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類時代 TUV萊茵攜德國先進技術經驗助力環保事業

2021-01-21 美通社

上海2019年6月19日 /美通社/ -- 7月1日起,《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將正式實施,按照條例規定,個人混合投放垃圾最高可罰款200元,單位混裝混運垃圾最高或要面臨5萬元的罰單。作為最早一批進入中國市場的國際認證機構,TUV萊茵這些年來將德國的先進技術和經驗帶進了中國市場。針對「垃圾分類」,TUV萊茵將利用其規範化建設和管理經驗,更不遺餘力地積極參與到中國的環保事業中來。

 

剛過去的「618」大促期間,各大電商平臺上,以「垃圾分類」作為關鍵詞隨手一搜,「垃圾桶」、「垃圾袋」、「垃圾分類標識貼紙」等默認熱搜詞躍然霸屏,各種與垃圾分類有關的商品都成了「爆款」,而其中大部分訂單都不約而同地發往了上海。

是的,上海即將進入垃圾分類「強制時代」。事實上,這並不是我國首次實行垃圾分類,但確是「史上最嚴」的一次。

時間倒退到2000年,我國確立了8個試點城市推廣垃圾分類制度,期間對部分試點城市進行補貼鼓勵,但由於人口數量眾多、垃圾成分複雜、配套清運條件不足等綜合因素收效甚微。

2010年,紀錄片《垃圾圍城》轟動全球。導演王久良兩年走訪記錄了北京周邊大大小小400多個垃圾場。這個被垃圾場圍成的北京「七環」如此觸目驚心,再次將垃圾分類、垃圾填埋和焚燒推到輿論的風口浪尖。

為什麼要進行垃圾分類?

或許在熱門綜藝節目《奔跑吧兄弟》中能找到答案。節目組第一期就走進了杭州的垃圾填埋場:「杭州平均一天產生垃圾1.2萬噸,三年可填滿西湖。」不只是杭州,我國現在產生的垃圾總量正在以每年5-8%的速度增長,城市垃圾處理能力嚴重不足。事實上,生活垃圾中有30%-40%可以回收利用,垃圾分類能使人均生活垃圾產量減少三分之一,有效降低城市垃圾處理負荷。

目前,中國垃圾處理的方式主要有填埋、焚燒和堆肥。填埋由於建設簡單、處理簡便、運營費用低,與焚燒相比更環保,成為中國長期以來的主流垃圾處置方式,但這個方式長期以來也備受質疑。

全國城鎮(不含建制鎮)近2000座衛生填埋場中約有近50%填埋場滿負荷運轉,其中又有約一半的填埋場超負荷運轉。中國生活垃圾有機質含量及含水量均高的特點,生活垃圾中廚餘垃圾佔比高達60%左右、含水量高達50%以上。這些垃圾直接進入填埋場,經過發酵作用產生的高濃度有機滲濾液,會對周圍環境、地下水及土壤造成汙染,同時也會對公眾健康構成威脅。此外,填埋場還存在惡臭、甲烷爆炸等填埋氣汙染與安全隱患等問題。一般來說,垃圾填埋場周圍多有大氣、水和土壤的三重汙染,而填埋場所產生的大量填埋氣體及垃圾滲濾液,可以在幾十年甚至上百年內持續對周邊環境及公眾健康構成嚴重汙染與威脅。

在固體垃圾填埋方面,以技術、嚴謹、安全著稱的德國人的經驗或許值得借鑑。

上世紀70年代末之前,德國普遍流行這樣一個觀點:由垃圾填埋產生的問題,自然界具有足夠的自我治療和消化的能力。此後,德國經歷了生活垃圾填埋無控制、無序的階段,直到在垃圾填埋場周圍的地下水發現大面積汙染。為了保護地下水資源和環境,德國政府從1980年起就著手邀請巖土和地質工程師對固體垃圾的安全填埋和運營設計提供專業服務,並在1986年啟動法律程序對垃圾的收集、填埋進行管理。

目前,德國對垃圾問題的基本處理原則 -- 降低垃圾量,重複使用和回收,使得多年來填埋垃圾數量不斷減少。為了降低垃圾填埋的庫容量和汙染風險,德國在1993年發布《德國生活垃圾技術指南》,要求生活垃圾必須經過處理,使其有機質和易分解物質含量低於一定標準,本身成為抵禦有害物質擴散的屏障後才能填埋,對沒有處理的生活垃圾不允許直接填埋。

為此,德國採用了多層隔離方案作為固體垃圾填埋的手段。垃圾填埋場作為儲藏固體生活垃圾的永久容器,其屏障(絕緣隔離層)必須能防止固體垃圾的有害物質遷移進入地基和地下水。

首先,在填埋前固體生活垃圾經處理後本身應起到一個屏障體的作用。這要求對用於填埋的固體垃圾進行嚴格的成分控制,依據有機質含量、有害化學物質的成分和數量將固體垃圾分為五類。此外,最重要的絕緣隔離層為底部襯墊層,包括密封單元和滲濾液收集系統。如果底部襯墊系統或其密封單元失效,天然地基就成為唯一的功能隔離層。所以,垃圾填埋場的選址應滿足天然地質屏障層的要求。垃圾填埋場完成運營後應在其頂部設置覆蓋層,防止有害塵埃、臭氣進入大氣,並阻止雨水進入垃圾體,覆蓋層系統包含密封和排水層以及植被再造層。

如今,上海「垃圾強制分類」的鐘聲即將敲響,這不僅僅與上海居民的生活息息相關,也關係到未來中國垃圾處理水平和社會可持續發展,事關未來人們的生存質量。

作為最早一批進入中國市場的國際認證機構,帶有德國血統的TUV萊茵這些年來不僅見證了中國經濟的蓬勃發展,更不遺餘力地積極參與中國的各項改革和進步。包括此次「垃圾分類」的重要舉措。

這裡就不得不提一下TUV萊茵工業服務建築與環保部,其在固體生活垃圾填埋巖土工程領域擁有悠久的歷史、領先的技術和豐富的經驗積累。從上世紀八十年代起,TUV萊茵就開始涉足研究、工程諮詢、審核、監控等服務,目前拜仁州的所有生活垃圾填埋場都經過了TUV萊茵工業服務的相關評估和審核。從1986年起,TUV萊茵每年舉辦垃圾填埋技術研討會,長期進行有關垃圾填埋場的各種研究,1997至迄今持續利用測滲計現場試驗對垃圾填埋場覆蓋層三種方案進行長期性狀的研究,並對德國垃圾填埋巖土工程標準的起草、編製做出了突出貢獻。

TUV萊茵也將德國的先進技術和經驗帶進了中國市場。在中國,從危險化學品生產安全完整性服務,到環保技術服務,再到綠能及碳服務,TUV萊茵在工業、能源與環保領域憑藉豐富的經驗提供專業諮詢及驗證服務。特別是在垃圾焚燒廠的技術方面,TUV萊茵提供建廠可行性研究、工藝危害分析、設備安全風險評估、建廠工程監理、操作維護監督驗證等全方位的服務,幫助垃圾焚燒廠實現垃圾填埋及焚燒的規範化建設和管理。

大到一座垃圾填埋場,小到一個分類垃圾桶,人們當下的每一個舉動,都是為了地球生態,為了更久遠的未來。

那麼,垃圾分類,「你」準備好了嗎?

相關焦點

  • TUV萊茵助力中國中車兼容並蓄,推動中國軌道交通技術發展
    兼容並蓄,技術創新驅動轉型升級認證之外,來自德國的TUV萊茵更是中國中車技術創新路上的同行者。眾所周知,「德國製造」之所以享譽全球源於其過硬的產品質量,而過硬的產品質量則源於持續不斷的技術創新。
  • TUV萊茵與恆業鍛造籤訂合作協議,助其提升國際市場競爭力
    關於德國萊茵TUV大中華區  德國萊茵TUV集團作為全球領先的檢測、檢驗、認證、培訓、諮詢服務提供商,總部位於德國科隆,擁有近150年的經驗,全球員工數超過20,000。
  • 減少排碳、垃圾分類、節約能源 百度AI全面助力環保事業
    隨著人類科學技術的進步,我們對資源的使用越來越多,對地球原本的生態環境造成了極大的影響,CNN在2018年曾發布一份報告指出環境惡化正在使地球上的動物以驚人的速度滅絕:90%的海鳥胃裡都有塑料;隨著全球變暖而導致的北極冰層融化,北極熊棲息地範圍大幅減小;在拉丁美洲和加勒比熱帶地區的淡水物種數量則下降了83%……環保問題正在引起更多關注。
  • TUV萊茵受邀出席第五屆中國儲能創新與技術峰會
    國際領先第三方檢驗、檢測服務機構德國萊茵TUV集團(以下簡稱「TUV萊茵」)受邀作為唯一技術指導單位出席了本屆峰會,並榮獲「年度中國儲能產業較佳檢測認證服務機構獎」。 CESS 2018以「儲能,即未來」為核心主題,匯集了來自國內外儲能行業超過800名商業領袖與技術專家,以及500多家國內外知名企業,共同聚焦儲能與光伏領域的先進商業模式和前沿話題,為與會者分享商業案例、交流先進技術。
  • TUV萊茵China-mark為中國品質代言,助力國內國際「雙循環」發展
    2020年11月8日,德國萊茵TUV大中華區(以下簡稱「TUV萊茵」)在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以下簡稱「進博會TUV萊茵大中華區輕工產品服務副總裁Daniela Burling表示:「TUV萊茵首創在抗菌陶瓷、防藍光眼鏡鏡片、電動升降辦公桌領域引入China-mark認證,不僅是為助力國內品牌提升產品品質和品牌知名度,更是為了幫助中國消費者更便捷地識別優質的高性能產品。」
  • 垃圾分類新想法 TV萊茵聚焦循環經濟帶來生物降解測試服務
    本報記者李春蓮11月6日,國際領先的第三方檢驗、檢測和認證機構德國萊茵TV集團(以下簡稱「TV萊茵」)再度亮相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以下簡稱「進博會」),在服務貿易區1.1HA3-03展位,TV萊茵就「循環經濟」發表演講,並向業界推介其生物降解測試服務
  • 德國萊茵TUV專訪李傑教授:檢測認證機構助力「中國製造2025」
    為此,德國推出了「工業4.0」概念,美國則推出了「工業網際網路」概念,我國則將這一輪產業革命定義為「中國製造2025」。 中國製造企業必須修煉內功,走出粗放型發展的怪圈,真正實現「中國製造2025」,成為這個偉大時代的核心。那麼,中國製造業究竟存在哪些問題?我們應該如何應對?檢測認證公司在這個過程中又扮演了什麼角色?
  • TUV萊茵向中興派能頒發全球首張儲能系統德國最新標準認證證書
    >   頒證儀式上,萊茵技術(上海)有限公司執行董事Mr.事在人為,此次中興派能專心致志通過不懈的努力順利獲得進入德國市場的準入認證,加速了我們全球市場布局的步伐,具有非常重要的戰略意義,也是雙方合作的又一裡程碑。」 德國首推完整儲能系統評估標準 德國是歐洲重要的儲能市場,在儲能應用、質量管控、技術研發等領域都領先於全球。
  • TUV萊茵寧波EMC實驗室正式開幕
    寧波2017年11月22日電 /美通社/-- 11月18日,德國萊茵TUV(以下簡稱「TUV萊茵」)寧波電磁兼容(EMC)實驗室正式開幕,成為寧波當地首家由國際知名第三方檢測認證機構設立的
  • 山東質檢院與德國萊茵TÜV在進博會達成戰略合作,助力「新基建...
    儀式上,TÜV萊茵大中華區產品服務事業群副總裁夏波與山東省質檢院副院長蘇本玉作為雙方代表籤署了「高低壓輸配電設備檢測認證」合作協議。根據協議,雙方將發揮各自的技術優勢與特長,共建國際認可的「高低壓輸配電設備檢測認證平臺」,發揮「一站檢測、多國互認」優勢,幫助企業更高效地獲得國際認證,助力國內國際「雙循環」發展。
  • TUV萊茵助力奧克斯成為全球首家獲印度ISI標識證書的空調品牌
    寧波2020年7月3日 /美通社/ -- 7月2日,國際獨立第三方檢測、檢驗和認證機構德國萊茵TUV集團(簡稱「TUV萊茵」)助力奧克斯空調有限公司(簡稱「奧克斯」)獲得了印度ISI標識證書,包括其用於室內空調的翅片式換熱器和室內空調分體式空調機。
  • 推動智能化發展,TUV萊茵在北京舉辦AGV技術研討會
    北京2020年11月2日 /美通社/ -- 10月29日,國際獨立第三方檢測、檢驗和認證機構德國萊茵TUV大中華區(簡稱「TUV萊茵」)在北京舉辦AGV(Automated Guided Vehicle,無人導引車輛)技術研討會,針對AGV最新安全標準及主要零部件的最新國際法規要求,與來自全國60多位行業專家進行了分享和探討
  • 助力解決射頻曝露難題,TUV萊茵與您一起探討SAR解決方案
    深圳2019年5月23日 /美通社/ -- 2019年5月22日,由德國萊茵TUV集團(以下簡稱「TUV萊茵」)與法國電信運營商Orange 及SAR系統製造商ART-Fi聯合主辦的「SAR符合性研討會/討論會」在TUV萊茵深圳物聯網技術評估中心舉行。
  • 應對光儲一體應用技術新挑戰,TUV萊茵深圳專題研討會順利召開
    以此為契機,TUV萊茵大中華區太陽能及燃料電池技術服務總經理李衛春、TUV 萊茵大中華區電子電氣產品服務周邊設備戰略規劃經理盧江波、中檢南方儲能技術專家黃合歡等多位專家分別進行了主題演講,分享國內外儲能行業的發展趨勢,解讀最新儲能技術標準,共同尋找開拓國內外儲能市場的較佳通路。
  • TUV萊茵兩岸三城路演,助力無線/物聯網產品成功打入國際市場
    7月3日,德國萊茵TUV集團(以下簡稱「TUV萊茵」)「質勝之道 -- 讓您的無線/物聯網產品成功打入國際市場」路演的收官之站在上海圓滿落幕。在過去十天,TUV萊茵分別在臺北、深圳和上海三地舉辦活動,面向無線/物聯網設備生產商、供應商和零售商,針對5G通信無線技術、車載電子EMC、數據安全和隱私保護等熱門話題進行深入淺出地解讀,助力解決拓展國際市場進程中所面臨的種種挑戰。
  • TUV萊茵攜手北汽新能源打造建樁國際化品牌
    北京2018年9月7日電 /美通社/ -- 2018年9月6日,德國萊茵TUV(以下簡稱「TUV萊茵」)與北汽新能源建樁標準化提升暨品牌建設項目啟動。會上,TUV萊茵與北汽新能源共同籤署了建樁標準化提升暨品牌建設項目協議。
  • 垃圾分類廣州經驗讓人開眼界
    垃圾分類 廣州在行動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全傑通訊員成廣聚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駱昌威「廣州垃圾分類水平很高,經驗值得學習和推廣!」2020年全國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現場會昨日下午安排現場觀摩,來自全國的與會代表分三條線路走訪了廣州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情況。
  • TUV萊茵舉辦流程工業生產安全完整性管理國際研討會
    上海2018年6月26日電 /美通社/ -- 2018年6月21日,國際知名第三方技術服務機構德國萊茵TUV(以下簡稱:「TUV萊茵」)在上海成功舉辦了「流程工業生產安全完整性管理國際研討會」。
  • TUV萊茵深耕中國三十年,亮相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
    自1989年進入中國市場以來,TUV萊茵一直與中國客戶共謀發展,角逐全球市場,融入世界經濟。 深耕中國市場,助力國際間貿易交流 TUV萊茵是一家國際領先的第三方檢測、檢驗和認證機構,有超過145年的歷史,在全球近60個國家建立了500多個分支機構。作為較早一批進入中國市場的國際認證機構,TUV萊茵是中國改革開放的陪伴者、參與者和見證者。
  • TUV萊茵上海汽車電子EMC實驗室獲德國大眾授權認可
    上海2019年4月16日 /美通社/ -- 近日,國際領先第三方檢測、檢驗和認證機構德國萊茵TUV集團(以下簡稱「TUV萊茵」)位於上海的汽車電子電磁兼容(EMC)實驗室,正式成為德國大眾汽車公司(以下簡稱「德國大眾」)授權可承接其EMC檢測試驗的第三方實驗室。此前,TUV萊茵廣州EMC實驗室已獲得德國大眾授權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