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創立於1898年維新變法之際,初名京師大學堂,1912年改為國立北京大學。是新文化運動的中心和五四運動的策源地,最早在中國傳播馬克思主義和科學、民主思想,是創建中國共產黨的重要基地之一。長期以來,北京大學始終與中國和中國人民共命運,與時代和社會同前進,是培養和造就高素質創造性人才的搖籃,恰如蔡元培先生所言:「大學者,囊括大典,網羅眾家之學府也……此思想自由之通則,而大學之所以為大也。」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坐落在美國舊金山灣區的伯克利市,是世界著名研究型大學和最頂尖公立大學,在學術界享有盛譽,2020年U.S. News世界大學排名第4位、世界大學學術排名第5位。截至2019年,該校共有107位諾貝爾獎得主(世界第三)、14位菲爾茲獎得主(世界第四)和25位圖靈獎得主(世界第三)。校友有英特爾創始人戈登·摩爾、蘋果公司創始人斯蒂夫·沃茲尼亞克、特斯拉創始人馬克·塔彭寧等。
哈佛大學,坐落於美國麻薩諸塞州波士頓都市區劍橋市,是一所享譽世界的私立研究型大學,截止至2019年10月,哈佛大學共培養了包括富蘭克林·羅斯福、貝拉克·歐巴馬在內的8位美利堅合眾國總統,而哈佛的校友、教授及研究人員中共產生了160位諾貝爾獎得主(世界第一)、18位菲爾茲獎得主(世界第一)、14位圖靈獎得主(世界第四)。2019-20年哈佛大學位列軟科世界大學學術排名世界第一。
耶魯大學,坐落於美國康乃狄克州紐哈芬,是世界著名的私立研究型大學、全美第三古老的高等學府。截止2019年10月,耶魯大學校友、教授及研究人員中,共產生了62位諾貝爾獎得主(世界第十一)5位菲爾茲獎得主(世界第十二)以及3位圖靈獎得主(世界第十六),此外,耶魯大學還走出了包括比爾·柯林頓、喬治·布希在內的5位美國總統,以及19位美國最高法院大法官、16位億萬富豪等等。
史丹福大學,位於美國加州舊金山灣區南部帕羅奧多市境內,是世界著名私立研究型大學。截止2020年3月,共有83位史丹福大學的校友、教授及研究人員曾獲得諾貝爾獎(世界第七)28位曾獲得圖靈獎(世界第一),培養了眾多高科技公司的領導者,包括惠普、谷歌、雅虎、耐克、Snapchat、NVIDIA、思科等公司的創辦人。校友涵蓋30名富豪企業家及17名NASA太空員,亦為培養最多美國國會成員的高等院校之一。
清華大學,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中央直管副部級建制的全國重點大學。在國家表彰的23位兩彈一星勳章獲得者中,有14位是清華校友;在國家表彰的20位「國家最高科技獎獲得者」中,有8位是清華校友。59位清華學子當選為解放前的中央研究院院士,17名校友當選美國國家院士;約有1/4的中國科學院院士,1/5的中國工程院院士是清華校友,500多名畢業生就任國內院校校長、黨委書記均位列全國高校第一位。
雪梨大學,始建於1850年,坐落於南半球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州首府雪梨,是一所綜合性研究型大學。培育了8位澳大利亞總理、5位諾貝爾獎獲得者,23位最高法院法官、101名羅德學者、聯合國大會主席、國際法院院長、世界銀行總裁、澳大利亞儲備銀行行長,麥格理集團總裁等知名政商界人士。2008年,牛津大學前法學院院長麥可·斯賓塞就任雪梨大學校長一職
印度理工學院,是由印度政府所建設和組成的七間自治工程與技術學院。在學術界具有世界聲譽,被稱為印度「科學皇冠上的瑰寶「是印度最頂尖的工程教育與研究機構。印度理工學院培養的IT人才遍及世界各地,美國矽谷更是這些IT人才的聚集地。
倫敦帝國學院,國內一般譯為帝國理工學院,是一所世界頂尖公立研究型大學,主校區位於倫敦著名的富人區南肯辛頓,緊鄰海德公園、與白金漢宮不遠,在國際學術界有著頂級聲望,是世界最具創新力大學之一。1907年建立於英國倫敦,由維多利亞女王、阿爾伯特親王1845年建立的皇家科學院和大英帝國研究院、皇家礦業學院、倫敦城市與行會學院合併組成。校友和教職人員中,有14位諾貝爾獎獲得者 、3位菲爾茲獎獲得者。
格拉斯哥大學,簡稱格大,始建於1451年,位於英國蘇格蘭格拉斯哥市,世界百強名校,英國頂尖學府,英語世界國家第四古老的大學。格拉斯哥大學已培養出7位諾貝爾獎獲得者,2位英國首相和4位高等院校的創建者等眾多法律、科學、商業等領域的領導精英,在歐洲乃至全球都享有極高聲譽。經濟學之父亞當·斯密、工業革命之父詹姆斯·瓦特、蘇格蘭哲學之父弗蘭西斯·哈奇森、熱力學之父開爾文男爵,現代抗菌藥之父約瑟夫·李斯特等
英國劍橋大學,世界頂尖的公立研究型大學,採用書院聯邦制。八百多年的校史匯聚了牛頓、開爾文、霍金、達爾文、沃森、克裡克、圖靈、、華羅庚等科學巨匠,彌爾頓、拜倫、培根、羅素、等文哲大師,克倫威爾、尼赫魯、李光耀等政治人物以及羅伯特·沃波爾(首任)在內的15位英國首相。截止2019年10月,共有120位諾貝爾獎得主(世界第二)、11位菲爾茲獎得主(世界第六)、7位圖靈獎得主(世界第八)曾在此學習或工作。
國王學院,是劍橋大學內最有名的學院之一,成立於1441年,由當時的英國國王亨利六世設立創建,因而得名「國王」學院。最初創立時只有1名院長和70名學生,全部來自伊頓公學。當時專門為亨利六世所創的伊頓公學的畢業生而建立的,不收其他學生。為了顯示國王的雄厚財力,學院建立之初就追求宏偉壯觀的建築,而其建築群中最著名的當屬國王學院禮拜堂,它聳入雲霄的尖塔和恢弘的哥特建築風格已經成為整個劍橋市的標誌和榮耀。
牛津大學,位於英國牛津,世界頂尖的公立研究型大學,採用書院聯邦制。是英語世界中最古老的大學,也是世界上現存第二古老的高等教育機構。該校湧現了一批引領時代的科學巨匠,培養了大量開創紀元的藝術大師、國家元首,其中包括28位英國首相及數十位世界各國元首、政商界領袖。截止至2019年3月,牛津大學共有72位諾貝爾獎得主(世界第九)、3位菲爾茲獎得主(世界第二十)、6位圖靈獎得主(世界第九)。
文:來自百度百科。配圖攝影:原文明(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配圖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