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的意義不僅僅是記錄
它反映了時代的特徵
暗含了快門背後隱藏的情緒
今天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攝影專業必看的9部紀錄片吧~
No.1
《觀看之道》
Ways of Seeing
(1972)
導演: John Berger
編劇: 約翰·伯傑
主演: 約翰·伯傑
類型: 紀錄片
製片國家/地區: 英國
《觀看之道》是1972年英國廣播公司(BBC)的一部由四部分組成的電視連續劇,由30分鐘的電影組成,主要由作家約翰·伯格和製片人邁克·迪布創作。
伯傑的劇本被改編成一本同名的書。該系列通過提出關於視覺圖像中隱藏的意識形態的問題來批判西方傳統文化美學。
該系列作品部分是對肯尼斯·克拉克(Kenneth Clark)的《文明》(Civilization)系列的回應,後者代表了西方藝術和文化經典的一種更傳統的觀點。
No.2
《臉龐,村莊 》
Visages, villages
(2017)
導演: 阿涅斯·瓦爾達 / JR
編劇/主演: 阿涅斯·瓦爾達 / JR
類型: 紀錄片
製片國家/地區: 法國
該影片由法國新浪潮祖母阿涅斯·瓦爾達與街頭藝術家JR導演,紀錄片伴隨兩人駕駛著JR的小貨車穿越法國的村莊。
一路上他們拍攝下所遇到的人物,然後在房子和工廠的牆上塗抹告示牌尺寸大小的肖像畫。
影片獲得了第42屆多倫多國際電影節(2017)紀錄片單元觀眾選擇獎。
比起是一部紀錄片,這部作品更像是一個充滿驚喜的冒險之旅,它不僅僅是一個「紀實」的影片,更多的摻入了隨行所遇之人的的喜樂,生命的鮮活。
或許這就是影像的意義,它們留下了人類的情緒,一顰一笑,一舉一動。而這部影片打動人心的的精神價值,就是對人類個體精神存在的關懷和共情。
No.3
《尋找薇薇安·邁爾》
Finding Vivian Maier
(2013)
導演/編劇: 約翰·馬盧夫 / 查理·西斯科爾
主演: 約翰·馬盧夫 / 瑪麗·艾倫·馬克 / 菲爾·多納休 /
薇薇安·邁爾 / 蒂姆·羅斯
類型: 懸疑 / 紀錄片 / 傳記
製片國家/地區: 美國
紀錄片《Finding Vivian Maier》展現了Vivian Maier的雙面人生:生前才華橫溢,卻默默無聞做了40年保姆,去世後留下10萬多張芝加哥街景和街頭人像底片。
2007年在一場拍賣會上被電影製片人John Maloof拍得後重見天日,她遂被攝影界公認為是20世紀最偉大的攝影師之一。
這是一部喜歡膠片攝影的朋友一定不能錯過的影片,因為她的每一個作品都會讓你驚豔!
膠片獨特的質感
儘管vivian是一個拒絕透露、拒絕窺探的自傲又孤獨的人,但在她死後,人們對於她的好奇和猜測將她推向了大眾眼球,這或許是諷刺的。
但值得慶幸的是正因如此,這些定格在膠捲上靈動的瞬間,才有機會被我們所看見。
No.4
《光影的魅力》
Visions of Light:
The Art of Cinematography
(1992)
導演: Arnold Glassman / Todd McCarthy
編劇: Todd McCarthy
主演: 厄內斯特·R·迪克森 / 麥可·查普曼 / 更多...
類型: 紀錄片 / 歷史
製片國家/地區: 美國 / 日本
這部影片記錄許多著名攝影師的訪談,暢談他們對攝影的看法,以及他們在參與拍攝電影過程,與各個導演合作的經驗。
片中並穿插經典片段,對映攝影師的說法,讓一般觀眾能更了解攝影師的工作與貢獻。
這部電影按年代劃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是無聲電影年代。第二部分是帶旁白的黑白電影時期。第三部分是彩色電影時期。
影片最後討論了如何利用不同的色彩調動觀眾的情緒。
這部電影由數百個電影片段組成。影片結束後,你一定會深深地被攝像機背後的靈感和魔法打動。
而靜態攝影師也將從中獲益匪淺。這是一部攝影科教片,數百個片段將指導你如何用光,如何選擇合適的色調,如何使你的片子成為經典。
No.5
《關於蘇珊·桑塔格》
Regarding Susan Sontag
導演: Nancy D. Kates
編劇: Nancy D. Kates / John Haptas
主演: 蘇珊·桑塔格
類型: 紀錄片
官方網站: http://sontagfilm.org/
製片國家/地區: 美國
蘇珊·桑塔格(1933年1月16日—2004年12月28日),美國作家、藝術評論家。1933年生於美國紐約,畢業於芝加哥大學。是《論攝影》的作者本人。
桑塔格的寫作領域廣泛,在文學界以敏銳的洞察力和廣博的知識著稱。這個影片記錄了她本人的生平及創作。
No.6
《原始的記憶》
はじまりの記憶(2012)
導演: 中村佑子
主演: 杉本博司 / 安藤忠雄 / 李兎煥 / 野村蔓斎
類型: 紀錄片
製片國家/地區: 日本
杉本博司的創作將東西方史學、哲學和美學帶入攝影,極致了攝影意義,並將攝影作品提升至藝術品層次。
影片記錄了杉本博司與其在紐約的工作室,展現了他作品製作的過程,並且對他幾大知名作品如《海景》《閃電》等進行了介紹。
No.7
《Near Equal 森山大道》
(2001)
影片介紹了被稱為「創造出新照片時代的男人」的攝影家森山大道。
從60年代後半期開始,他就一直作為領袖人物般的存在在攝影界君臨天下,但卻一直拒絕在媒體面前出現,所以他的人物形象被神秘的面紗所包圍著。
這個影片包含了約有20個話題,以傳說中的高速快照和無取景器攝影為首,除了本人以外禁止進入的暗室作業等,以及難得一見的珍貴影像。
同時,作為老朋友的荒木經惟等人坦率地講述了他的真實面貌和各種各樣的軼事,讓人們去理解他創造的根源性精神。
乍看之下森山大道給人一種冷酷、難以接近的印象,但隨著影片的進展,其形象完全相背離。
他的一本正經和不認真之間微妙的平衡感的生活方式,不僅是粉絲,在新世紀的日本生活的任何人都會嫉妒的。
No.8
《攝影大師. 安塞爾·亞當斯》
Ansel Adams: A Documentary
(2002)
亞當斯是美國著名的攝影師,他的攝影作品和他拍攝的地方一樣,都是國家的瑰寶,很少有美國攝影師比他更出名或更受尊敬。
亞當斯不僅成為一個受歡迎的攝影師,而且在早期的環境保護主義時期成為一個強大的聲音。
這部影片講述了亞當斯在舊金山度過的早期和非常艱難的童年,他父親送了一臺柯達相機作為禮物,我們看著亞當斯從一個業餘攝影師成長為一個在自己的領域裡嶄露頭角的成功人士。
影片帶我們走過亞當斯充滿激情又常常充滿混亂的生活,他以引人入勝的敘述和驚人的信息量採訪了傳記作家、歷史學家、家庭成員和攝影師。
亞當斯是一個了不起的藝術家和活動家,他用他的美麗的作品鼓舞了無數的人。
No.9
《攝影藝術百年史》
The Genius of Photography
(2007)
跟隨BBC Four的六集系列片《攝影藝術百年史 The Genius of Photography》,我們可以領略什麼使得那些攝影作品如此特殊,讓我們無法忘記。
影片介紹了從攝影的發展歷史到具有影響力的大師,以及攝影對於社會與人的影響。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希望能給各位需要靈感的朋友帶來一些幫助,如果大家有喜歡的紀錄片也可以在評論區推薦。
如果有更多關於攝影或者作品集製作相關內容想要詢問,歡迎後臺諮詢~
持續關注,下期更精彩!
排版編輯/Azusa
本文章為原創,受版權保護,
轉載請標明出處
相關閱讀
有關藝術留學規劃,
專業選擇,作品集申請的任何問題,
歡迎掃碼私信我們的特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