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我們總會聽見有人說得了B肝,其實得了B肝不可怕,只要我們按時治療,積極的去面對,雖然說B肝比較難以治癒,但是還是有機會治癒的,B肝e抗原陽性是什麼意思呢,那麼在B肝中B肝表面抗體是什麼意思,抗體偏高是怎麼回事呢,B肝有哪些病因呢,一起來看內容吧。
B肝表面抗體是什麼意思
抗-HBs這是B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刺激人體免疫系統後產生的抗體,它是一種保護性抗體,也叫中和性抗體。它能中和掉B肝病毒的感染力,保護人體免受B肝病毒再度襲擊。
表面抗體
產生時間由於嬰幼兒和成人的免疫應答敏感性不同,所以有的人打疫苗容易產生表面抗體,而部分人不會產生表面抗體。B肝疫苗第一針後大概有30%左右的人產生表面抗體,而第二針後有50%~70%左右,第三針後90%左右產生表面抗體。
有些人在打過疫苗之後依舊沒有出現表面抗體,這個時候就需要加大劑量重新注射了,當然那了,這裡面還會有遺傳的因素,在經過多幾次的加大劑量注射後還是不產生抗體的,這種人群就要避免和他們接觸了,以免會被感染。
維持時間B肝表面抗體的產生有兩種:一是注射B肝疫苗產生的;二是曾經感染了B型肝炎病毒,後來又痊癒而產生的。
但是通過注射B肝疫苗產生的抗體不是永久存在的,一般能維持3-5年,少部分人可以維持10年以上。B肝表面抗體會隨著時間等因素慢慢消失。
因此注射過B肝疫苗的人,應定期到醫院進行檢查化驗B肝表面抗體滴度,不過最好2、3年左右檢測一次,以防意外情況導致的B肝抗體滴度下降。
如果檢查發現B肝抗體滴度大於100mIU/mL就可以起到有效地保護作用。B肝抗體滴度小於100mIU/mL時無法產生有效地保護,就需要打B肝疫苗加強針。
抗體偏高
B肝表面抗體(HBsAg或抗-HBs)是由B肝表面抗原HBsAg誘導產生的一種保護性抗體,能中和入侵的B肝病毒。
在感染B肝病毒後的恢復期或注射B肝疫苗後出現,B肝表面抗體陽性說明對B肝病毒有免疫力,一般不會再感染B肝。
B肝表面抗體正常參考範圍是0-10mIU/ml,如果B肝表面抗體的滴度小於10mIU/ml,則B肝表面抗體偏低,幾乎沒有保護作用,人體有可能再次感染B肝。
如果B肝表面抗體滴度大於10mIU/ml,則B肝表面抗體偏高,說明體內有足量的保護性抗體,能防止人體感染B肝病毒。
B肝表面抗體的滴度如果是越高就會越好,B肝表面抗體滴度越高,保護性越強,這種保護性持續的時間也會比較長久。
但如果B肝表面抗體偏高的患者有肝區不適、隱隱作痛、失眠多夢、倦怠乏力、食慾減退、噁心嘔吐、厭油尿黃、腹脹腹瀉、面色灰暗、發熱、黃疸等症狀,則有可能感染了不同類型的B肝病毒,要及時進行HBVDNA檢查。
B肝有哪些病因
1、過度勞累
這是B肝發病的主要誘因。因為過度的勞累,如繁重的體力勞動與腦力勞動,都會使機體長期處在超負荷狀態,導致機體抵抗力下降而發病。
2、受寒
受寒能使體內各種化學反應遲緩,抵抗力下降,侵入人體的B肝病毒得到了繁殖的機會。
3、營養不良
如偏食、大量抽菸、酗酒等,使身體抵抗力減弱,尤其是酗酒會引起肝細胞損害。
4、家族性傳播
母親如果B肝E抗原為陽性,所生子女如果未打B肝疫苗,大都會成為B肝病毒攜帶者。在我國,B肝的家庭聚集特徵十分突出,一家祖孫三代都有B肝的屢見不鮮,這種接觸傳染,水平傳播的解釋難以令人信服。而且,越來越多的動物和人體研究表明或證實,B肝病毒可通過生殖細胞傳播。
5、預防意識欠缺
B肝疫苗已經問巨近20年,它是阻斷B肝垂直傳播的最佳措施,但是,由於經濟條件較差以及預防意識欠缺,尤其是後者的原因,我國B肝疫苗的接種工作始終開展得不夠理想,到現在也只有不到一半的人口接種過B肝疫苗。這就使得對B肝的預防難以奏效,慢性病例越來越多。
結語:B肝出現的病因有很多種,但是最常見的就是家族性傳染了,要想自己的身體健康,我們要做的就是養成一個良好的生活習慣,做到不過度抽菸酗酒,不熬夜,工作的時候也要做到勞逸結合,只有這樣才會降低患有B肝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