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熱帶高氣壓帶與四大文明古國

2020-09-23 司馬武侯

我們都知道,古埃及、古巴比倫、古印度和中國,被稱為世界四大文明古國。巧合的是這四個國家在北半球連成一條線,剛好都處於北緯30度上,於是乎很多玄學人士紛紛跳出來,渲染其神秘色彩,仿佛地球上有一雙看不見的手在操縱著人類的命運。然而,當我們把一切都還原到宇宙起源的時代去,所謂的玄學就會不攻自破,所有的看似不可能,實際上都是在宇宙運轉的巧合之下的合理現象。今天司馬就和大家講講氣候與國家的故事。

北緯30度的古代文明

我們還是先看北緯30度。從赤道地區上空源源不斷流來的大氣,在地磚偏向力的作用下堆聚下沉,使近地面大氣密度增大,氣壓增高,從而形成一條高壓帶,由於處於南北緯20-30度的亞熱帶地區,因此被稱為副熱帶高氣壓帶。在這個氣候的控制下,終年乾旱少雨,就算你臨海也沒球用,這對農業生產就是一種不利條件。

風帶和氣壓帶

同時,由於中國是「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國家,隨著副熱帶高氣壓帶的南北移動和海洋暖溼氣流的進入,會產生顯著的季風氣候,有機率導致本來溫順的「母親河」瞬間變「後媽」,大河母親的泛濫給勤勞的農民們一頓愛的小皮鞭,是古代農民無法克服的自然災害,今年頻繁去東北溜達的颱風,就和副熱帶高氣壓帶有關,有興趣我們可以私信討論。

黃河改道圖

那麼問題來了——四大文明古國作為四個農業古國,難不成都是受虐狂?偏偏跑到炎熱沒水,或者是氣候不可控的地方去種地?這就是傳說中的「我命由我不由天」?

實際上我們都被眼睛看到的現象欺騙了。我們的地球並不是一開始就是這樣的,大陸漂移說認為,地球上所有大陸在中生代以前曾經是統一的巨大陸塊,中生代開始分裂並漂移,逐漸達到現在的位置。今天的印度所在的南亞次大陸並不是在現在的位置,它本來屬於非洲,在洋流的作用下一路撞在了亞歐大陸南部,形成了今天的青藏高原地區;與此同時,非洲大陸也向北移動,把大洋變成了地中海,在碰撞中,地殼破裂產生了紅海,阿拉伯半島被分割出去。說時遲,那時快,這一系列的地質變化經過幾千萬年,共同塑造了橫亙亞歐大陸的中央山節,最終在亞歐大陸上形成龐大的喜馬拉雅—阿爾卑斯山系。

喜馬拉雅—阿爾卑斯山系

為什麼我要說這些呢?因為如果我們跳出傳統的文科思想,我們會發現,四大文明古國都伴隨著一條從發源於高原山地的大河,而南半球之所以沒有這樣古代文明大國,就是因為沒有這樣的大河。也就是說,四大文明古國的形成與降水無關,更多的得到了大河的紅利,他們應該被稱為「大河農耕文明」。

大河農耕文明

按照中國人的習慣性歷史觀,四大文明古國的興衰避不開君主和侵略者,因此我們總是會在浩如煙海的年代、人名和事件中逐漸迷失本心,其實事情遠沒有想像中的那麼複雜。當我們站在宇宙中俯瞰地球,人類的文明不過是一粒塵埃罷了,我們自詡「萬物靈長」,也不過是一種自相情願的意淫,從國家的興衰我們很容易得到這樣的結論。

凱撒大帝

我們舉個例子,人類文明的搖籃——美索不達米亞文明。美索不達米亞,廣義上是指底格裡斯河與幼發拉底河中下遊地區,這一地區的低地泛濫平原是處於乾燥環境下的水分充足的衝積地,水源主要來自土耳其東部的積雪,由於幼發拉底河和底格裡斯河徑流較尼羅河短,因此泛濫比尼羅河更猛烈,泛濫時河水就會在幾個星期中停留在鄰近的泛濫盆地裡,但寬闊而傾斜的河岸沒有因河水的浸泡而靠近河床,盆地裡因而沉積了大量的鹽分。一旦下遊地區灌溉失靈,大片平原就會迅速成為貧瘠的鹽鹼地。

美索不達米亞平原

而兩河流域民族眾多且缺乏凝聚力,來自北方的雅利安人因為氣候寒冷進入這一地區並成為統治者,巴比倫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成為了兩河流域王權的象徵,兩河流域的北方安納託利亞高原從西臺人開始,就經常盤踞著強大的國家,他們很容易就能夠進入無險可守打的兩河流域。圍繞著這一地區的霸權,蘇美爾人、阿卡德人、阿摩利人、亞述人、埃蘭人、喀西特人、胡裡特人、迦勒底人、波斯人以及後來的希臘人先後成為這一地區的主人,持續的戰爭導致美索不達米亞平原的灌溉系統經常被破壞,土地鹽鹼化嚴重。在這樣的情況下,後繼者縱然是天縱奇才的君主也不可能扭轉衰敗的命運,這是自然條件下的人力不可抗因素,從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美索不達米亞的徵服者——馬其頓帝國

我們再看古埃及,雖然溫順的尼羅河使埃及至今仍是一個農業發達的國家,雖然埃及豔后睡了羅馬兩任執政官,但仍然不能改變古埃及衰亡的命運。為什麼?古埃及北面臨海,東面緊靠蘇伊士地峽和外界聯繫,當一個民族處於長時間的相對封閉狀態,勢必會把他們的高科技用在祭司和娛樂等沒用的地方,封閉的地理環境使古埃及難以兼收並蓄,衰亡也不過是時間問題。

古埃及法老

人類的早期文明大多集中在歐亞大陸這片中間高,四周低的大片陸地上。這片大陸有著東亞一脈相承的文明古國,也有西方燦爛的商業文明,更有北方高原原始的刀耕火種,也有南部陽光普照之處的物產豐盈。歷史只是人類在承載其生命的大陸上留下的活動痕跡,它就像這個世界,不為堯存,也不為桀亡,它只是靜靜的看著我們,僅此而已。

因此,我從來是反對歌頌任何帝王將相的,歷史從來都不會因為這些人的意志產生改變,秦皇漢武們的成功不過是剛好遇到了地球心情好的時候,而夏桀商紂們的失敗,也只是地球鬧了點兒小情緒罷了。

相關焦點

  • 四大文明古國為何對河流如此依賴?
    說起四大文明古國,大家耳熟能詳。由西向東依次為古埃及、古巴比倫、古印度、古中國。不難看出,四大文明古國為何對河流如此依靠?四大文明古國分布圖如此依靠河流,我個人認為無非是以下方面原因造成。首當其衝是氣候因素。
  • 為什麼南亞地區的巴基斯坦不是熱帶季風氣候,而是熱帶沙漠氣候?
    熱帶沙漠氣候的形成原因主要是終年受到了副熱帶高氣壓帶的控制,盛行下沉氣流,降水稀少,氣候乾旱。從地理位置來看熱帶沙漠氣候多分布在南北回歸線至南北緯30°的大陸西部和內陸地區。熱帶沙漠氣候多分布在大陸的中西部,而大陸的東部地區由於海陸熱力性質差異的差異,通常會把副熱帶高氣壓帶切斷,比如在亞歐大陸的東部地區,也就是南亞、東南亞和東亞地區多分布的是季風氣候,也就是南亞地區多分布有熱帶季風氣候。
  • 比較世界四大文明古國的異同
    世界四大文明古國包括古埃及、古中國、古巴比倫和古印度。在這種指導思想下,接下來我就對四大文明古國的異同進行比較。首先說共同點:從時間上來說,世界四大文明古國的創建時間都很早。古埃及在距今七千多年前就出現了國家;古巴比倫在距今四千年的時候建立了國家;古印度的哈拉帕文明也出現在距今四千年左右;古中國的文明從炎黃二帝開始,距今也有五千年的時間。
  • 四大文明古國為什麼只有四個?古國是國嗎?
    四大文明古國,為何沒有印加文明,為何沒有古希臘和古羅馬?說起四大文明古國,中國人恐怕都是最早在歷史書中學到,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教科書寫道四大文明古國是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倫和古代中國。古埃及文明位於非洲東北部尼羅河中下遊地區,始於公元前3500年左右。
  • 世界四大文明古國,只有中國文明從未割裂,亙古亙今!
    什麼叫做文明?文明是人類發展史上的特殊階段,是人類脫離動物界後進一步脫離了原始野蠻狀態的階段。四大文明古國,是國際上認可度較高的關於世界四大古代文明的統稱。想必很多人對其他三大文明古國都帶古字而中國為什麼不帶古字有疑問,相較於其他三大文明古國,因為中國是唯一一個文化從未遭斷絕的文明古國,本土文明從古至今繼承下來,而埃及、巴比倫、印度現代文明與古代文明早已割裂,故而稱古埃及、古巴比倫、古印度,中國不加古,正所謂中華文明,亙古亙今。「四大文明古國」這一說法,最早是由梁啓超先生提出。
  • 非洲古國「埃及」的耕地面積僅佔國土的4%,該如何保障糧食安全?
    埃及是一個位於非洲東北部地區,地跨亞洲和非洲兩大洲的國家,也是一個聞名世界的文明古國。埃及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100年,也就是距今5000年前,埃及就已經建立了統一的奴隸制國家,是世界上最早的王國,並創造了燦爛的文明。
  • 《道德經》的兩句話揭示了四大文明古國為何消失了三個?
    大家都知道,世界歷史上有四大文明古國。我們很多中國年輕人認為古代什麼都是中國第一。但是非常遺憾,四大文明古國裡面,中國不是第一,也不是第二。可能是第三或者第四。我這裡選擇第四,謙虛點對我們華夏文明有好處。
  • 四大文明古國中,為何我國文明出現最晚卻並列「四大」,只因兩點
    提起「四大文明古國」的說法,我們首先得紀念下梁啓超。因為「四大文明古國」的說法是梁啓超提出來的,梁啓超是清末民初傑出人物,學者。當時列強侵華,中華大地兒女需要激勵,所以梁啓超就寫了《二十世紀太平洋歌》。我國歷史悠久,梁啓超告誡中華兒女,珍惜我們的歷史傳承。梁啓超在該歌中所提出的河流文明時代的「四大古文明祖國」,是「四大文明古國」說法的目前所知的早期雛形。
  • 為什麼四大文明古國只剩中國?
    關於四大文明古國的說法,最早來自於梁啓超的《二十世紀太平洋歌》,他的原話是:「地球上古文明祖國有四:中國、印度、埃及、小亞細亞是也」。小亞細亞指的就是今天的兩河流域發源地附近。很多中國人認為這一說法不過是我們關起門來自嗨,國外並不承認,可實際情況,國際上不僅認可,而且認可的人還挺多。
  • 世界四大文明古國為什麼除了中國都沒了?
    中國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這是很多人都聽過的一句話,但剩下的三個,除了古埃及很多人卻再也說不上來了,有說波斯的,有說羅馬的,甚至有人把亞特蘭蒂斯扯了出來,目前世界公認的四大文明是中國文明,印度文明,埃及文明,兩河文明。
  • 這就是四大文明古國為什麼沒有一個在歐洲的原因
    我們知道,大文明古國分別是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倫,古中國。這四個除了古埃及是在非洲,其他三個都是在亞洲。可以看出來沒有一個在非洲和美洲,這是非常奇怪的事情。為什麼當時這麼發達的歐洲和美洲沒有評上一個呢?
  • 世界四大文明古國,只有中國發展到最後,有什麼奧秘?
    作為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的中國,擁有者歷史上最為豐碩、悠久的人類歷史文明的。而聞名世界的四大文明古國:古代中國、古代印度、古代巴比倫和古代埃及文明,這四個文明成為世界上最為古老的文明歷史,他們給我們人們就留下-了很多的歷史文化瑰-寶的,而且還是很有區域性的。
  • 世界有四大文明古國,為什麼除了中國外,其他全都消失了?
    我們平常提起自己的祖國,都會驕傲地表示,中國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是世界文明的發源地,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儘管隨著時代的發展,很多古代一直傳下來的文化正在漸漸消失,但現如今也有很多人意識到了這一點,並且開始有計劃地實行一些文化復興活動,發揚我國傳統文化。
  • 四大文明古國最終只剩下中國的真正原因是什麼
    地球上有四大文明古國,代表著最古老的4個文化,四大文明古國不僅僅是說古時候存在的這4個國家非常有影響力,而是因為他們創造了非常燦爛的文化,並且有很多流傳到了今天,構成的世界的一部分,那麼四大文明古國分別都是哪幾個國家呢?
  • 非洲「文明古國」埃及,成世界上第十四個人口數量超過一億的國家
    目前世界上人口超過1億的國家總共有14個,除了中國、印度、印度尼西亞、日本、孟加拉國、巴基斯坦、菲律賓、美國、巴西、墨西哥、俄羅斯、奈及利亞和衣索比亞之外,還有非洲「文明古國」埃及。其實不然,埃及由於地處北回歸線附近,終年受到副熱帶高氣壓帶的控制,盛行下沉氣流,降水稀少,形成了終年乾旱少雨的熱帶沙漠氣候。由於氣候乾旱,埃及大部分地區都是熱帶荒漠自然帶,地表沙漠廣布,植被稀疏。
  • 四大文明古國中分別產生了哪些文明成就,你知道嗎?——中國篇
    眾所周知,在世界上存在著「四大文明古國」的說法,至於它其中所包含的四大古國,我想大家應該都是知道的吧?沒錯,就是古印度、古埃及、古巴比倫以及中國。作為世界級文明古國之一的國民,我先叉會兒腰!其實,說起文明古國,基本上算是婦孺皆知,畢竟這也是常識性的問題了。但你若是問我,這四大文明古國中都產生了哪些文明成就?那我可能連中國的都不一定能說的全,更被說是其他國家的了,哎。所以,我想了想,去好好找了一番,為自己。作為中國人,當然是先說中國啦。說來也是慚愧,雖然是自己的祖國,但我對它卻並不是很了解。
  • 「極地高氣壓帶」是由於熱力因素形成的,還是動力因素形成的?
    在地球表面不同的區域會形成不同的高氣壓帶和低氣壓帶,具體來說包括赤道低氣壓帶、副熱帶高氣壓帶、副極地低氣壓帶和極地高氣壓帶等四類。所謂熱力因素就是指由於冷熱狀況而形成的氣壓中心,比如地球的兩極高緯度地區,由於年平均太陽高度角較小,所以是全球最為寒冷的區域,極地地區的低溫,使得空氣受冷收縮,密度增大,並做下沉運動,形成「極地高氣壓帶」,而這種受冷形成高壓就是熱力因素。
  • 北緯30°線之謎:貫穿四大文明古國、金字塔、百慕達、瑪雅文明
    北緯30°線 貫穿四大文明古國眾所周知,四大文明古國分別是古巴比倫、古埃及、古印度和我們中國,作為諸多文明的源生地,對所在地區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什麼叫做文明?文明是人類發展史上的特殊階段,是人類有了對這個世界萬事萬物探究的意識,並且開始藉助文字、圖形表達認知。儘管四大文明古國擁有著迥異的文化形態,巧合的是,都集中在北緯30°區域上,均在這裡最早綻放出文明的光彩。
  • 神秘的北緯30°緯線,是飛機輪船失事高發區,也貫穿四大文明古國
    我們利用23.5°(回歸線)和66.5°(極圈)緯線可以劃分出地球五帶(熱帶、溫帶和寒帶);我們利用30°和60°緯線可以劃分出地球的低緯度、中緯度和高緯度地區。北緯30°緯線經過的國家在數量眾多的緯線當中,北緯30°緯線是一條神秘而奇特的緯線,不斷吸引人們去探索和研究。
  • 四大文明古國,為啥只有中國活到現在?不是沒有原因的
    四大文明古國中,為什麼其他三個滅亡了,只剩下了中國?一直都說世界上存在四大文明古國,那麼這四大文明古國是怎麼來的呢?各自都發生了什麼事,導致現在僅剩下了中國了呢?俗話說成也位置,敗也位置,話說這三大文明古國的發展和滅亡其實都與他們的位置有著莫大的關係。首先來看一下古巴比倫,在公元前3500年左右,出現了人類最早的奴隸制國家。到了公元前2250年左右,這裡的美蘇爾人開始發展起文明,並創造了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