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光LED除了可應用於感測器,還可以用於醫療,近幾年有許多紅光、近紅外LED治療儀器出現,聲稱可以利用LED燈具達到美容效果,不僅有專門的美容診所,也可以購買家用治療儀使用。而亞洲更是美容儀器的重要市場,五年複合增長率高達20%。
紅光LED照明原先並非是以美容為目的,是起源於美國太空總署(NASA)與威斯康辛太空自動化與機器人中心(WCSAR)的研究,希望可以在太空梭與國際太空站等密閉空間種植植物,維持航空人員的營養均衡。
當時研究發現紅光LED波長可以促使植物生長和進行光合作用,並能促進細胞的新陳代謝,而再確認紅光LED可作為植物生長燈之後,研究方向逐漸轉移到是否可用於醫療。
由於細胞需要引力來刺激生長,人在處於微重力或是超重力的環境下,傷口會難以癒合,而NASA希望可以透過紅光LED緩解太空人員肌肉萎縮的狀況與加速其傷口癒合的速度。
研究顯示,波長680nm、730nm的紅光LED光譜和880nm的近紅外LED燈,對皮膚具有良好的恢復作用,這些技術除了可應用在太空人員,也可用於糖尿病潰瘍或是嚴重燒傷的患者。而研究也發現,紅外LED燈也可用來緩解化療與放射線治療的疼痛。
而隨著科技的進步與LED價位降低,市面上漸漸出現治療痘痘、消除皺紋或是緩解肌肉酸痛的燈具,紅光LED可穿透皮膚約1~2毫米,可以刺激皮膚產生膠原蛋白或彈性蛋白,加速傷口癒合的速度與淡斑。而近紅外LED則用於促進新陳代謝,對防止老化有不錯的功用。
相 關 閱 讀
LED有望替代植物殺蟲劑?原理是這樣的…
與高功耗白熾燈說再見,美國2018起實行燈泡新規
LED可提高果蔬產量,但一阻礙因素讓專家頭疼
一代手機巨頭HTC也來賣燈:開發多功能智能燈泡
LED燈是如何更好地保護環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