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學《選修3》知識點總結

2020-12-03 文學與化學

主要知識要點:

1、原子結構

2、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

3、共價鍵

4、分子的空間構型

5、分子的性質

6、晶體的結構和性質

(一)原子結構

1、能層和能級

(1)能層和能級的劃分

①在同一個原子中,離核越近能層能量越低。

②同一個能層的電子,能量也可能不同,還可以把它們分成能級s、p、d、f,能量由低到高依次為s、p、d、f。

③任一能層,能級數等於能層序數。

④s、p、d、f……可容納的電子數依次是1、3、5、7……的兩倍。

⑤能層不同能級相同,所容納的最多電子數相同。

(2)能層、能級、原子軌道之間的關係

每能層所容納的最多電子數是:2n2(n:能層的序數)。

2、構造原理

(1)構造原理是電子排入軌道的順序,構造原理揭示了原子核外電子的能級分布。

(2)構造原理是書寫基態原子電子排布式的依據,也是繪製基態原子軌道表示式的主要依據之一。

(3)不同能層的能級有交錯現象,如E(3d)>E(4s)、E(4d)>E(5s)、E(5d)>E(6s)、E(6d)>E(7s)、E(4f)>E(5p)、E(4f)>E(6s)等。原子軌道的能量關係是:ns<(n-2)f <(n-1)d <np

(4)能級組序數對應著元素周期表的周期序數,能級組原子軌道所容納電子數目對應著每個周期的元素數目。

根據構造原理,在多電子原子的電子排布中:各能層最多容納的電子數為2n2 ;最外層不超過8個電子;次外層不超過18個電子;倒數第三層不超過32個電子。

(5)基態和激發態

①基態:最低能量狀態。處於最低能量狀態的原子稱為基態原子。

②激發態:較高能量狀態(相對基態而言)。基態原子的電子吸收能量後,電子躍遷至較高能級時的狀態。處於激發態的原子稱為激發態原子。

③原子光譜:不同元素的原子發生電子躍遷時會吸收(基態→激發態)和放出(激發態→較低激發態或基態)不同的能量(主要是光能),產生不同的光譜——原子光譜(吸收光譜和發射光譜)。利用光譜分析可以發現新元素或利用特徵譜線鑑定元素。

3、電子云與原子軌道

(1)電子云:電子在核外空間做高速運動,沒有確定的軌道。因此,人們用「電子云」模型來描述核外電子的運動。「電子云」描述了電子在原子核外出現的概率密度分布,是核外電子運動狀態的形象化描述。

(2)原子軌道:不同能級上的電子出現概率約為90%的電子云空間輪廓圖稱為原子軌道。s電子的原子軌道呈球形對稱,ns能級各有1個原子軌道;p電子的原子軌道呈紡錘形,np能級各有3個原子軌道,相互垂直(用pxpypz表示);nd能級各有5個原子軌道;nf能級各有7個原子軌道。

4、核外電子排布規律

(1)能量最低原理:在基態原子裡,電子優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能級裡,然後排布在能量逐漸升高的能級裡。

(2)泡利原理:1個原子軌道裡最多只能容納2個電子,且自旋方向相反。

(3)洪特規則:電子排布在同一能級的各個軌道時,優先佔據不同的軌道,且自旋方向相同。

(4)洪特規則的特例:電子排布在p、d、f等能級時,當其處於全空、半充滿或全充滿時,即p0、d0、f0、p3、d5、f7、p6、d10、f14,整個原子的能量最低,最穩定。

能量最低原理表述的是「整個原子處於能量最低狀態」,而不是說電子填充到能量最低的軌道中去,泡利原理和洪特規則都使「整個原子處於能量最低狀態」。

(5)(n-1)d能級上電子數等於10時,副族元素的族序數=ns能級電子數

(二)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

1、元素周期表的結構

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由原子結構決定:原子核外的能層數決定元素所在的周期,原子的價電子總數決定元素所在的族。

(1)原子的電子層構型和周期的劃分

周期是指能層(電子層)相同,按照最高能級組電子數依次增多的順序排列的一行元素。即元素周期表中的一個橫行為一個周期,周期表共有七個周期。同周期元素從左到右(除稀有氣體外),元素的金屬性逐漸減弱,非金屬性逐漸增強。

(2)原子的電子構型和族的劃分

族是指價電子數相同(外圍電子排布相同),按照電子層數依次增加的順序排列的一列元素。即元素周期表中的一個列為一個族(第Ⅷ族除外)。共有十八個列,十六個族。同主族周期元素從上到下,元素的金屬性逐漸增強,非金屬性逐漸減弱。

(3)原子的電子構型和元素的分區

按電子排布可把周期表裡的元素劃分成 5個區,分別為s區、p區、d區、f區和ds區,除ds區外,區的名稱來自按構造原理最後填入電子的能級的符號。

2、元素周期律

元素的性質隨著核電荷數的遞增發生周期性的遞變,叫做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律主要體現在核外電子排布、原子半徑、主要化合價、金屬性、非金屬性、第一電離能、電負性等的周期性變化。元素性質的周期性來源於原子外電子層構型的周期性。

(1)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質的遞變規律

(2)微粒半徑的比較方法

①同一元素:一般情況下元素陰離子的離子半徑大於相應原子的原子半徑,陽離子的離子半徑小於相應原子的原子半徑。

②同周期元素(只能比較原子半徑):隨原子序數的增大,原子的原子半徑依次減小。如:Na>Mg>Al>Si>P>S>Cl

③同主族元素(比較原子和離子半徑):隨原子序數的增大,原子的原子半徑依次增大。如:Li<Na<K<Rb<Cs,F-<Cl-<Br-<I-

④同電子層結構(陽離子的電子層結構與上一周期0族元素原子具有相同的電子層結構,陰離子與同周期0族元素原子具有相同的電子層結構):隨核電荷數增大,微粒半徑依次減小。如:F->Na+>Mg2+>Al3+

(3)元素金屬性強弱的判斷方法

(4)非金屬性強弱的判斷方法

(三)共價鍵

1、共價鍵的成鍵本質:成鍵原子相互接近時,原子軌道發生重疊,自旋方向相反的未成對電子形成共用電子對,兩原子核間電子云密度增加,體系能量降低。

2、共價鍵類型:

(1)σ鍵和π鍵

(2)極性鍵和非極性鍵

(3)配位鍵:一類特殊的共價鍵,一個原子提供空軌道,另一個原子提供一對電子所形成的共價鍵。

①配位化合物:金屬離子與配位體之間通過配位鍵形成的化合物。如:Cu(H2O)4SO4、Cu(NH3)4(OH)2、Ag(NH3)2OH、Fe(SCN) 3等。

②配位化合物的組成:

3、共價鍵的三個鍵參數

(1)鍵長、鍵能決定共價鍵的強弱和分子的穩定性,鍵角決定分子空間構型和分子的極性。

(2)鍵能與反應熱:反應熱=生成物鍵能總和-反應物鍵能總和

(四)分子的空間構型

1、等電子原理

原子總數相同、價電子總數相同的分子具有相似的化學鍵特徵,許多性質是相似的,此原理稱為等電子原理。

(1)等電子體的判斷方法:在微粒的組成上,微粒所含原子數目相同;在微粒的構成上,微粒所含價電子數目相同;在微粒的結構上,微粒中原子的空間排列方式相同。(等電子的推斷常用轉換法,如CO2=CO+O=N2+O=N2O=N2+N—=N3—或SO2=O+O2=O3=N—+O2= NO2—)

(2)等電子原理的應用:利用等電子體的性質相似,空間構型相同,可運用來預測分子空間的構型和性質。

2、價電子互斥理論

(1)價電子互斥理論的基本要點:ABn型分子(離子)中中心原子A周圍的價電子對的幾何構型,主要取決於價電子對數(n),價電子對儘量遠離,使它們之間斥力最小。

(2)ABn型分子價層電子對的計算方法:

①對於主族元素,中心原子價電子數=最外層電子數,配位原子按提供的價電子數計算,如:PCl5中

②O、S作為配位原子時按不提供價電子計算,作中心原子時價電子數為6;

③離子的價電子對數計算

如:NH4+:;SO42- :

3、雜化軌道理論

(1)雜化軌道理論的基本要點:

①能量相近的原子軌道才能參與雜化。

②雜化後的軌道一頭大,一頭小,電子云密度大的一端與成鍵原子的原子軌道沿鍵軸方向重疊,形成σ鍵;由於雜化後原子軌道重疊更大,形成的共價鍵比原有原子軌道形成的共價鍵穩定。

③雜化軌道能量相同,成分相同,如:每個sp3雜化軌道佔有1個s軌道、3個p軌道。

④雜化軌道總數等於參與雜化的原子軌道數目之和。

(2)s、p雜化軌道和簡單分子幾何構型的關係

(3)雜化軌道的應用範圍:雜化軌道只應用於形成σ鍵或者用來容納未參加成鍵的孤對電子。

(4)中心原子雜化方式的判斷方法:看中心原子有沒有形成雙鍵或叄鍵,如果有1個叄鍵,則其中有2個π鍵,用去了2個p軌道,形成的是sp雜化;如果有1個雙鍵則其中有1個π鍵,形成的是sp2雜化;如果全部是單鍵,則形成的是sp3雜化。

4、分子空間構型、中心原子雜化類型和分子極性的關係

(五)分子的性質

1、分子間作用力(範德華力和氫鍵)

(1)分子間作用力和化學鍵的比較

(2)範德華力與氫鍵的比較

2、極性分子和非極性分子

(1)極性分子和非極性分子

<1>非極性分子:從整個分子看,分子裡電荷的分布是對稱的。如:①只由非極性鍵構成的同種元素的雙原子分子:H2、Cl2、N2等;②只由極性鍵構成,空間構型對稱的多原子分子:CO2、CS2、BF3、CH4、CCl4等;③極性鍵非極性鍵都有的:CH2=CH2、CH≡CH、。

<2>極性分子:整個分子電荷分布不對稱。如:①不同元素的雙原子分子如:HCl,HF等。②折線型分子,如H2O、H2S等。③三角錐形分子如NH3等。

(2)共價鍵的極性和分子極性的關係:

兩者研究對象不同,鍵的極性研究的是原子,而分子的極性研究的是分子本身;兩者研究的方向不同,鍵的極性研究的是共用電子對的偏離與偏向,而分子的極性研究的是分子中電荷分布是否均勻。非極性分子中,可能含有極性鍵,也可能含有非極性鍵,如二氧化碳、甲烷、四氯化碳、三氟化硼等只含有極性鍵,非金屬單質F2、N2、P4、S8等只含有非極性鍵,C2H6、C2H4、C2H2等既含有極性鍵又含有非極性鍵;極性分子中,一定含有極性鍵,可能含有非極性鍵,如HCl、H2S、H2O2等。

(3)分子極性的判斷方法

①單原子分子:分子中不存在化學鍵,故沒有極性分子或非極性分子之說,如He、Ne等。

②雙原子分子:若含極性鍵,就是極性分子,如HCl、HBr等;若含非極性鍵,就是非極性分子,如O2、I2等。

③以極性鍵結合的多原子分子,主要由分子中各鍵在空間的排列位置決定分子的極性。若分子中的電荷分布均勻,即排列位置對稱,則為非極性分子,如BF3、CH4等。若分子中的電荷分布不均勻,即排列位置不對稱,則為極性分子,如NH3、SO2等。

④根據ABn的中心原子A的最外層價電子是否全部參與形成了同樣的共價鍵。(或A是否達最高價)

(4)相似相溶原理

①相似相溶原理:極性分子易溶於極性溶劑,非極性分子易溶於非極性溶劑。

②相似相溶原理的適用範圍:「相似相溶」中「相似」指的是分子的極性相似。

③如果存在氫鍵,則溶劑和溶質之間的氫鍵作用力越大,溶解性越好。相反,無氫鍵相互作用的溶質在有氫鍵的水中的溶解度就比較小。

3、有機物分子的手性和無機含氧酸的酸性

(1)手性分子

①手性分子:具有完全相同的組成和原子排列的一對分子,如同左手與右手一樣互為鏡像,卻在三維空間裡不能重疊,互稱手性異構體(又稱對映異構體、光學異構體)。含有手性異構體的分子叫做手性分子。

②手性分子的判斷方法:判斷一種有機物是否具有手性異構體,可以看其含有的碳原子是否連有四個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團,符合上述條件的碳原子叫做手性碳原子。手性碳原子必須是飽和碳原子,飽和碳原子所連有的原子和原子團必須不同。

(2)無機含氧酸分子的酸性

①酸的元數=酸中羥基上的氫原子數,不一定等於酸中的氫原子數(有的酸中有些氫原子不是連在氧原子上)

②含氧酸可表示為:(HO)mROn,酸的強度與酸中的非羥基氧原子數n有關,n越大,酸性越強。

n=0 弱酸 n=1 中強酸 n=2強酸 n=3 超強酸

(六)晶體的結構和性質

1、四大晶體的比較

2、典型晶體的結構特徵

(1)NaCl

屬於離子晶體。晶胞中每個Na+周圍吸引著6個Cl-,這些Cl-構成的幾何圖形是正八面體,每個Cl-周圍吸引著6個Na+,Na+、Cl-個數比為1:1,每個Na+與12個Na+等距離相鄰,每個氯化鈉晶胞含有4個Na+和4個Cl-。

(2)CsCl

屬於離子晶體。晶胞中每個Cl—(或Cs+)周圍與之最接近且距離相等的Cs+(或Cl—)共有8個,這幾個Cs+(或Cl—)在空間構成的幾何構型為立方體,在每個Cs+周圍距離相等且最近的Cs+共有6個,這幾個Cs+在空間構成的幾何構型為正八面體,一個氯化銫晶胞含有1個Cs+和1個Cl—。

(3)金剛石(空間網狀結構)

屬於原子晶體。晶體中每個C原子和4個C原子形成4個共價鍵,成為正四面體結構,C原子與碳碳鍵個數比為1:2,最小環由6個C原子組成,每個C原子被12個最小環所共用;每個最小環含有1/2個C原子。

(4)SiO2

屬於原子晶體。晶體中每個Si原子周圍吸引著4個O原子,每個O原子周圍吸引著2個Si原子,Si、O原子個數比為1:2,Si原子與Si—O鍵個數比為1:4,O原子與Si—O鍵個數比為1:2,最小環由12個原子組成。

(5)乾冰

屬於分子晶體。晶胞中每個CO2分子周圍最近且等距離的CO2有12個。1個晶胞中含有4個CO2。

(6)石墨

屬於過渡性晶體。是分層的平面網狀結構,層內C原子以共價鍵與周圍的3個C原子結合,層間為範德華力。晶體中每個C原子被3個六邊形共用,平均每個環佔有2個碳原子。晶體中碳原子數、碳環數和碳碳單鍵數之比為2:3。

(7)金屬晶體

金屬Po(釙)中金屬原子堆積方式是簡單立方堆積,原子的配位數為6,一個晶胞中含有1個原子。金屬Na、K、Cr、Mo(鉬)、W等中金屬原子堆積方式是體心立方堆積,原子的配位數為8,一個晶胞中含有2個原子。金屬Mg、Zn、Ti等中金屬原子堆積方式是六方堆積,原子的配位數為12,一個晶胞中含有2個原子。金屬AuAgCuAl等中金屬原子堆積方式是面心立方堆積,原子的配位數為12,一個晶胞中含有4個原子。

3、物質熔沸點高低的判斷

(1)不同類晶體:一般情況下,原子晶體>離子晶體>分子晶體

(2)同種類型晶體:構成晶體質點間的作用力大,則熔沸點高,反之則小。

①離子晶體:結構相似且化學式中各離子個數比相同的離子晶體中離子半徑小(或陰、陽離子半徑之和越小的),鍵能越強的,熔、沸點就越高。如NaCl、NaBr、Nal;NaCl、KCl、RbCl等的熔、沸點依次降低。離子所帶電荷大的熔點較高。如:MgO熔點高於NaCl。

②分子晶體:在組成結構均相似的分子晶體中,式量大的,分子間作用力就大,熔點也高。如:F2、Cl2、Br2、I2和HCl、HBr、HI等均隨式量增大。熔、沸點升高。但結構相似的分子晶體,有氫鍵存在熔、沸點較高。

③原子晶體:在原子晶體中,只要成鍵原子半徑小,鍵能大的,熔點就高。如金剛石、金剛砂(碳化矽)、晶體矽的熔、沸點逐漸降低。

④金屬晶體:在元素周期表中,主族數越大,金屬原子半徑越小,其熔、沸點也就越高。如ⅢA的Al,ⅡA的Mg,IA的Na,熔、沸點就依次降低。而在同一主族中,金屬原子半徑越小的,其熔沸點越高。

相關焦點

  • 高中化學選修4知識點總結,別再費勁整理了,都給你準備好了
    高中化學選修4,主要學習化學反應與原理。概念和化學方程式很多,上課跟著老師的進度聽課,來不及整理筆記,下課後知識點又記憶不全,複習根本找不到重點。這是同學們跟助教老師反應最多的問題。高中化學想要得高分,就要弄懂基礎知識,然後再刷題總結答題技巧。這樣才能在考場上發揮自如。我們的主講老師是北京大學畢業的,他會教同學們一些答題技巧,更強調的基礎知識的掌握。只有基礎掌握好了,才有可能達到更高的水平。
  • 高中化學選修4:章節知識點梳理,90+必備總結!早點收藏
    化學這門學科總的來說還是比較簡單的,初中的時候,大部分人都只學了一年,那個時候是一個初步接觸,學習的目的就是讓大家了解化學這門學科,高中化學的學習就更為深入,但是在很多領域還是全新的,初中化學並不能成為基礎。
  • 高中化學選修一的知識點歸納整理
    各位同學、家長大家好,今天學姐給大家整理分享的是高中化學選修一的知識點總結。化學選修一是選修教材裡的重點,必考點如糖類(葡萄糖、蔗糖、澱粉、纖維素)性質及鑑別方法、油脂和蛋白質組成部分、金屬的腐蝕和防護等都是考試常出現的考點,不管是在選擇題還是實際應用解答題。
  • 化學選修四所有知識點總結(精華版)
    高中階段,每一科的學習都很重要,高中三年看似漫長,實則相當短暫,經過這三年繁重的學習,等到學生踏入更廣闊的舞臺,才能看到更加豐富的世界。在高中學習中,化學一直都是理科中非常重要的一門學科,同時,這門科目在工業製造的時候也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
  • 高中化學選修四知識點匯總,高考複習必看,幫你查漏補缺!
    高中化學選修四是高考的必考內容,但不管是學習起來還是複習起來這部分內容都相對難些,內容比較抽象,涉及的考點也比較繁雜,在考試中很難揣測老師的出題意圖,往往就容易出現錯誤的解題思路。想把握這部分內容必須要從知識點記憶開始,逐一分析重難點。
  • 衡水中學:高中化學選修4知識點清單,高中生建議收藏
    高中化學的知識是很瑣碎的,所以在高中的時候就需要大家養成整理歸納的好習慣,讓知識更加系統化。江蘇省理科狀元,727分考入清華大學,他在分享學習方法的時候說到化學的學習最主要是打好基礎,尤其是在高一的時候,他在高一的時候就是化學不好,成績不理想,後來在老師的指點下,整理歸納基礎,成績就有了起色,所以建議同學們把課本的基礎知識一定要吃透。
  • 學好高中化學選修三,這份資料就足夠了,來自北大博士的分享
    「物質結構與性質」一直被稱為是高中化學中的重難點,許多同學們在學這一部分也比較頭疼和苦惱。不過雖然選修三的知識較抽象難理解,但是其知識也具有一定的連貫性和系統性。同學們只要將零散的知識點經過梳理整理成體系,找到適合自己學習方法,這樣也會降低這部分內容在心中的難度,提高自己學習化學的興趣。
  • 理綜複習必備:高中化學重要知識點總結,尖子生都在看,快背它
    高中化學,難度相對初中增大很多。一共有必修一,必修二,選修三,選修四,選修五。高中化學就較難,需要下很大的功夫。有人說:化學是一門記憶學科」大凡化學學得好的同學主要是掌握了化學的記憶方法,輕鬆愉快而又高效的記住了化學眾多的知識點;也有人說:高中化學是一門實驗性的學科,需要做很多實驗,所以不是簡單的背背就可以完成的。那麼如何能夠學好高中化學呢?
  • 【知識點】高中化學選修五知識點總結,收藏!
    原標題:【知識點】高中化學選修五知識點總結,收藏! 今天給同學們準備了高中化學有機部分的知識點歸納,學習這部分的同學們可以收藏以後仔細看一下哦~ 有機化學知識點歸納(一) 一、有機物的結構與性質
  • 高中化學選修三測試卷分享,一個專項一套卷子,別再買資料了
    高中化學選修三需要背誦的知識點特別多,整體難度不大,相對於選修五來說,擅長文科的學生選擇更有優勢。需要背誦原子的電子排列和分子的組成結構等,類似這樣的知識點。思維能力稍微弱一點的同學,學起來不會很吃力。
  • 高中物理選修3—1最全知識點總結,高中生收藏!(word可列印)
    哈嘍,大家好,我是愛學習的丹丹學姐,業餘時間幫助初高中學生提升成績,有什麼學習的問題隨時願意為你們答疑解惑。高中物理怎麼學一直都是困擾同學們的一個難點,其實,在高中物理學習中,應熟記基本概念,規律和一些最基本的結論,即所謂我們常提起的最基礎的知識。
  • 高中化學選修三第一章知識點,基礎通關篇,列印下來背
    選修三隻有三個單元:原子結構,分子結構,晶體結構。 總的知識點比較少,但需要記憶的東西偏多。有考察21~30號元素的電子排布式,有考察雜化類型和結構形狀,3種雜化類型背下來就好了,有晶胞計算,第一個空根據晶胞圖寫出化學式,第二個空求距離或者求密度。考的題型還是比較簡單,很容易拿分,但是不容易拿滿分,知識點比較碎,需要結合思考。基於此,老師為大家整理了一份高中化學選修三第一章知識點,幫助基礎差的同學打基礎,可以列印下來。
  • 化學必修一知識點總結 高中化學必背知識點
    化學必修一知識點總結 高中化學必背知識點高中化學有哪些必考的知識點?必修一化學在高考中佔據多大的比重?必修一化學有哪些常考的知識點?下文有途網小編給大家整理了《化學必修一知識點總結 高中化學必背知識點》,僅供參考!化學必修一知識點總結一、 研究物質性質的方法和程序1.
  • 【化學】高中化學選修4知識點總結
    原標題:【化學】高中化學選修4知識點總結 知識點較瑣細,若有誤歡迎留言指正。>(3)在溶液中進行的反應,如果稀釋溶液,反應物濃度減小,生成物濃度也減小,V正減小,V逆也減小,但是減小的程度不同,總的結果是化學平衡向反應方程式中化學計量數之和大的方向移動。
  • 高中化學選修四第三章知識點總結!
    原標題:高中化學選修四第三章知識點總結! 高中化學選修四 第三章 水溶液中的離子平衡 一、弱電解質的電離 1、定義:電解質: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狀態下能導電的化合物,叫電解質。 非電解質: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狀態下都不能導電的化合物。
  • 高中化學知識點總結 全國卷化學必考知識點
    高中化學知識點總結 全國卷化學必考知識點高中化學有哪些必考的知識點?全國卷化學知識點有哪些?下文有途網小編給大家整理了高中化學的知識點大全,供參考!高中化學必考知識點總結( 1)物質的組成、性質和分類① 了解分子、原子、離子和原子團等概念的含義。
  • 高中化學選修三:物質結構與性質總結,看一遍,吃透全部知識點!
    「物質結構與性質」是高中化學中的重點,更是難點,雖然較抽象難理解,但是其知識也具有一定的連貫性和系統性。學生只要將零散的知識點經過梳理編製成網絡體系,找到適合自己學習「物質結構與性質」的方法,這樣將會慢慢降低這部分內容在學生心中的難度,提高自己學習化學的興趣。為了同學們理解這章節的內容,我對「物質結構與性質」知識點進行了總結,同學們可以領取一份電子版認真學一遍,就能對這章節很好的掌握!
  • 物理選修3-1知識點總結
    中公教師網小編為考生整理了物理選修3-1知識點總結,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電場1.兩種電荷 (1)自然界中存在兩種電荷:正電荷與負電荷. (2)電荷守恆定律:2. ★庫侖定律(1)內容:在真空中兩個點電荷間的作用力跟它們的電荷量的乘積成正比,跟它們之間的距離的平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它們的連線上.
  • 高中化學選修四:化學反應原理,家有高中生碼住收藏
    說到化學選修四,它是最薄的一本,但卻讓你最為之抓狂。因為化學反應原理很抽象,看似簡單,實則不好理解,誤區多。同學都感到學起來很吃力,其實只要抓住知識的實質,就能掌握整冊書的內容。學姐去年和清北的一名化學老師聊過,他們班的化學大部分都是95分以上的,所以很多很好的學習方法是值得借鑑的!高中化學其實每年高考考來考去的無非就是這40來個基礎知識點,而90%的高考題都是這些基礎考點的掌握!如果你仔細整理完選修四上的化學方程式之後你會發現,這直接是高考原題啊!
  • 高二物理選修3-1知識點總結,重點版塊一份搞定,建議收藏!
    高中的物理知識具有獨立的特點,每章節互相之間聯繫都不大;也就是說不管你之前的物理學的怎麼樣,只要你想學好,接下來的部分你就能學好;儘管選修3-1教材不是太厚,但靜電場從方法上來說,建議精讀3-1這本教材,每一段文字,每一幅圖片,後面的小字閱讀,還有課後習題,都要認真鑽研分析,有很多高考出題的題源。不同於重力場的直觀,電場和磁場都有一定的抽象性,看不見摸不著,學習的時候需要一定的理性思維,而通讀教材,有利於知識學習的系統性。
  • 高考複習:高中化學知識點總結,非常詳細的內容,值得列印學習
    高考化學複習:考試知識點、重點、關鍵點、解題技巧、高考真題等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化學現象無處不在,在這些隨處可見的化學現象中,我們可以看到很多高中化學知識的應用。人們將化學知識運用到生活和生產中,便利了人們生活,促進了社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