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一下之前分享過關於物體表面顏色的量化表達方式——CIE L*a*b*
L* 表示明度,範圍由0到100,表示顏色從深(黑)到淺(白)。
a*表示紅綠,數值變化由正到負,表示顏色從紅(正)到綠(負)。
b*表示黃藍,數值變化由正到負,表示顏色從黃(正)到藍(負)。
【在公眾號「領略色彩之雅」中回復「LAB」,詳細介紹CIE L*a*b*】
也介紹過CIE L*a*b*的具體計算過程:
原理:對於特定光源下指定物體的顏色觀察者看到的顏色,就是將這個組要素相乘,得到X,Y,Z。
再通過公式轉換成 L*a*b*。
詳細回顧以下文章:
【前方高能】手把手教你計算D65下 L*a*b*
手把手教你計算A光源下 L*a*b*
【在公眾號「領略色彩之雅」中回復「LAB計算」,詳細介紹計算過程】
實際上,這些計算都是通過電腦自動計算而來,今天介紹顏色測量的工具——可見光分光測色儀,簡稱「測色儀」(或者稱「分光光度儀」)
由於移動不方便,適用於前期顏色開發和生產過程顏色監控,所以要求精度非常高。
如X-rite愛色麗 Ci7800,和Datacolor 800
愛色麗 Ci7800
Datacolor 800
常用於原料進廠、批次色差控制,和製成產品出廠質量檢驗色彩一致
如,柯尼卡美能達CM-2600d
照明系統
分光系統
光度系統
接收系統
控制和數據處理系統
由光源和照明光學系統組成。光源要求必須能在整個工作波長範圍(可見光)內發射出連續光譜。一般使用脈衝氙(xian)燈。
光線到達被測物體有兩種方式:
第一種方式是漫射/垂直(d/0)
光線先在積分球作用下形成漫射光才到達被測物體表面,被吸收或反射,如下圖
第二種方式是垂直/漫射(0/d)
光線先到達被測物體表面被吸收或反射,反射出來的光在積分球作用下形成漫射光。
補充一句,不同廠家製造的儀器,即使都按照CIE推薦的幾何條件製作,測試結果也不可能完全一樣,但如果採用上面兩種漫射/垂直(d/0),和垂直/漫射(0/d),測試的結果一致性更高,積分球形成的漫射光至關重要。
【在公眾號「領略色彩之雅」中回復「積分球」,查看積分球是怎樣的】
把離開積分球的混合光分成不同波長的單色光,也就是可見光分光測色儀中特有的「分光」的功能。
分光方式有很多,這裡不詳細介紹。分光的結果就是,得到被測物體對不同波長可見光的吸收反射情況——可見光譜反射率曲線,如下圖某藍色物體的光譜反射率曲線。
光度系統解決的是,如何合理安排被測物體反射出來的光,和照明光束直接射出來的光。
一般採用如下圖的雙光路光譜分析技術,可以區分出來被測物體反射出來的光,和照明光束射出來的光。
雙光路光譜分析技術
http://www.hzcaipu.com/list/show101.html
另一種是單光路,就只有一條光路,沒有了下面一條光路。單光路的缺點必須保證在測量標準和樣品(有時連續測量多個樣品)整個測試時間段內儀器必須保持穩定。否則結果波動很大。
通過光電探測器進行光電信號的轉換,再進行放大處理。不詳細介紹了。
這個系統的功能不言而喻,處理數據,得到顏色測量的結果,如CIE L*a*b*
其實可見光分光測色儀測量的只是物體的被測物體的性質——光譜反射率曲線。而物體表面顏色三要素(光源,物體,觀察者)中對其他兩個要素光源,觀察者是常數,是固定不變的保存在控制和數據處理系統裡面。所以只要知道物體的性質——光譜反射率曲線,就可以隨時得到不同光源下的數據。
如下圖是某個藍色在不同光源下的顏色測試結果:
CIE L*a*b*計算過程是怎樣?
可見光分光測色儀有哪5個系統構成?
蘋果iOS用戶專享讚賞通道
(不讚賞也沒關係,別有壓力^_^)
更多關於顏色三要素(光源,物體,觀察者)的介紹,請關注公眾號 「領略色彩之雅」,點擊菜單欄「知識體系」。
如有疑問,歡迎留言給我
Long-press QR code to transfer me a reward
乾貨吧!
As required by Apple's new policy, the Reward feature has been disabled on Weixin for iOS. You can still reward an Official Account by transferring money via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