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50年代以來,人類一直在尋找外星文明,但效果並不顯著。就在科學家們對尋找外星文明失去信心之際,大洋彼岸的加拿大科學家們傳來了一個爆炸性的消息。
加拿大的一個射電望遠鏡收到了來自遙遠星系的神秘信號。科學家已經截獲了13個宇宙快速無線電風暴信號。其中一個信號已經從同一個信號源發射了6次,都來自同一個源,距離大約15億光年。
這一發現迅速震驚了世界,引起了廣泛的討論。
事實上,我們每年都會收到大量來自地球外部的無線電信號,但其中大多數都是自然現象。但為什麼這次專家們對信號的判斷不同呢?
因為這組信號重複多次,而且完全相同,很可能這些信號是由智能生物發出的。恐怕不是那麼簡單。
許多天文學家對這一發現感到興奮,他們都說他們應該作出答覆。但當記者問「科幻大師」劉慈欣時,他說:「不要回答。」。
「是否作出回應,應由國際社會決定。就他而言,他不會回應。至少,他會繼續監控情況,我的想法是堅決不回應!」
劉慈欣的話是有道理的,因為早在他的《三體》中就提到了一個叫黑暗森林法則」 的概念。
黑暗森林的法則是什麼?
這些年來,人類對外星生命的渴望越來越強烈,發送到太空的信息也越來越頻繁。但是,為什麼在人類得到如此多的信息之後,沒有一個外來文明造訪呢?我們不禁要問,「他們在哪裡?」
這個看似簡單的問題其實就是著名的「費米悖論」,更為完整和正統的解釋是,「宇宙的巨大規模和年齡意味著更高的地外文明應該存在。」
事實上,「費米悖論」巧妙地給了我們想像宇宙文明發展的方向和空間。與年輕的地球相比,宇宙中應該有許多比地球更古老的類地行星,文明程度遠遠高於人類。
因此,這些古老的文明向太空廣泛、準確地發送信息,進行星際航行也就不足為奇了。然而,人類至今還沒有收到任何信息,更不用說外星人文明造訪地球了。
針對費米悖論有三種主流解釋
1、地球差異假說:即在浩瀚的宇宙中,符合孕育生命條件的行星極為罕見。
2、大過濾器假說:在原始生命進化為能夠進行星際航行的文明的過程中,總有一些因素阻止了這一最終結果。
3、光速限制假說:光速是人類已知的世界上最快的速度,是無法超越的。如果地球物理學的基本定律也適用於整個宇宙,那麼極限速度也將限制所有外星文明。
在各種假設盛行的時代,科幻小說家劉慈欣在其作品《三體》中提出了「黑暗森林法則」,從另一個角度巧妙地解釋了費米悖論。
黑暗森林法則告訴我們,宇宙比我們想像的更黑暗更可怕。
事實上,回顧人類航海時代和現代史,我們會發現,「黑暗森林法則」早已貫穿人類歷史。
無論是在大航海時代,英國艦隊虐待和屠殺美洲大陸的印第安人,還是在歐洲殖民者入侵非洲大陸時受到同樣傷害的非洲人,他們都在告訴我們,「黑暗森林法則」確實存在。
當兩種文明的發展程度相差懸殊時,強大的文明就會對弱小的文明不擇手段。
可以看出,在劉慈欣看來,急於回復未知的外星信號相當危險。然而,他在《三體》一書中提到的「黑暗森林法則」同樣偉大,發人深省。
2015年,劉慈欣的科幻小說《三體》獲得第73屆雨果獎最佳小說獎,這也是亞洲人首次獲得雨果獎。
說到「三體」,我們會陶醉於劉慈欣創造的宏大史詩氛圍和驚人的想像力。我們可以真正理解劉慈欣的「野心」,以及其中蘊含的巨大能量。
美國前總統歐巴馬也是劉慈欣《三體》的粉絲。為了看英文版的《三體3》,他通過中國外交部找到了劉慈欣。
馬雲、馬化騰、周鴻禕等網際網路大亨曾不止一次推薦《三體》一書。在他們看來,這本書對公司的發展意義重大。
與科幻小說最不同的是《三體》的創作,它有著非常堅實的物理基礎。畢竟,這部小說的作者劉慈欣原本是一名高級工程師。
把這本書推薦給沒讀過這本書的朋友。會給人閱讀、思考,甚至啟發你的價值觀和人生觀。
劉慈欣把我們帶到一個嶄新的世界,這個世界是中國的文字從未創造過的一個恢弘而邏輯自洽的世界。在這個世界裡,地球如海中一片樹葉,微不足道,朝不保夕。
想閱讀的小夥伴們,點擊下方連結就可以購買哦,一起來感受劉慈欣的大千宇宙吧~