中子星併合產生的引力波具有不同的特徵:雙黑洞併合產生的引力波非常短暫,一般持續1秒甚至更短;但雙中子星併合產生的引力波可以持續1分鐘之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