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若只如初見」,可以說每個都有想過如果當時怎麼怎麼樣就好了,而這個想法實現必須要有時空的逆轉,也就是所謂的穿越。時間旅行可以說是一些科學家甚至科幻家的終極夢想,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提供了理論上的支持,讓時空穿梭成為可能。澳大利亞的科學家用兩個光量子(光子)證明了時間穿梭至少在量子的尺度上是可行的。對於這方面的理論研究也不少,最典型的是黑洞」理論和「蟲洞理論」。
在三維的世界裡,存在一個宇宙中的速度限制,那就是光速。質能轉換定律代表著你的速度越大,質量就越大,所以不可能有物體的速度超過光速。如果一個物體以接近光速的速度飛行,那麼它的動作就像被放慢無數倍,可能這個物體飛行了一天,地球上就過去了一年。但是如果說有個四維空間,那麼光速將會是最低的速度。為了實現時光旅行,霍金讓我們接納以時間做為第四維度的四位空間。
對於「黑洞」理論,霍金認為,時空旅行的天然「交通工具」就是黑洞。愛因斯坦語言過重力可以減緩時間的流速,對於質量特別大的黑洞來說,是不存在時間觀念的,因此我們可以藉助黑洞來達到穿越到未來的目的。科幻電影《星際穿越》就是講述庫伯在黑洞中與不同時間維度的女兒進行對話。然而目前的科技來說,這一點是完全不可能實現的,只要落入黑洞的邊緣防偽內,就逃脫不了了。
另外一種「蟲洞」理論可能相對來說會更簡單一些。宇宙的萬物或多或少都會有一些小孔或者裂縫存在,這個規律同樣適合時間,時間的空隙被稱為「量子泡沫」,蟲洞就存在於這些量子泡沫當中。蟲洞是一個五維空間的概念,我們也許能夠捕獲一個蟲洞,並且把它放大,直到我們可以穿越蟲洞。但是經過科學家的研究,可以得出「蟲洞」的引力非常大,會毀滅一切進入的物體。但隨著「反物質」的發現,或許可以通過「反物質」的負質量來中和,科學家目前已經在太空當中捕獲微量的「負質量」。
雖然時間旅行目前還沒有實現的可能性,但是提出這一概念的愛因斯坦和霍金都是了不起的,人類正是由於能夠想自己所不能想的事情,然後一步一步朝著它去努力。人類目前雖然都無法進行時間旅行的實踐,但是由此誕生的一部有一部科幻作品,都在證明著時間旅行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