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T是平面設計的分支,做好PPT除需要掌握基本的軟體操作技巧外,一定的審美能力也是必不可少的。審美能力的提高並非ー日之功,我們需要不斷觀察、研究優秀的作品。
學習借鑑其他作品的過程大致可分為四步:觀察、臨摹、結合、超越。
一、觀察
觀察是指對設計形象進行感受,理解作者的思維過程。看到優秀作品後,我們要分析、理解它,以實現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飛躍。
一般的設計作品觀察以下三個方面即可。
1.信息
設計的目標是傳遞信息,PPT尤其如此,形式只是內容的載體。所以,看到一幅PPT之後首先應思考的是畫面的設計是否有效傳達了信息,如果沒有,那再好看的頁面也是華而不實的。
2.風格
理解信息後,應該再去觀察作品的風格屬於哪一類:扁平?立體?歐美?還是其他?發現好的設計作品後可以將其添加到自己的收藏欄中,比如pinterest或花瓣的畫板。
分析風格的同時可以嘗試口述風格的特點,大腦的思考時常一閃而過,留不下什麼東西,試著用邏輯化的語言進行描述可以加深印象,比如看完一個作品後可以問自己:這幅作品想傳達什麼信息?屬於哪一類風格?
這樣持之以恆一段時間以後,就會逐漸形成自己的審美思維。
3.元素
這一步主要觀察一個作品用到了哪些元素,可能使用了哪些工具,大致的處理流程是怎樣的。
以下面的合成作品為例。
上圖使用的主要工具是 Photoshop(當然有時也會運用其他工具,這裡暫不討論),可能的步驟是:場景構建、素材融合、調色。我們看類似作品時也可以從這三個方面來觀察。
①場景。看看作品由哪些元素構成。
②素材。分析畫面運用到了哪些元素,用什麼方式組合在一起。
③調色。調色是合成十分重要的一步。從作品反推調色會有一些難度,因為鑑別混合在一起的顏色有些複雜,但我們依舊可以判斷作品的顏色傾向,以及使用什麼工具能大致調出來相應的顏色。
二、臨摹
臨摹也是提高的必經之路,提高設計水平的一個重要方法就是多看多模仿,模仿分兩個階段。
1.完全模仿
剛開始練習時,不用考慮太多,看到好的作品直接動手模仿一遍,爭取做到100%相同。這階段的目的是迅速熟悉軟體操作,提升熟練度,感受別人的思維過程。
2.部分模仿
完全模仿到一定程度之後,可以嘗試在模仿的作品中添加一些元素,慢慢形成自己的風格。
三、結合
結合與部分模仿相同,都是建立在完全模仿的作品數量足夠多的基礎上,目的是為了形成個人風格和設計思維。
四、超越
當看得足夠多、思考得足夠多、練習得足夠多之後,很容易就能超越別人的作品,創造出屬於自己的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