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宇宙第一網紅」創業史:三年狂賺9億美元,登上福布斯榜

2020-11-25 36kr

編者按:本文來自「騰訊科技海派第一線」,作者:品牌很煎蛋,36氪經授權轉載。

劃重點:

01

最近,美國美容巨頭Coty用了以六億美元收購了Kylie Jenner的個人彩妝品牌Kylie Cosmetics 和Kylie Skin百分之五十的股權,Kylie Jenner也成功將自己的個人品牌套現成六億美元現金,成為全球最會賺錢的網紅。

02

Kylie從15歲起就開始瘋狂研究口紅,即使有諸多產品,她沒有找到一款能完美匹配她唇色的唇線筆,因此走上了創建自己美妝品牌的想法。

03

Kylie美妝品牌的社交媒體營銷策略基本上集中在兩個方向:限量款和假日主題限定款。她會根據時下流行趨勢和近期節日推出限定款,這種主動出擊的「飢餓營銷」非常有效,能牢牢按住死忠粉守在屏幕前排隊搶購。

04

Kylie藉助各種社交媒體平臺和營銷策略,與潛在客戶群體互動。新品上市前會持續在她的社交媒體帳號上曬各種精緻的試色妝容和穿搭照片,積累粉絲的期待值,直至產品上線時快速引爆。

說到國內的知名網紅,我們會想到薇婭、李佳琦、張大奕等等,通過線上直播帶貨,為自己賺得了不菲的收入。而在全球的海外市場,有一位來自美國的「頂級網紅」,就是被福布斯冠名為「最年輕的白手起家億萬富翁」的Kylie Jenner。

2018年,一個97年出生的女孩兒,帶著僅有12名員工的團隊,手撕美護行業巨頭的壟斷。以自創的美妝品牌,殺出重圍,取得超凡成績,她就是卡戴珊家族中年齡最小的妹妹Kylie Jenner。這位以9億美元的淨資產登上了福布斯排行榜,是如何在不到3年的時間,通過自己創立的美妝品牌達到了銷售神話,創建了自己的商業帝國呢?

以下為文章正文內容:

卡戴珊家族的金小妹

最近,美國美容巨頭Coty用了以六億美元收購了Kylie Jenner的個人彩妝品牌Kylie Cosmetics 和Kylie Skin百分之五十的股權,Kylie Jenner也成功將自己的個人品牌套現成六億美元現金,成為全球最會賺錢的網紅。

繼福布斯給Kylie冠上了「最年輕的白手起家億萬富翁」的頭銜後,一直爭議不斷。有一部分人認為Kylie的成功絕對不能稱得上是白手起家,因為她畢竟是站在卡戴珊家族頂級流量的金磚上起步的。是否白手起家先按下不表,先從原生家庭來探索Kylie成功的種子究竟是什麼時候埋下的。

福布斯2018年8月31日 (Source: Forbes)

1997年8月10日,Kylie Jenner出生於美國洛杉磯,是著名的真人秀明星金·卡戴珊同母異父的妹妹,也是 Kardashian-Jenner 家族中最年齡最小的一位。 《與卡戴珊同行》是一檔在美國家喻戶曉的真人秀節目,主要講述了以卡戴珊姐妹個人生活為主線的點點滴滴。隨著2019年3月份第16季的播出,已經是這檔真人秀陪伴觀眾的第12個年頭。開播那年,Kylie10歲。

卡戴珊 - 詹娜 家族成員圖 (Source: Radar Online)

家族核心人物是「媽媽經紀人」(Momager)Kris,媽媽是一位「一切皆生意」的厲害角色。在真人秀中,作為公眾人物的她發現自己有點壓力型尿失禁,一開始不敢面對、頻頻隱瞞,後來在幾個孩子的勸說下,終於去看了醫生。前一天還是位無法面對自己老去身體的中年女性,第二天已經聯繫好某成人衛生巾品牌的代言合作。如果說她的孩子們是超級運動員,那Kris可以說是一位頂級的教練。

Kris的第一任丈夫Robert Kardashian,是美國著名辛普森殺妻案的辯護律師,曾幫助橄欖球員辛普森力挽狂瀾,擺脫了故意殺人的罪名。此舉讓羅伯特頓時成為全美知名律師,也幫助他們家一隻腳踏進了美國上流社會。Kris和Robert一共生了四個孩子,三位女孩一位男孩。 三位姐姐最初開過服裝店,大姐Kourtney也小小地拍過戲,後來愛上了(極致)健康生活,現有一網站Poosh專注傳遞健康生活方式。

卡戴珊家族生父 Robert Kardashian(Source: Biography)

二姐Kim就是前段時間來中國進行淘寶直播的金·卡戴珊,一分鐘賣出去15000瓶香水的新晉「天貓網紫」,也是中國網友戲稱「傻黑甜」的嘻哈歌手、Yeezy創始人坎爺的老婆。

Kim Kadashian 雙十一直播賣自有品牌香水 (Source: The Star Online)

三姐Khloe走的是健身勵志路線,不推崇以瘦為美,崇尚自然健康。同時感情標籤也打上了多位NBA球員的名字。 總之,這三位姐妹每一位都很有戲,一人佔據一個利基市場。

Khloe的牛仔褲品牌 (Source: GoodAmerican via Instagram)

大姐Kourtney和她的健康品牌Poosh (Source: Paper Magzine)

後來,媽媽Kris離婚,嫁給了前奧運會10項全能冠軍Bruce Jenner(爸爸其實三觀超正的,不過後來兩人離婚爸爸變性了),生下了現在活躍在時尚和美妝圈的姐妹花Kendall Jenner和Kylie Jenner,其中Kylie就是今天的主角。Kendall和Kylie從出生就和卡戴珊兄妹在一個屋簷下生活,關係親密。

從被嘲諷到整容

從今天的Kylie Jenner身上也不難看出很多典型的卡戴珊審美,重修容和高光、要凹凸有有有致的身體線條。當然,Kendall至今保持自然身材和零緋聞大概是全家最像爸爸Bruce的小孩吧。 真人秀節目「與卡戴珊姐妹同行」就是在二姐Kim被爆出錄像帶醜聞後幾個月正式上線。這檔節目可以算是媽媽經紀人Kris抓住熱流量進行商業變現的開端,在充滿著爭議和質疑中,為全家籤下了真人秀《與卡戴珊同行》 在美國電視上播出。節目跟拍這一大家子生活的點點滴滴,收視率爆棚。在美帝人民心中的關注度排行:卡戴珊家族>體育新聞>政治新聞>財經新聞。

真人秀第一季劇照 (Source: Pinterest)

早期的家族流量基本靠姐姐們的緋聞和各種戲劇衝突在撐,當時信息還是以傳統媒體為主要傳播媒介,電視、報紙、雜誌。隨著媒介轉移,一家人也慢慢開始將重心轉移至社交媒體平臺,Kylie的彩妝品牌成功很大程度是因為穩穩搭上了這條船

Kylie 從小受到的關注就比較少,並且她本人是深深意識到這點的,因為Kendall要去做模特吃了不少醋。和家裡其他的姐姐比起來,她的長相不算出眾、微胖。Kylie尤其不滿意的部位是她的嘴唇,因為太薄了。曾有男生對她說「看你嘴唇這麼薄,估計吻技一定很差」,這讓她感到非常尷尬。在凱莉看來,薄唇不僅影響美貌,更讓她感到十分的自卑。

用媽媽的話說,Kylie從小就是一個girly girl。在真人秀裡,11歲的她因為「小小年紀」就畫全包眼線去上課,被爸爸Bruce Jenner認為是「問題女孩」並勒令就算遲到也要卸乾淨眼線再出門。不過,爸爸的強烈反對並沒有起到太大作用。有一眾姐姐支持,加上本身對化妝和變美的熱情,從那以後她基本都是帶妝出現在大家視野中。

後來,她開始對口紅痴迷,外擴的唇線和飽和色系口紅讓她的嘴唇看起來可以更加豐滿, 通過美妝產品的幫助,讓她度過了青春期的不安全感。 可以說,嘴唇一直是橫在Kylie心中的一根刺。

終於在2015年,一直對嘴唇不滿的Kylie選擇了做豐唇手術,沒想到的是她的嘴唇居然引起了全網的熱議。網友們在還發起了一個叫 "Kylie Lip Challenge" 的吸瓶蓋豐唇挑戰。Kylie在後來的採訪中提到,她從15歲起就開始瘋狂研究口紅,曾經跑到某化妝品店鋪裡購買了所有和她唇色相近的唇線筆,但那麼多產品,Kylie沒有找到一款能完美匹配她唇色的唇線筆。就在這時,Kylie有了創建自己美妝品牌的想法。

Kylie豐唇前後對比 (Source: Pinterest)

自創美妝產品的走紅

2016年,Kylie找到了美妝孵化公司Seed Beauty,用她曾經做模特賺的25萬美金,與Seed Beauty 聯名推出了「口紅+唇線筆「 的套裝,命名為Kylie Lip Kits 。一共做了3套配色,每個配色5,000支。沒想到,產品一經推出,就迅速被網友搶空。

三款Kylie標誌性唇色套裝 (Source: Kylie Cosmetics)

在Kylie的唇妝系列意外走紅後, 她意識到了這塊利基市場的存在,於是決定創立屬於自己的品牌,Kylie Cosmetics就此誕生。Kyile完全不用擔心產品研發生產方面的問題,因為她把KC外包給了Seed Beauty旗下的Spatz Labs。一家自有品牌生產商,長期為個人品牌提供產品研發和包裝服務,擁有成熟的產品研發技術和經驗,在美國加州和中國南京都設有工廠。Kylie只需要把她的想法告訴Spatz Lab團隊,就可以坐等驗貨。Spatz Lab更是安排了500個人專門服務KC,這能為KC省去長達6個月的產品研發周期,讓KC能夠隨時根據熱點和話題推出各種限量款美妝套裝。而像雅詩蘭黛和歐萊雅這樣的巨頭通常需要兩年左右的時間來研發推出新產品。

Kylie和Kris參觀工廠 (Source: Kylie Cosmetics via Twitter)

福布斯有提過,KC成功很大一個關鍵因素就是效率高。在初期選擇電商形式賣貨就很大程度幫其提高了銷售效率。Kylie將產品銷售、客服和物流服務整個外包給了Shopify,每年支付48萬美元的服務費和0.15%的銷售分成給Shopify。很多做跨境的品牌電商賣家對Shopify並不陌生,可以用以快速搭建網站賣貨,賣向太平洋的另一邊,但並不知道Shopify還能這樣用。

在Seed Beauty 和 Shopify的幫助下,Kylie團隊能夠儘可能地保持精簡輕便,你能想到年銷售額3.3億美金的KC只有12位員工嗎?更是只有7位是全職員工。

隨著Kylie Cosmetics 進駐到美國最大的美妝連鎖零售商Ulta Beauty,短短六周,KC在 Ulta Beauty 的銷售額便達到了545萬美元。不到2年的時間,KC的銷售額就達到了4.2億美元。如果你沒有概念這個數字有多厲害的話,可以參考一下, 著名的高端彩妝品牌Tom Ford 用了10年才達到5億美元銷售額。

除了上面提及的優質合作夥伴承接了產品從研發到最終交付甚至售後,以及受益家族流量外,還有什麼因素助力她的彩妝品牌成功?畢竟可複製的成功案例才是好案例。

說她沒有為KC花錢進行過廣告投放,因為社交媒體帳號就是她最好的廣而告之窗口。早在開始這一切之前,她就已經在自己的社交媒體上與受眾建立了強有力的關聯。Ins上的粉絲量超過1.5億人,加上Facebook 和Twitter的粉絲數,她的總關注量已經超過了2億。

Kylie Jenner的Instagram粉絲達1.5億 (Source: KylieJenner via Instagram)

試想一下得花多少廣告投放預算,才能觸達到1.5億的受眾?還是對你已經感興趣的溫流量。英國機構Hopper發布的「2019Instagram富豪榜」上,Kylie在名人榜位列第一,平均每一則帖子價值126萬美元,而全美收視率最高的超級碗比賽,一個30秒的廣告大概價值在500萬元。另外,她也非常懂得充分利用自家姐妹資源,除了Kendall(不知是不是有代言在身需要排他)其他姐妹都親自上臉為KC在社交媒體上帶貨。

Kim Kadashian為KC上臉拍攝宣傳圖 (Source: KylieCosmetics via Instagram)

也是,Kylie的實時生活碎片絕對是網友們最喜歡看的那一掛。名媛家庭出身的她並不是家裡天生資質最好的那個, 各位大姐早早出名加上戲劇女王的屬性,她作為老么是最沒有存在感的。但後期加入賽道,一路狂追,變美,18歲和著名說唱歌手生下可愛的女兒,又開掛一般地掙取大把大把的鈔票。9102年了,哪個女生不想過又美又富還獨立的人生?

Kylie Jenner的日常——曬豪車 (Source: KylieJenner via Instagram)

運用社交媒體,挑起受眾需求

打開Kylie的Ins帳號,可以看到她發的照片, 畫風全是精緻的妝容、時尚的穿搭、名貴的包包、別墅和跑車, 全視角展示她的名媛生活。即使是在信息爆炸的今天,也能突破層層信息殺出重圍,在人們心中塑造極深的記憶錨點。

儘管Kylie Cosmetics也有一個獨立的Instagram帳號,但Kylie仍然還是會使用自己的個人帳號來推廣產品。每一則帶有產品的貼文都會附上詳細的商品信息,並置入連結連到Kylie Cosmetic帳號。在粉絲被她精緻的妝容和風格打動後,購買產品就水到渠成了。

Kylie的Ins發產品必at品牌帳號 (Source: KylieJenner via Instagram)

堅持使用自己的個人帳號宣傳產品還有一個原因,Kylie Cosmetics的帳號關注人數是2,237萬,而Kylie的個人帳號關注量是1.5億。與其反覆發帖觸及KC帳號裡不一定活躍的粉絲,倒不如在更大的漏鬥口,也就是Kylie的個人帳號進行宣傳,觸及更多面的受眾,對流量進行加熱,篩選對KC真正感興趣的受眾,不斷導入溫流量。

今年Q1,在投行Piper Jaffray公布的全美47個州的青少年消費研究報告中,約8000名「Z世代」的青少年進行了「你最喜歡的社會影響者和名人」的調查,在這個調查中 Kylie高居第二位,僅次於A妹。「Z世代」,這一群體指的是1997年以後出生的年輕人,在美國這個群體達到6800萬。

Z世代的孩子出生在網際網路轉型移動網際網路的時代,平均每天都會玩手機上將近5個小時,其中泡社交媒體時間最長。對於在老一輩媽媽級的消費者來說,她們更傾向於通過電視廣告了解產品,再去專櫃購買化妝品。但是現在的年輕消費者們更願意在網上,看博主、網紅帶貨來選擇購買。這讓他們覺得是在跟一個鮮活的人面對面地溝通,而不是一個企圖心很強、試圖賣貨的公司。

在Celebrity Intelligence 公布的數據中,Kylie多達1.5億的Ins粉絲中,年齡階段處於18-24歲的人群佔比竟高達77%。 而這個年齡階段人群在整個Ins平臺帳戶中的平均比例也不過60%,可以說明Kylie是「千禧一代和Z世代」 青少年的超級意見領袖。

Kylie的粉絲年齡調研 (Source: Celebrity Intelligence)

隨著Z世代逐漸成年,購買力逐漸提高,「Z世代」 自身的年開支規模為440億美元。根據研究機構巴克萊,預計2020年,Z世代將成為全球最大的消費群體,佔消費市場的40%份額。出生在97年的Kylie,作為Z世代的一員, 熟知她這一代人的消費觀念和社交習慣。獨具商業頭腦的她,早就意識到,這幫來自Z時代的粉絲們是她最大的資產。對於手握海量Z世代粉絲資源的她,無疑是有著地表最強變現能力。

Kylie Cosmetics的社交媒體營銷策略基本上集中在兩個方向:限量款和假日主題限定款。她會根據時下流行趨勢和近期節日推出限定款,每次都是在幾分鐘內就售罄。這種主動出擊的「飢餓營銷」非常有效,能牢牢按住死忠粉守在屏幕前排隊搶購,因為在粉絲心中限定款錯過了就是一輩子。

Kylie Cosmetics在Ulta發布的節日限定套裝 (Source: allure)

微博熱搜榜時時大新聞的今天,如果有一件事大家都在做,而你沒有做,你會不會覺得自己與時代脫節,甚至自我懷疑是不是自己不合群?《烏合之眾》的作者龐勒曾說過:「群體是衝動、急躁且多變的,他們的變化往往取決於他們被暗示的信息。而群體又是沒有多少思考能力的,他們多用感受來做決定。」通俗一點說,很多時候群體是很容易被帶節奏,並根據接收到的信息迅速付諸行動。 像Kylie這樣的名人,具有較高的社會經濟地位或是在某領域特別專業的意見領袖們,發表觀點,再藉助網絡的力量,能迅速放大並擴散至受眾的每個角落被個體聽見 ,在消費者決策中充當關鍵的決策參考標準。

Kylie僅因唇部填充,就牽動了全網青少年自發加入豐唇挑戰;在Ins上隨便發一個帖子,就可以讓口紅套裝瞬間斷貨。她通過社交媒體展示生活,在某種程度上引領著年輕人的價值觀、審美和時尚品位。自古以來,價值觀和審美都是自上而下進行影響並逐漸被接受和效仿的。這個「上」可以說是經濟實力、社會地位體系裡的上層,也可以是發聲意見的上遊。營銷,所能達成的最極致的效果不也就是儘量遏制消費者的理智,喚醒他們的本能欲望嗎?

手握粉絲資源如何轉化?專業外包

社交媒體時代, 任何人都有可能通過創造有價值的信息來收穫大量的粉絲。但涉及到如何將影響力變現, 賣什麼、如何賣、如何面對粉絲,如何建立商業模式?很多大V、紅人或甚至明星都會採取white label 的形式,也就是通過找到產品供應商,貼牌,成立自己的品牌團隊,安利給消費者。相當於在產品營銷端包裝了一個有影響力的外殼,但消費者買到的產品本身沒有太大的獨特性。

而Seed Beauty 這樣的新創公司 ,可以專門提供美妝品牌孵化服務。根據公司創始人Laura:品牌孵化有別於傳統的貼標模式,是一種在有影響力的人和製造商之間的新型合作模式。這種模式是從產品研發、生產、市場調研、營銷、交付訂單甚至風險資本都一條龍全包的服務。

也就是說,Kylie只需要告訴Seed Beauty自己想要打造的產品概念、目標受眾等,Seed Beauty團隊會完全負責口紅的成分和調色等專業技術性工作。Seed Beauty可以快速聚合資源,通過構思、開發、測試、製造,將概念落地執行,將產品推送到消費者面前。 有人曾評價Seed Beauty的存在是「企業品牌實驗室」,因為它做成功的所有品牌都是因為另闢蹊徑(如最早的Colorpop)。將快時尚的元素引到美妝行業,快速開發、精準帶貨、響應市場需求。

對受眾的了解來自互動

一個有影響力的社交媒體帳號會始終與粉絲保持公開透明的雙向溝通,讓每個決定都在互動中形成。不知是有意識地經營還是僅僅是活躍在社交媒體上,Kylie藉助各種社交媒體平臺和營銷策略,與潛在客戶群體互動。

在新品上市前,她會持續在Instagram和Snapchat帳號上曬各種精緻的試色妝容和穿搭照片,積累粉絲的期待值,直至產品上線時快速引爆。同時,她也會利用這些預熱宣傳、快閃店在產品上市前收集消費者的聲音,及時應用在產品上。 

線上+線下的互動,為粉絲參與產品的研發設計提供了便利的意見收集窗口。不僅在產品設計端完全按照消費者的需求設計產品這麼簡單,當粉絲們在新品發布時看到自己的意見真的被聽到甚至實現在產品裡,能極大增加粉絲的參與感。在這段關係中,粉絲不再僅是通常粉絲經濟中待宰的羔羊,參與感把粉絲、產品和Kylie牢牢綁在一起。粉絲粘性更高,對Kylie Cosmetics的口碑營銷和賣貨絕對只會有好處。

Seed Beauty 的創始人Nelson兄妹也認為這種互動能讓品牌與消費者之間建立穩固又實實在在的聯繫,為品牌知名度的快速提升奠定基礎。通常,特別是在品牌搭建前期,在社交媒體上做營銷往往需要花費大量的資金進行流量購買,但邀請消費者直接作為「產品研發專家」沒有什麼成本,卻能產生了強大的影響力。據說 Seed Beauty 從概念到提供產品給消費者的時間只有短短五天。Seed Beauty 靈活的產品研發流程意味著 Kylie Cosmetics可以在繁雜的市場中輕鬆掌握粉絲的反饋意見並及時作出調整。

粉絲經濟的盡頭是什麼?

粉絲經濟泛指架構在粉絲和被關注者關係之上的經營性創收行為。相信Kylie肯定最清楚粉絲對其的重要性了,可以說,是粉絲很大程度上成就了KC這個品牌。粉絲真正追求的或許不是品牌,而是Kylie本人的人格魅力和其對生活的態度。粉絲大概是最瘋狂最不理智的消費群體了,很多時候你甚至不能說那是消費行為,可能「應援行為」一詞更為貼切。

「簡直不能忍!我3月28號買的一堆唇妝產品包裹丟了,然後我寫郵件告訴客服,快遞公司讓我聯繫Kylie Cosmetics重發。客服代表居然非常不專業地再次回復我讓我去找快遞公司🙄🙄🙄不會回購了,再見!」

▲「天啦嚕...我3月12號訂的兩套唇線口紅套裝被他們寄到別的國家去了,現在錢也拿不回來🙄」

擁有大量狂熱粉絲的Kylie可能不曾想過,顧客忠誠度會成為困擾她的一個大問題。根據Rakuten 的數據顯示,2016年6月至2019年5月的3年內,60%的顧客只進行了一次交易購買,可能直到這個數據Kylie才真正有一點「我在做生意」的觸地感。回購率表現如此低迷也反映出一個實際的問題,就是KC在經營管理上仍存在問題,品牌還處在幼兒期。

「收到新買的@Kyliecosmetics 唇彩了,超級失望。這個刷頭是什麼鬼?」

產品質量、訂單錯亂、糟糕的客服和模稜兩可的退貨退款政策讓這幫年輕人失去了耐心。年輕消費者群體還有一個特徵就是,我愛你的時候會見一個人安利一個人,不用一分錢佣金;但當他們遭遇不愉快的購物經歷時,也會毫不留情在社交媒體上吐槽,這對品牌口碑有極大的負面影響。特別是粉絲脫粉回踩,很多時候比路人的負面評價更有殺傷力。

社交媒體就像是一把雙刃劍,當你利用它來為自己品牌獲得巨大影響力的同時,品牌尚未成熟之處也會時刻被大家審視並且不斷地放大。即使KC的招牌產品——唇妝類產品,佔Kylie Cosmetics近70%的銷售額,相較於剛創立品牌時的瘋狂增長,2016年到2017年,唇裝套裝銷售額從1.53億美元下降至9900萬美元,下降比例達35%。 粉絲經濟並不是一個「鐵飯碗」。在後福特主義的生產條件下,資本的彈性積累要求商業的每一環節,包括產品的設計、生產和營銷等密切注意消費者的反應,以便更好地捕捉變幻莫測的市場需求。要想時刻保持維持粉絲熱度,除了不斷推出限量套裝之外,還是得回到品牌的核心,即產品和服務。

實現「白手起家」的人生夢

美妝市場這塊「大蛋糕」的爭奪已經進入超級白熱化階段。類似於KC這類DTC美妝品牌年年都在進場,總有幾個活下來,市場愈來愈擁擠。來自巴貝多(是的你沒看錯,不是美國更不是山東)的著名歌手Rihanna也已經很久沒有新專輯發行計劃了,全力經營她的美妝品牌Fenty Beauty。

而福布斯為KC8億美元的估值記錄也被另一個剛創立2年的品牌所打破,國際知名美妝大師Pat McGrath創立的同名品牌Pat McGrath,最新估值為10億美元。美妝紅人的神仙配色套裝,彩妝大師的專業實用配色盤,有點好奇,下一個名人做彩妝品牌會挖出什麼利基?

另一方面,也面臨傳統大品牌的挑戰。根據化妝品巨頭歐萊雅集團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2019財年第三季度銷售額達71.83億歐元,同比增長11%,創下近十年來最大增幅。那些我們以為大且成熟地有些無聊的化妝品巨頭,居然每年都在穩步前進。

不同於KC這類新興美妝品牌,傳統化妝品集團擁有雄厚的財力,優質的供應鏈和成熟的線上線下服務體系。其中,有錢就可以購買新的產品線,不斷為自己的矩陣吸納創新生態。無聊從來就不是痛點。而新興美妝品牌需要思考得還很多,要如何內外兼顧,不丟失品牌創新和初心的情況下,培養專業的交付團隊,在競爭激烈的市場站穩腳步? 想要投資或收購KC的資本源源不斷,更有報導提到Kylie和媽媽一直在尋求外部投資以優化供應鏈、產品品控和各項服務能力,也能進一步減少對Seed Beauty的依賴。

其實關於「白手起家」福布斯用的詞是「self-made」,是否站在金磚上起步無從定義,但福布斯對於Kylie刷新富豪榜紀錄的財富是自己創造這點是認可的。看到這裡,你覺得Kylie的成功是靠自己還是靠家人,Kylie Cosmetics終將只是曇花一現還是能在困境中找到突破口, 在主流市場獲得一席之地呢?

「海派第一線」系列聚焦全球海外科技網際網路行業的一線動態,幫助您了解行業風口和投資趨勢。本文由騰訊科技與優質合作媒體「品牌很煎蛋」共同出品,文章獨家首發騰訊新聞客戶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焦點

  • 8歲兒童博主年賺1.8億,頂級網紅賺錢憑什麼?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新榜」(ID:newrankcn),作者 椿穎 松露,36氪經授權發布。 前幾日,#8歲YouTube播主年收入1.8億#登上熱搜,閱讀量破1.3億。 這個名叫Ryan Kaji的8歲美國男孩,靠著他的玩具開箱視頻,蟬聯福布斯年度YouTuber收入榜單第一名,年入2500萬美元(合1.8億人民幣),比去年收入更是多了300萬美元。 這個8歲男孩究竟憑藉什麼年收入破億?收入排名前十的YouTuber還有誰?與往年相比有什麼不同?他們的成功經驗是否可以被國內創作者借鑑?我們今天仔細盤了盤。
  • 廈門八富豪登上福布斯2019年度中國富豪榜
    臺海網11月8日訊 據海西晨報報導 11月7日,福布斯發布2019年度中國富豪榜,400位中國富豪登上這份頂級財富榜單,廈門則有八富豪登上榜單,三安光電的林秀成家族以159.8億元的財富成為廈門首富。今年,福布斯2019年度中國富豪榜榜單上榜門檻為10億美元(70.7億元)。
  • 2019年福布斯中國富豪榜發布!廈門這八位登上榜單……
    11月7日福布斯發布2019年度中國富豪榜400位中國富豪登上這份頂級財富榜單廈門有八富豪登上榜單三安光電的林秀成家族以159.8億元的財富成為廈門首富兩馬繼續領跑 資料圖廈門上市公司億聯網絡的吳仲毅和陳智松也入圍了富豪榜榜單他們的財富值為93.3億元和91.9億元上市公司大博醫療同樣有兩位入圍分別是林志雄家族和林志軍財富值為90.5億元和87億元盈趣科技的吳凱庭也以74.2億元的財富入圍榜單廈門八富豪登上福布斯中國富豪榜
  • 福布斯2018美國名人財富榜公布:《星球大戰》導演盧卡斯第一...
    《福布斯》今日公布了2018年美國名人財富榜,其中《星球大戰》導演喬治·盧卡斯以54億美元的淨資產排名第一,《福布斯》認為這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他在2012年將盧卡斯影業以41億美元的價格出售給了迪斯尼。
  • 「黴黴」泰勒-斯威夫特榮登福布斯收入最高名人榜榜首
    據外媒報導,根據福布斯年度收入最高名人排行榜,流行歌手泰勒-斯威夫特是全球收入最高的名人。《福布斯》估計,這位29歲的歌手在2018年6月1日開始的一年裡稅前收入達到1.85億美元。斯威夫特上一次榮登《福布斯》百位名人榜榜首是在2016年,當時她的稅前收入為1.7億美元。此前斯威夫特指責音樂巨頭Scooter Braun收購她的前唱片公司Big Machine,「剝奪了她畢生的事業」。
  • 福布斯雜誌公布收入最高100位名人排行榜
    如前所述,黴黴(Taylor Swift)是去年全世界收入最高的名人,總共1.7億美元,也是她目前的職業生涯裡賺的最多的一年。如此巨大的收益,主要歸功於她打破滾石樂隊記錄,在北美大陸賺了2億美元的"1989世界巡迴演唱會",以及高價拍攝的Diet Coke, Keds和Apple等大品牌廣告。
  • Youtube上爆火的中國網紅們,都賺了多少錢?
    這是申鶴公眾號第443天的第447篇原創文章網紅出海、內容出海是近一階段的熱詞,youtube上也火了一大批中國網紅,具有中國特色的中國網紅們,徹底火出了圈。甚至有人說,做號的最高境界,就是能在YouTube上火。這一篇,我們就盤點一下,YouTube上最火的10個中國網紅,他們都賺了多少錢?以及如何做網紅出海?
  • 福布斯2019全球收入最高名人Top100:黴黴1.85億美元登頂 中國僅...
    7月10日,福布斯公布了2019年全球收入最高名人排行榜Top 100,躋身榜單的門檻從未如此高過:3750萬美元,比一年前增長7%,全球Top 100收入最高的超級巨星在過去12個月內的稅前收入達到63億美元。
  • 揭秘宇宙級神奇網紅家族-虎嗅網
    黑紅黑紅的發家史美國網紅界有這樣一個神奇的存在:她既不是能歌善舞的藝人,也非演技超群的巨星,口才和幽默感同樣平平無奇,但就是火到海外網友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穩坐第一網紅的寶座——她就是金·卡戴珊。然而真正將卡戴珊家族帶入娛樂圈的,是羅伯特的前妻、金·卡戴珊的母親克裡斯,也是她一手打造了「美國第一網紅家族」。
  • 福布斯虛擬人物財富榜:蝙蝠俠僅排第六,第一名財富難以估量!
    相對於每年《福布斯》頒布的財富榜讓無數媒體網友高度關注而言,《福布斯》頒布的虛擬人物財富榜卻是很少有人得知,所謂虛擬人物財富榜指的是根據遊戲、電影等娛樂媒體出現的虛擬人物而評選出的財富榜,今天就來講講《福布斯虛擬人物財富榜》排名。
  • 福布斯香港富豪榜 李嘉誠蟬聯榜首大部分財富縮水
    福布斯香港富豪榜 李嘉誠蟬聯榜首大部分財富縮水時間:2020-02-06 20:25   來源:前瞻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福布斯香港富豪榜 李嘉誠蟬聯榜首大部分財富縮水 2月14日,《福布斯》雜誌發布2019年香港前50大富豪榜,90歲高齡的長和系創辦人、資深顧問李嘉誠連續第21年蟬聯榜首,身價
  • 油管第一網紅,8歲,一年掙1.8億
    福布斯剛公布了2019年油管網紅收入第一名是一位8歲男孩,名叫Ryan Kaji他以2600萬美元(約合1.82億人民幣)收入登上榜首2018年Ryan就以2200萬美元登頂,他已連續2年稱霸榜單如今擁有2300萬訂閱者毒少也非常好奇去看他的視頻
  • YouTube頭號網紅PewDiePie今年賺了一個億!TOP 10吸金榜公布
    福布斯近日公布了2016年度的最賺錢YouTuber排行榜,PewDiePie再度勇奪冠軍,以1500萬美元的身價高居榜首,合人民幣超過了一個億,成為了年度最賺錢的YouTube Star。
  • 狂攬中國電影史票房榜冠亞軍,制霸中國電影票房的男人!
    導讀:「《流浪地球》用時12天12時30分,超越《紅海行動》登上中國電影史票房榜第二,吳京成功制霸中國電影票房。」今天是《流浪地球》上映的第13天,累計總票房超37億,成功反超《紅海行動》奪得中國電影史票房榜第二,在上映的13天內連續保持著日票房過億的成績。
  • 福布斯男星收入排行榜公布,巨石強森再次蟬聯第一,華人明星榜上有...
    #成龍登上2020福布斯名人榜#福布斯雜誌最近公布了最新的2020年全球收入最高男演員排名,所計算的期限為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票房以及廣告都計算在內,最終世界十大首繼續由巨石強森蟬聯。根據美國《福布斯》(Forbes)雜誌的數據,2019年6月1日至2020年6月1日,巨石強森收入據報高達8750萬美元(6700萬英鎊),其中網飛(Netflix)的動作驚悚片《紅色通緝令》(Red Notice)片酬2350萬美元(1800萬英鎊)。巨石強森也通過其他的商業投資來增加收入,例如他的體育用品系列「Under Armour」。
  • 2020 全球福布斯富豪榜 教育板塊的大佬們
    此版來自新浪微博財經weibo以上的表格第一欄是總體排名,其次姓名,英文名字,到財富估值單位 億元(美元),領域,最後是國家地區讓我們先看一下中國地區的教育界的大佬們有誰?王振東中公教育(首席研究與輔導專家)在2019福布斯全球億萬富豪榜,以12億美元當選第1818位。在2019年胡潤百富榜,以155億元人民幣位居第239位。中公教育核心研發團隊成員,中公教育資深講師,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畢業碩士。
  • 福布斯國外主播吸金排行:頭號網紅年賺一個億
    摘要:他還參加了YouTube Red即YouTube推出的付費訂閱服務,出品了一檔叫做Scare PewDiePie的節目,也在去年推出了自己的第一本書《這本書愛你》。此次公布的TOP10最賺錢YouTuber總共帶來了7050萬美元的收益,比去年增長了23%。
  • 全球購騎士特權登上福布斯2020高增長瞪羚企業榜單
    11月12日,福布斯中國公布2020年高增長瞪羚企業榜單,包含來自零售電商與新品牌、金融科技、企業服務、人工智慧、醫療健康、教育科技、能源環保等領域的中國高增長企業。其中,國內領先的會員制特權電商平臺——全球購騎士特權,憑藉創新模式與高速發展力上榜,獲評「福布斯中國2020高增長瞪羚企業」稱號。此次榜單,聚焦中國的創業公司,旨在從科技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等方面,尋找未來3-5年內最有可能達到10億美元估值,成為獨角獸的高成長企業。
  • 六大極為賺錢的體育領域,第一名賺到逆天!
    六大極為賺錢的體育領域,第一名賺到逆天!體育行業五花八門,雖然理論上講,無論哪個領域,只要做到頂尖,都會有很強的吸金能力,但不能否認,不同領域之間的差異性還是非常大的。下面我們來看看六大極為賺錢的體育領域。
  • 感覺超級英雄電影賺了幾百個億,誰才是超級英雄中的吸金王?
    感覺超級英雄電影賺了幾百個億,到底誰才是超級英雄中的吸金王?本期榜單為好萊塢影史超級英雄電影淨利潤的TOP10(TOP20請關注百家號另一篇了解更多)。說到影片的「淨利潤」這個概念,並不是簡單地將「票房」與「預算」做減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