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面這款HyperX巨浪,是我在18年初入手時拍的,這個雙十一準備在他們家整把鍵盤的時候,發現這款滑鼠依舊在售。HyperX的外設產品雖然整體數量不多,但是生命周期似乎都很長。相比其他一些外設品牌腹瀉式的更新速度,HyperX似乎更願意創造經典。
開箱
這次為各位開箱的,也是HyperX的一款經典產品:起源機械鍵盤。說起來,它也已經上市一年多了,但是依舊是鍵盤界的熱門產品。
這款鍵盤一直只有「火軸」和「水軸」可選,雖然「水軸」具備落段感,但兩款軸體其實都是靜音軸體。少了「咔咔咔」聲音,可能會讓一些朋友覺得缺少了機械感,所以最近HyperX為它增添了全新的可選軸體:「冰軸」。
軸體與手感
這款自研的冰軸由TTC代工,說起來,TTC軸這幾年勢頭相當猛,各大品牌的自研軸體,都出自他們家代工。早年間,大部分的軸體手感,都在模仿Cherry軸的手感,隨著技術的積累,大家對軸體的手感都有了自己的理解,現在手感各異的軸體越來越多了。這款由HyperX設計的冰軸,從數據上來看和比較常見的銀軸很像,不過和銀軸不同的是,它具備了有聲的落段感。
既然聊到了軸體,那我們就先從軸體來說起吧,這個由HyperX定製的冰軸,觸發鍵程為1.8mm,按鍵行程3.8mm,壓力克數50cN,並且具備8000萬次超長的按鍵壽命。燈光方面,採用了外露式LED燈珠設計。
手感方面,非常的輕盈,雖然軸體採用落段式的設計,但是在下落時,落段感不會像青軸那樣特別明顯,相對更輕一點,軸體潤滑度很高。加上觸發鍵程比青軸要短,響應速度更快,所以我覺得這個軸體的遊戲體驗要比青軸好不少,並且落段聲音相對溫和,不會像青軸那麼刺耳。
大鍵的處理上,起源鍵盤採用的是衛星軸的方式。衛星軸相比平衡杆的造價會更高一點,使用起來手感更好,穩定性也相對更高,同時拆卸和替換也更容易一些。
無邊框的懸浮設計讓鍵盤清理變得更加輕鬆。
鍵帽
鍵帽方面,ABS+親膚塗層+鐳雕透光鍵帽,手感和透光雖然很棒,但是抗指紋和抗打油能力一般。如果是以遊戲為主的玩家,可以考慮把常用的按鍵替換成PBT的。
軸體還是標準的十字形,可以正常兼容各種鍵帽。
便攜性與設計
鍵盤表面框架表面的漆質手感非常細膩,右上角logo旁的指示燈也看起來非常有個性。
起源鍵盤的顏值還是蠻高的,4邊極窄的邊框設計讓整個鍵盤部分看起來很緊湊。133*443*37mm的尺寸,可以輕鬆裝到電腦包裡。
鍵盤外殼整體為航空鋁材質,包括底部材質。千元以下的鍵盤,很少會有品牌在鍵盤底面也是是用金屬材質,這樣的設計提升了不少整體質感和耐用性。
雖然金屬材質用的比較多,但是由於航空鋁材質本身並不重。所以鍵盤整體也還比較輕盈,不多不少剛好1kg的重量,在機械鍵盤裡算是輕量級的選手了。
從鍵盤的尺寸和重量上就可以看出,鍵盤明顯為隨身攜帶而設計,鍵盤的接線部分也不例外,右上角頂部Type-C可拆設計,方便用戶快速拔插收納。配備的線材外包蛇皮,提升了一定的耐久度,不過相對的,也讓線材不那麼柔軟。
舒適性和功能
腳撐為常見的3段設計,由於鍵盤本身就有3°的微傾斜,另外兩段分別提供了7°和11°的支撐,個人比較喜歡7°的小腳撐角度。腳撐上防滑墊雖然不大,但是防滑效果很好。
鍵帽具備一定的人體工學設計的特殊弧度,鍵面曲線貼合指尖,操作舒適順暢。敲擊的手感乾淨利落,響應迅速,加上觸發彈力也不大,所以不管是長時間打字還是遊戲,都不會感覺很累。當然如果能夠搭配一個鍵盤託的話,舒適性會更高一些。
鍵盤上具備一些媒體鍵和功能鍵,可以通過FN+指定按鍵觸發。
更多的功能就需要搭配驅動來實現了,和其他品牌的驅動不同,HyperX的驅動需要通過Win10的商店來安裝。鍵盤上每一個按鍵都可以重新定義功能,從應用的快速啟動到宏功能設置,可自定的功能還是蠻多的,不過稍顯遺憾的是,要是能設置為FN+自定按鍵來觸發鍵盤功能就更好了。
FN+F12可以喚起遊戲模式,除了會鎖定Win鍵,你還可以設置攔截其他可能導致遊戲中斷的組合按鍵。
並且,你還可以存儲3組功能設定到鍵盤自帶的內存裡,直接通過FN+F1/F2/F3實現免驅動快速切換。
燈光
起源的燈光功能也非常特別,燈光效果分為默認效果和觸發效果。默認效果裡,你可以設置多種效果,並且通過設置透明度,實現多種效果的混合疊加。並且你還可以設置一個觸發效果(只能設置一個),這個燈效,僅在按鍵被按下時觸發,可以與任何默認效果疊加。
你還可以通過驅動設置,只讓指定的按鍵亮燈,而非整個鍵盤相應燈光效果。
一體成型的半透明字符,透光效果很棒,動態燈光的過渡效果也非常自然。
最後
HyperX起源還是延續了HyperX一貫低調沉穩的設計,雖然乍一看沒有那麼出彩,但是卻是非常耐看的經典類型。加上HyperX自研,手感特別,耐用性極高的「冰軸」,遊戲與打字都可以很好地兼顧。如果雙十一你在尋找一款想要使用很久的機械鍵盤,我覺得HyperX起源是一個耐看又耐用的實在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