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日環食發生的日期與父親節是同一天,確屬巧合,更難得的是這次日環食在我國不少地區都可以觀看到,譬如西藏、四川、貴州、湖南、江西、福建及臺灣,而其他地區也可以看見日偏食。其中北京地區14時33分至16時59分可見偏食,食甚發生在15時50分,食分為0.59。
那麼日環食、日偏食、日全食到底有什麼不同?
其實這些情況都是因為月球運轉到太陽和地球之間時,全部或部分遮擋住了太陽的光芒而形成的一種天文現象。日食類型主要與月球影子的結構和日食時地球在月影中的位置有關。
由月亮直接伸展出去的錐形暗區是月亮的本影,這裡沒有太陽光可以到達;由本影延長出去的錐形暗區稱為偽本影,僅有太陽四周邊緣的光線可以到達;本影和偽本影周圍的斜線區就是半影區,有部分太陽光線可以到達。
日環食是由於月球距離地球較遠,不能完全遮住太陽而形成的,在食甚的時候,太陽的中心部分黑暗,邊緣仍然明亮。日環食可觀測的現象比日全食要少很多。日環食過程分為初虧、偏食、環食始、食甚、環食終、偏食、復圓。
日偏食就是日全食或日環食發生時,僅僅是月球的半影區落到地面上,這個區域的人們只能看到日輪的一部分缺失。
日全食則是月球行至太陽與地球之間,太陽完全被月球遮住。也就是說月球的本影落到地面上後為這個區域內的人們所觀看到。
我們知道,月亮自西向東運動的,月影也是跟著自西向東移動,所以西部要比東部先看到日食現象。月食現象也是同樣的道理,只是沒有月環食,因為地球比月球要大不少,影子的長度超過了月地距離,影子直徑也遠大於月亮大小。
相比較而言,日全食更具有科研和觀賞價值,因為日全食時天基本上一下子全黑了,不但給人的視覺效果很震撼,而且還可以觀察到諸如色球、日冕、貝利珠等很多奇特的現象。
不過觀看日食需要謹記三步:一是把握好所在區域的觀測時間,二是選好最佳的觀看位置,三是帶好觀看拍攝的裝備,譬如相機,防護鏡等。
為何錯過這次要再等10年?因為上次日環食在中國可以看到是在2012年5月21日,而如果錯過這次日環食的觀看,下次可觀看日環食的時間大約是在2030年6月1日,而且僅在內蒙古根河,黑龍江黑河,伊春,鶴崗,撫遠等地才可觀看到。
好了,今天的問題是:你有過觀看日食的經歷嗎?歡迎大家在下方的評論區留言討論,謝謝大家的關注!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