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的前沿科技#系列徵文
鐵磁流體以其迷人的形狀變化尖峰顯示,是科學展覽中最受歡迎的展品之一。這些引人注目的磁場運動實例,通過計算工作捕捉它們的運動,可能會變得更加引人注目。阿卜杜拉國王科技大學(KAUST)的一個研究小組現在開發了一個鐵磁流體運動計算機模型,可以用來設計更大尺寸的鐵磁流體顯示器。這項研究是一個踏腳石,利用模擬來通知鐵磁流體在廣泛的實際應用,如醫學,聲學,雷達吸收材料和納米電子。
20世紀60年代,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開發了鐵質流體,作為在低重力條件下泵送燃料的一種方式。這是由懸浮在液體中含鐵化合物的納米磁性顆粒組成。在沒有磁場的情況下,鐵水具有完美光滑的表面。但當磁鐵靠近鐵磁流體時,粒子會迅速與磁場對齊,形成特有的尖狀外觀。如果一個磁性物體被放置在鐵磁流體中,這些尖刺甚至會在倒流之前爬上物體。由於鐵磁流體的行為可能與直覺相反,模擬是理解其複雜運動的理想方法。
KAUST視覺計算中心Dominik Michels計算科學小組的博士生黃立波(Libo Huang)說:然而,到目前為止,這些模型還存在一些局限性。第一個挑戰是消除現有模型的磁場奇點,以前的模型通常使用無限小的磁鐵來處理磁場模擬。兩塊磁鐵靠得越近,磁力就越強——因此,如果一塊磁鐵無限小,磁場強度就會變得無限大。無限小磁鐵的中心被稱為奇點,不僅磁鐵中心的磁場難以測量,而且如果兩個奇點靠得很近,力就會變得很大,以至於模擬可能會崩潰。
研究推導出了一些公式來消除奇點,並創建了更穩定的數字方案。該研究團隊還發現了通過降低算法複雜度來提高計算效率的方法,從而可以運行更大的模擬。當研究團隊將模型與溼式實驗室實驗進行比較時,再現了鐵磁流體的真實動態行為,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定性表徵,這將有助於鐵磁流體雕塑設計。這為進一步的定量分析打開了大門,進一步提高模型的精度將為鐵流體基本行為提供新見解,並帶來許多新用途,從電子傳感器和開關到先進望遠鏡的可變形鏡子。
博科園|研究/來自:阿卜杜拉國王科技大學參考期刊《美國計算機學會圖形學彙刊》DOI: 10.1038/s41467-019-11015-0博科園|科學、科技、科研、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