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氏牛羚的數量,在全世界範圍內,如今已經不足500頭了!
當真是一種極度瀕危的物種。
這種羚羊有兩個奇特的特徵:
第一是它們有個外號,叫做「四眼羚羊」。
第二是:它們只吃初生的嫩草!
被稱為「四眼羚羊」的亨氏牛羚為何瀕臨滅絕呢?
難道是因為它只吃嫩草的緣故嗎?
1.「戴個眼鏡裝斯文!」
如果您有幸能親眼見到亨氏牛羚的話,
一定會發出這樣的疑問:「這羚羊咋戴了副眼鏡呢?」
亨氏牛羚的頭部實在太奇特了!
在兩隻大眼睛的中間,有一道拱起的白色細斑。
搭配起來,極像是一幅眼鏡!
再加上眼睛下面的兩個黑色圓孔,亨氏牛羚有幸獲得了「四眼羚羊」的外號。

那兩個黑色圓孔是幹嘛用的?
難道真的是為了配合上面的「眼鏡」,「裝斯文」嗎?
呵呵!
這兩個圓孔,其實是它們的一種特殊腺體。
裡面可以分泌出特殊氣味的液體,用來標記它們各自的領地。
2.「挑食只為吃嫩草」
亨氏牛羚目前只存在於肯亞和索馬利亞的邊境區域。
它們是一種選擇性的食草動物!
啥意思呢?
就是說:它們只選擇那些初生的最嫩的短草吃!
這豈非挑食嗎?
作為一隻羊,難道不應該是「有草你就吃,有水你就喝」嗎?
可亨氏牛羚偏偏不這樣!
草,要吃最嫩的!水……可以好幾天不喝~~~

至於說,它們為什麼這樣?
估計是由於種群遺傳吧!
亨氏牛羚瀕臨滅絕,難道是因為它們「挑食」的緣故嗎?
3.「為何瀕臨滅絕」?
其實「挑食」並不是亨氏牛羚瀕臨滅絕的根本原因!
畢竟,嫩草雖然難得,但也不是沒有!
真正讓亨氏牛羚極度瀕危的,是以下三個方面的原因。
首先是由於疾病。
亨氏牛羚在1976~1978年,數量由14000隻銳減到2000隻左右。
動物學家分析其原因,主要是由於一種牛瘟病導致的。
其次,是人類的偷獵和棲息地的破壞。
索馬利亞和肯亞地區,是非洲比較落後和混亂的地區。
在那裡的人,可沒有什麼保護野生動物的觀念。
吃了就吃了,填飽肚子才是第一要務!
再次,就是正常的自然淘汰了。
獵豹和獅子的獵食,也是亨氏牛羚數量減少的原因之一。
畢竟,在非洲草原上,優勝劣汰的自然選擇,時刻都在進行著……

筆者在整理一些動物的資料時,發現了一個問題。
一些處於弱勢地位的動物,也能做到種群繁盛!
其中的一個特徵就是:雜食性。
不挑食,逮著什麼吃什麼!這樣,似乎更利於生存呢。
而亨氏牛羚,只選擇那最好的嫩草作為食物。
筆者認為:這也是它們瀕臨滅絕的一個因素呢!
信息紛擾,不如學點知識!關注帳號,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