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超級大國和世界強國這個概念,是怎麼劃分的呢?聽我一言,秒懂原委!大家好阿,我是小志,就是林志穎的那個志!
美蘇爭霸自蘇聯的解體後落下帷幕,世界格局也開始重新劃分,這種形勢,也使得美國政府想要主宰世界的欲望更加膨脹了起來,當然美國採取政策也是十分迅速了,即刻就加緊了推行霸權主義和單邊主義的對外政策;但是另一方面,世界格局舊的平衡被打破,新的平衡一時很難以建立起來,兩極格局的解體留下太多的空間,客觀上來說,是很有利於多極化趨勢的發展的。大國之間,包括冷戰期間敵對國之間的相互關係都發生重大的變化,眾多國家包括美國的盟國都要求美國與其相互尊重、平等互利,通過對話和合作,促進共同的發展和繁榮,不希望聯合國從此成為美國的一言堂,在這樣的情況下,世界迅速朝著多極化發展,約20世界90年代開始,「一超多強」的世界格局正式形成。一超就不過多介紹,之前的視頻中有講述過美國的具體情況,有興趣的話可以翻閱看看!
而多強則是:中國、俄羅斯、歐盟、日本。自冷戰結束以來,歐洲統一自主、自強的速度和規模令人關注。歐盟實施馬斯垂克條約,擴充和完善共同市場,發行歐元,建立貨幣聯盟,進而推行共同外交政策和防禦計劃,使歐洲不事聲張地切實地成為多元世界裡的重要成員;其實俄羅斯最早與美國並列為兩個「超級大國」。緣由就是1991年蘇聯解體,俄羅斯繼承了蘇聯百分之八十的實力,同時俄羅斯也是聯合國安全理事會五大常任理事國,對安理會議案擁有否決權。不過俄羅斯雖然是世界第二軍事強國,但是他的經濟仿佛也繼承了蘇聯的偏頗,一直不太景氣,所以歸類到了多強。
而我們的祖國,自實行對內改革、對外開放的
政策以來,遵循開闢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經濟增長迅速,短短幾十年就已經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不僅綜合國力顯著增強,政治和社會也保持長期的穩定增長,這些成就讓我國的國際地位有了很大的提高。儘管目前我國的國力比起美國仍有一定的差距,但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的崛起,指日可待;然後是日本,二戰後的日本,其實算是一直在美國的眼皮子下面成長的,作為二戰的戰敗國,只允許成立自衛軍的日本,在1956年~1990年,一直保持了持續長達30年的高度增長,也不愧是被譽為「日本戰後經濟奇蹟」,多強裡確實應該有他!
大國和強國是有區別的,有的大國按照綜合實力來看卻不是強國,有的
強國從體量上來看卻無法成為一個大國,那麼按照什麼區分的呢?接下來說的內容,就比較帶有個人色彩了,如大家覺得還不錯,歡迎點讚、評論,如果有哪些不妥,還希望大家評論指正,咱們後臺評論區見。
首先說說我自己對大國和強國的劃分要求:
先說大國,按照區域可以分為——世界大國和區域大國。世界超級大國的劃分標準可以是,必須具有全球影響力和控制力的國家,無論是經濟還是軍事在全球範圍內都要有「打擊性」能力,科技、教育各個領域的發展指數,也都要位居前列的,綜合國力必須位居第一。國際上符合這幾點的目前除了美國,真的是別無分號。
世界強國的劃分要求是:工業力量要強,對世界要有一定影響力;在體量上也不能和世界大國差距太大。我們之前說過,強國有「中國、俄羅斯、日本、歐盟」其中歐盟是一個歐洲的聯盟國,創始成員國有6個,分別為德國、法國、義大利、荷蘭、比利時和盧森堡。而在歐盟這些國家裡,真正能稱得上世界強國的在我這裡按劃分要求來說,只有英國和法國。具體原因咱們後續視頻中會逐一分析!
其實,還有一個我自己私設的格局位置——近世界大國!我給近世界大國也立了一個標準,就是1.具備超級大國的體量;2.經濟總量接近超級大國;3.擁有強勢的工業力量,軍事力量也是世界翹楚;4.只是在國際影響力上較之世界大國還有一定差距。眼下的世界國家裡,最符合這些的就是我們中國。以目前最近的GDP總量來做個比較,世界第一的美國總量1422196.08億元,我國1012428.039億元,和我國一名只之差的日本GDP總量在343713.027億元,足足差了668715億元還要多。並且在和美國逐漸拉近距離的同時,我國的經濟依舊在穩定的發展。
到如今,我國的工業水平位居世界第一,科技綜合實力位居世界第二,對外貿易額世界第一,外匯儲備世界第一,目前的我國已經開始在全世界很多國家搞建設了,一帶一路建設和亞投行的成立,也都在逐步向世界輻射我們的影響力。改革開放的短短幾十年裡,我國的成就舉世矚目,也怪不得,美國頻頻提及我們的名字,中國的強大,已經讓世界老大的美國開始坐立不安了。
內容乾貨到這裡就結束了,感興趣的朋友歡迎後臺討論,這裡會積極回復的!咱們本期視頻結束、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