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中提到:我欲因之夢吳越,一夜飛度鏡湖月。這句話的意思是說,詩人是多麼的希望能夠完成穿越,這樣就可以前往自己所想去的一個時間點或者想去的一個地方。其實關於想像,每個人的腦海中都會有憑空想像的那一個瞬間。但是有很多事情如果沒有科學依據憑空想像的話,最終也會得出來一個令人後背發涼的結局。
1950年前後,當時一些小說家們會在自己的文學創作過程中會提到平行世界。所以在最開始的時候,這4個字也僅僅只是作為一種被想像出來的橋段,成立於人們的生活當中。但是後來經過物理學的不斷改進,人們會發現天文學和架空世界以及物理學的研究過程中都會提到一個關鍵詞,也就是平行世界。
直到現在,平行世界這4個字已經成為了一種專業化術語,不再僅僅只是憑空想像的一種結果罷了,有更多的科學理論依據作為支撐點。但是又不得不承認,人們是沒有親自見過平行世界的,人們只是更認同多元宇宙當中的確可能包括不同相互作用力的宇宙空間,所以才會相信平行世界。
1954年,愛琴海的上空呈現出了一個異常的現象。當時的新聞記者說這是來自另一個時空的海市蜃樓。當時有很多的市民和遊客親眼目睹了這場海市蜃樓的景觀,並且在後來的國際記者陸續走訪的過程中,這些目睹者也聲稱,這次的海市蜃樓並不是虛擬出來的橋段博人眼球。所以很多人越來越認同海市蜃樓就是所謂的平行世界。
但是人們可能會犯了一個常識性錯誤,那就是海市蜃樓不一定和平行世界有關係,不一定說海市蜃樓出現在人們的生活當中,平行世界就一定會被這樣的現象所證實。就像1957年,我國海南地區就呈現了一種奇怪的現象。後來有光學學者站出來表示:這只是一種光學的折射現象而已。
當時中國海南地區呈現海市蜃樓的時間長達一個小時45分鐘。其實在其他地區也有海市蜃樓的情況出現,比如說美國拉斯維加斯地區就經常會出現海市蜃樓,但是拉斯維加斯的海市蜃樓景象一般會比較富有周期性的特點。因為每一年大概都會是在6月20日前後會出現海市蜃樓的景象,所以從這裡也可以得出兩個結論。
第1則結論是海市蜃樓出現的地點很相同,就比如說在美國拉斯維加斯出現蜃樓的景象,以後出現的地方也是在美國拉斯維加斯。第2個特點就是時間點也非常的相似,因為美國拉斯維加斯的海市蜃樓每一年出現的時間都是6月20日前後。
其實海市蜃樓自遠古時期就沒有間斷過,就拿中國的歷史來講。公元前202年,西漢歷史拉開序幕之後,當時司馬遷也寫了一本《史記·封禪書》的書籍:而黃金白銀為宮闕…意思也就是說,海市蜃樓的景象多半富有富麗堂皇的特點。公元1127年南宋政權成立,然後南宋人民也寫了一本《蜃說》,記錄作者在喝醉酒之後看到了海市蜃樓,並將這樣的景象和心得寫成了散文。
出生於1436年的明朝人陸容,代表作品就是《菽園雜記》:蜃氣樓臺之說,出天官書!1643年《物理小識》有了初稿,書中提到:忽艨艟數十揚帆來,各立介士,甲光耀目。意思就是說海市蜃樓會呈現不一樣的景象,並且從來沒有間斷過,以前會有,以後可能也會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