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嗝是小事?提醒:經常打嗝或是這5種疾病的徵兆

2020-12-05 快問醫生

打嗝在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見,一般健康人身上也多見。一般來說,短時間的打嗝是正常的一種生理現象,多是由於吃得太快或者太飽,喝了一些刺激性的食物或飲料,或是吸入一些刺激性的氣味所導致的。

但是如果經常都出現打嗝,甚至打嗝持續的時間非常長,超過12小時,尤其是超過24小時的話,那多是疾病所導致的,一定不可大意。

經常打嗝,或是這5種疾病的徵兆

1. 胃病

如果經常打嗝,尤其是伴有胃灼熱、反酸、飯後飽脹、食欲不振等不適時,那多是胃病所導致的。

胃病在成年人中的發病率高達80%,而胃部是我們主要的消化器官,出現問題不及時治療,會導致其它器官,如肝、脾、腎等受到損害,威脅到人類的健康。

發現胃病時一定要及時治療,別不當一回事。

2. 中風徵兆

如果是有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等心腦血管疾病的人群,出現經常打嗝,尤其是持續時間超過24小時的話,要警惕中風的可能。

特別是打嗝伴有行動遲緩、說話不清晰、肢體麻木等情況時,很可能是中風的預警,需要及時就醫。

3. 腎功能下降

一般來說,早期腎功能下降不會有什麼明顯的症狀,但是因為腎是人體主要的排洩器官,出現問題時很容易導致體內毒素過多,刺激到膈肌和迷走神經,從而導致經常打嗝。

所以出現經常打嗝時,也要留意是否腎功能下降的可能。尤其是伴有口渴、肌肉抽搐、排尿異常時,很可能是腎臟出現了問題,及時檢查。

4. 神經損傷

如果有外傷時出現經常打嗝的話,要留意是否神經損傷所導致的。

一般來說頸、喉、胸以及腹部等部位的迷走神經受到損傷都會導致頻繁打嗝的情況出現。

所以出現外傷或者這些部位有腫瘤壓迫到神經的話都有可能導致頻繁打嗝,外傷患者及一些腫瘤的高危人群一定不可大意。

5. 癌症信號

持續頻繁打嗝,伴隨有器官病變的話,還有可能是癌症的信號,而且數據顯示,癌症晚期的患者中有1%~9%的人群會出現頻繁或持續打嗝的情況。

尤其是食道癌、肝癌、胰腺癌、胃癌等癌症很容易出現頻繁打嗝的症狀,需要注意。

所以說出現持續或頻繁打嗝時,不要以為是小事,也有可能是疾病的徵兆,需要及早發現。

當然,如果只是偶爾出現打嗝,那多是正常的一種生理現象,不需要擔心。可以想個方法打個噴嚏,如聞胡椒粉或者會讓自己鼻子過敏的物品,讓自己打個噴嚏出來,或打嗝的情況就不治而愈了。

相關焦點

  • 闢謠:狗狗打嗝是吃太飽?或是重病的徵兆!狗狗打嗝的6大成因
    吃得快很容易使多餘的空氣進入體內,從而導致打嗝。跟我們人類一樣,飯後打嗝也是很常見的。但如果狗狗經常打嗝,則有可能是疾病或者是壓力造成的,鏟屎官有必要了解一下。這樣也很容易使狗狗打嗝,因為糯米在體內容易產生氣體。此外,高澱粉的地瓜或是比較難以消化的玉米,也容易產生氣體。當狗狗吃了這種食物之後,就很容易打嗝或者是放屁來排出氣體。
  • 經常打嗝要警惕 是不是疾病在靠近你
    打嗝是非常常見的一種情況,有些人吃飽飯之後會習慣性地打個嗝,我們平時聽見別人打嗝也會說一句,吃飽了。那麼是不是打嗝就只意味著吃飽了呢? 實際上並不是這樣的,引起打嗝的原因有很多,吃飽了只是其中之一,經常打嗝還要警惕是否是某些疾病的徵兆,因此不要輕視打嗝,經常打嗝可能是這些原因引起的。
  • 打嗝竟會傳遞疾病信號 8種方法快速停止打嗝
    在很多人看來,打嗝沒有什麼現實功能,只是一種生理反應,因此不會特別在意。  然而,如果一段時間總是打嗝,這恐怕就不是噎口饅頭喝口醋那麼簡單了。專家告訴《生命時報》記者,如果打嗝很頑固或持續時間長,則可能是某些疾病的預警徵兆,值得我們引起重視。
  • 「打嗝」傳遞6種疾病信號,有這些情況就要當心了……
    在眾多讓自己尷尬的行為裡,打嗝一定榜上有名,說來就來,忍不住也很難停下。 雖然打嗝帶來的體驗並不好,但很少有人把它當回事。其實,除了飽食、緊張、受涼、脹氣等常見因素外,一些疾病也通過打嗝這一症狀,給過你提示。
  • 「嚇一跳」就能止住打嗝?這樣打嗝是大病徵兆
    這樣打嗝是大病徵兆   每個人都有過打嗝的經歷,對於一次性的打嗝,其實對人體沒有任何傷害,而且有許多方法可以阻止它,但如果是長期或者持續性的打嗝,那就應該引起注意了,那很可能預示著你有嚴重的健康隱患······   這樣打嗝是大病徵兆   1、胃酸反流性疾病。主要症狀有燒心、反酸和噁心。
  • 上遊•文薈丨夜讀丨打嗝:傳遞6種疾病信號
    雖然打嗝帶來的體驗並不好,但很少有人把它當回事。其實,除了飽食、緊張、受涼、脹氣等常見因素外,一些疾病也通過打嗝這一症狀,給過你提示。《生命時報》採訪專家,為你揭示打嗝背後的健康隱患,教你幾個止住打嗝的有效辦法。
  • 「打嗝」傳遞6種疾病信號,有這些情況就要當心了……
    在眾多讓自己尷尬的行為裡,打嗝一定榜上有名,說來就來,忍不住也很難停下。雖然打嗝帶來的體驗並不好,但很少有人把它當回事。其實,除了飽食、緊張、受涼、脹氣等常見因素外,一些疾病也通過打嗝這一症狀,給過你提示。
  • 經常打嗝竟是這5種疾病的信號,有這些情況要當心……
    打嗝,是我們生活中經常出現的小插曲 像吃太快、吃太飽、喝了碳酸飲料等都會導致打嗝 有些人打嗝一會就會消失 但有些人則會持續很長時間 而且經常發生,這是怎麼回事呢?
  • 讓人尷尬的打嗝可能與疾病有關 出現這些情況要警惕
    雖然打嗝帶來的體驗並不好,但很少有人把它當回事兒。其實,除了飽食、緊張、受涼、脹氣等常見因素會導致打嗝外,一些疾病也通過打嗝這一症狀,給你提示。為什麼打嗝的總是你打嗝是一種常見且突然的現象,通常是由於胸、腹腔之間的膈肌受刺激後收縮引起的。中醫把打嗝分為噯氣和呃逆兩種。
  • 男子打嗝半年是胃癌 經常打嗝是胃癌前兆
    你知道常常打嗝是因為胃癌的原因嗎?瀋陽的張先生一天打嗝不停,吃東西就打嗝,,這樣的毛病在瀋陽的張先生身上持續了六個多月,但他直到出現胃疼才就醫,一下就查出了胃黏膜腫瘤。  張先生今年42歲,約半年前開始經常打嗝。「每次吃完飯就打嗝,感覺胸部、胃部有什麼東西脹滿了,特別難受。」張先生說,由於打嗝沒有給生活帶來太大影響,因此一直沒就醫。
  • 男子打嗝一個月,一查竟是肝癌!醫生:這樣打嗝,或是疾病信號
    就診時,醫生發現林大伯不停的打嗝,敏感的醫生覺得這「嗝」有些「不簡單」。詢問過後,才知道林大伯打嗝已經連續一月,期間林大伯用了各種土方法都不奏效。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人為什麼會打嗝?打嗝又叫嗝逆,這是常見的消化道受到刺激的一種症狀。
  • 打嗝是生病的表現嗎?不停打嗝,如何破?
    打嗝,在普通群眾看來,是由吃下過多食物或是飲食不正常引起的,所以,也叫打飽嗝。但是,有過經歷的人都知道,有時即使沒吃太多東西,也會打嗝。那麼,打嗝是什麼原因引起的,是生病的表現嗎?為何有些人不停打嗝?如何破?
  • 經常打嗝不止?警惕!可能是疾病晚期信號
    打嗝,在日常生活中再平常不過,只是一種正常的生理反應。大家都知道,在我們的胸腔和腹腔之間存在一個膈肌,它是主要的呼吸肌,膈肌收縮時,膈頂部下降,胸廓上下徑增大,使肺容積擴大,肺內氣壓下降,外界氣體經呼吸道進入肺,完成吸氣;呼氣時則相反。
  • 醫生提醒:持續打嗝不止,或是肝癌的前兆
    現在社會問題很多,就業和經濟的壓力無疑是很大的,很多年輕人為了工作,飲食變得不太規律,以為自己年輕還能扛得住,對打嗝這樣的小症狀不以為意,殊不知這樣的忽視有可能要了自己的命。其實如果打嗝持續很長一段時間還不消失,這樣的打嗝是很危險的,這就是身體在提醒你某個部位出了問題。
  • 打嗝不止,到底怎麼辦?這5個方法幫你快速「止嗝」!
    一些人在吃飽之後可能會打嗝,這樣的打嗝相信大家應該都經歷過,但是頻發的打嗝是怎麼回事,有些人以為是自己天生就容易打嗝,過一會就好了,但是你們知道頻繁打嗝怎麼回事?怎麼才能有效止嗝。
  • 常打嗝需警惕 什麼疾病會引起打嗝
    打嗝是我們生活中最正常不過的事情了,但是正因為打嗝是很常見的事情,就很少有人會放在心上了。引起打嗝的原因有很多,有的是正常的生理反應,有的就是由疾病引起的。那麼什麼疾病會引起打嗝呢?今天小編就來告訴大家什麼疾病會引起打嗝。
  • 經常打嗝危害多 謹防3種疾病 若還伴有這些症狀,則是腫瘤
    每個人都有打嗝的精力,也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一種很普遍的現象,但是打嗝真的很正常嗎?其實是錯誤的,打嗝是一種生理現象,但是經常打嗝可能就告訴你,你身體隱藏了這些疾病的存在,那麼經常打嗝很可能是哪些疾病導致的呢?打嗝怎麼辦?
  • 經常打嗝怎麼回事?出現這3種情況,多提示疾病原因
    如果有這3種情況的打嗝,說明是由病理性因素引起1、胃腸道病變如果打嗝的氣味呈現酸腐味,那麼說明食物在胃內儲存的時間過長,胃腸道蠕動較慢,食物發酵後而形成的特殊氣味。這說明胃腸的消化功能比較差。或者一些胃腸道腫瘤、食管腫瘤,胃部有炎症或潰瘍等也可引起呃逆。2、頑固性呃逆如果持續打嗝超過48小時,那麼就屬於頑固性呃逆了。可見於反流性食管炎、腹膜炎、癔症患者等。
  • 經常打嗝是中風前兆?女性可是高發人群哦~要警惕!
    實際上並不是這樣的,引起打嗝的原因有很多,吃飽了只是其中之一,經常打嗝還要警惕是否是某些疾病的徵兆,因此不要輕視打嗝,經常打嗝可能是這些原因引起的。 5.
  • 飯後總無故打嗝並非小事!警惕這3種疾病,還需多留心眼
    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往往會在飯後打嗝,這通常會與自身的飲食有關,比如說當自身進食過快、過急促、吃一些不容易消化的食物、邊吃飯邊說話或者是沒有細嚼慢咽就直接咽下去等。除了普通的進食問題,還要注意有可能是胃部的疾病,比如慢性胃炎、胃食管反流和膈肌痙攣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