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紅水陣內奪壬癸之精,藏天乙之妙,變幻莫測。——封神榜
《封神演義》是一本體系規模非常龐大的古代神話巨作,
以西遊記為藍本,擴張了整個神話宇宙,豐富了整個神話體系,在古代的小說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如此著作,當然得到了廣泛的影視改編,近些年來,《封神演義》的改編作品層出不窮,例如
《鳳鳴岐山》、《武王伐紂》和《封神英雄榜》都是優秀的電視劇。
然而,在老一輩觀眾心中,最經典的
當屬90版《封神榜》。
可是,在那個拍攝科技並不發達的年代。為了拍攝《封神榜》,劇組成員都付出了重大的努力,他們背後的艱辛難以想像。
一、服裝前衛
《封神榜》大致講述了這麼一個故事
:
商朝末年,商天子紂王在狐狸精妲己的魅惑下沉迷酒色,不理朝政,因此百姓顛沛流離,飽受塗炭之苦。紂王因為苦難聖靈而開罪於女媧,因此引得眾怒,被姜子牙出山討伐的過程。
眾所周知,中國漢服的設計相對來說更偏向內斂的美,而
羅馬服裝的設計更奔放和暴露。
為了表現出商紂王的荒淫無道。
在妲己和眾宮女的服裝設計上,
導演郭信玲特地參考了羅馬服裝的設計,
將羅馬服裝的風格與漢服相統一,製作出了視覺效果極佳的戲劇服裝。
然而,由於那個年代人的思想觀念相對保守,因此,《封神榜》服裝設計竟然
引發眾怒
,
許多人把《封神榜》告到了廣電總局
,原因竟是
「傳播淫穢影像資料」,
鬧的人是啼笑皆非,導演在當年也承受了頗多的壓力。
當然,以今天的眼光來看,《封神榜》的服裝並沒什麼出格的,在那個女性穿高跟鞋都是
「不檢點」的年代,鬧出這種笑話也不足為奇。
除了觀眾的不滿外,還有一點就是,女演員們也不怎麼高興。別看她們在劇中表現的
狐媚妖嬈
,然而,在現實中,
她們可都是正正經經的黃花閨女
,聽說要演狐媚君王的宮女,她們就已經很不樂意了。
在看到如此暴露的戲服,她們更是感覺
受到了侮辱
,導演因此苦苦勸說,飾演妲己的傅藝偉一度就接受不了這種戲服,並且對導演坦誠不願意穿較為暴露的衣服。
而扮演紂王的達奇老師,更是不敢多看,因為身上的衣服太少,讓人看著有些尷尬。
為此,導演只好在宮女戲服
後背處加一些紗
,才讓她們答應配合演戲,可見,除了導演之外,劇中的女演員們也要頂住巨大的壓力。
然而,《封神榜》之所以成功,除了精彩的故事和華麗的特效之外,與具有代入感的服裝設計也是不無關係的。
歷史上的商紂王荒淫無道,試想,如果導演屈從於輿論壓力,讓劇中紂王的宮女都裹得嚴嚴實實的,
這部劇還有什麼代入感呢?
所以,他們頂住了壓力,開創了國內藝術的先河,走在了時代的前列,這一點就值得我們敬佩。
二、太過恐怖
如果你問問現在的80後,90後甚至00後,當年看《封神榜》有什麼感覺,他們一定會有一個共同的評價:
恐怖。
《封神榜》為了表現出原作劇情裡的荒誕的情節,特地在打光處理的較為昏暗,各種光線也顯得十分詭異。而且由於商紂王殺伐無度,各種屍體的特寫,甚至骷髏等鏡頭也屢屢皆是。
更是有商紂王使用酷刑折磨囚犯,以此取樂的情節,雖然對於大人來說,這些鏡頭都沒什麼,然而對於看《哆啦A夢》都能感到恐怖的小孩子來說,《封神榜》簡直就是「童年陰影」。
並且,正如上文所說的,《封神榜》的服裝設計較為前衛,那個年代的部分父母,不希望小孩子被這部電影教壞,便不允許小孩看《封神榜》,當年對於這部電視劇的起訴風波也鬧得沸沸揚揚。
很多小孩子在看電視劇後被當場嚇哭,或者被嚇得不敢單獨睡覺,
更是引發了廣大家長的不滿。然而,不明智的家長畢竟是少數。
《封神榜》更多的,是作為了許多人的童年回憶,孩子們會嚷嚷著拉大人們一起看這部電視劇,一家人在電視前其樂融融。或許,這才是這部電視劇正確的觀看方式。
當孩子感到害怕時,家長更應該做的是去引導和安慰孩子,而不是簡單粗暴的斥責孩子,禁止他們看電視劇,這樣做不然不會幫助孩子儘早消除恐懼,反而還會加大孩子恐懼程度。
三、香港演員
這部電視劇雖然是由大陸導演拍攝的,然而卻特地邀請了
四位香港影星
,由於那個年代,大陸相對來說拍攝技術還不那麼成熟,引起鬧出了許多趣聞。
當時大陸的經濟並不像現在一樣發達,劇組自然也是窮的叮噹響,自然沒錢用很好的面料做戲服,
湯鎮宗第一次穿劇組的衣服就直言,感覺非常怪,非常的不貼身。
由於他所穿衣服的面料比較薄,外出拍攝甚至還有點冷,而且他還披著鬥篷,一吹風,鬥篷就噼啪作響,因此感覺十分的彆扭,不自然。
在《封神榜》中飾演
趙公明的是香港演員黃偉良
,因為角色設計的原因,劇組給黃偉良準備了道具鬍子,然而由於經費不足,這個道具鬍子粗製濫造,貼上去非常的醜。
所以黃偉良就以粘上鬍子難看為理由,拒絕了劇組的要求。劇組無奈,只好給他多花了幾條皺紋,來突出他飾演角色的年齡。
在當年,大陸影視劇的起步舉步維艱的,而香港的影業卻到達了巔峰。經費充足,嬌生慣養的香港影星,自然就無法忍受大陸這邊的低質量道具,這也情有可原。
這更顯得大陸改革開放後的初代電影人,他們在經費不足的壓力下摸著石頭過河,小心翼翼的使用每一筆經費,不斷的打磨劇本,優化臺詞,儘可能把每一筆錢都花在刀刃上,
這種精神可謂是彌足珍貴的。
結語
如今,距離《封神榜》上映已經過去了三十年。當年的童年陰影也變成了大家共同的童年回憶。經典永不過時,即使以今日的眼光來看,《封神榜》的畫質已經十分的粗糙,
然而今日他仍然受到了各年齡段觀眾的追捧,可謂是歷久彌新。
大陸的影業早已經不是當年的那樣艱難了,如今,大陸的劇組也擁有了充足的經費,各大劇組也不用小心翼翼,害怕拍攝成本超支了。
前人栽樹後人乘涼,正是因為有了初代影視劇組的艱苦奮鬥,才有了國內影業這顆參天大樹的茁壯成長,因此,我們應該向默默奉獻的老藝術家們致以誠摯的敬意。
中華文化是一座永不枯竭的金山銀山,還有太多的經典作品等待著劇組們的挖掘,今後將會有越來越多的經典影視作品被搬上大熒幕,走進觀眾們的生活。
中國的軟實力也將會越來越強,如此下去,中國文化的影響力擴大到全世界又豈是不能之事?
參考資料:《封神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